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货币供给

第九章货币供给

即以现金方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二是派生 存款,即从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中派 生出来的存款,又称衍生存款。 原始存款的增加能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这需 要二个条件,它们分别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 现金结算制度。
一、派生存款的含义及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
第一节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 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可用公式表B代表基础货币,
C代表流通中的现金,
R代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
金存款。
从基础货币的构成看,C和R都是中央银行的负 债,中央银行对这两部分都具有直接的控制能 力。
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与基础货币相关的几个概念
区分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的意义在于: ①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帐户的变
动来考核一个金融机构的资金运营状况,如果 一个金融机构的借入准备金期限过长,比例过 大,其资金运营则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②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对 其他银行负债,在它们出现超额准备金时,大 都先偿还借款,然后再进行贷款或投资。存款 派生或扩张,更多地依赖于非借入准备。
卖国债或其它证券的业务。 ②贴现贷款:贴现贷款增加1000元时,基础货
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 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 少;
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其基本变化关系是: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
资产
贴现及放款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其他资 产
合计
负债
流通中通货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合计
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 和负债
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有: ①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
户; 财政支出增加时,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
户。 在货币供给机制中,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
账户,意味着货币供给的收缩;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 业银行账户,意味着货币供给的扩张。因此,财政收入 增加,表明货币供给收缩;财政支出增加,表明货币供 给扩张。 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而负债减少,意味着基础 货币的增加; 相反,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而负债增加,基础 货币量减少。
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基础货币量及其变动; 二是货币乘数的大小及其变化。
第一节 基础货币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 基础货币的含义和公式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初始货 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 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 》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 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 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 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三、与基础货币相关的几个概念
保持适度超额准备金率,能保证银行体系的正 常支付能力,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随时保持 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资产做准备以应 付客户提款。如果中央银行规定超额准备金率 的限额,可以起到限制贷款过度扩张的作用。
第二节 派生存款
一、派生存款的含义及条件 银行存款的来源可分为两种,一是原始存款,
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
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 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 ,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 加。 2.非现金结算制度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
1.简单派生存款的创造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甲银行吸收客户A存款
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客户B发放贷款 形成 客户B在甲银行的存款 客户B用存款进行转帐支 付 形成乙银行客户C的存款增加 乙银行提取部 分准备金后继续放款┅┅如果资金不流出银行体 系,银行体系就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存款创造机制:银行体系新增一笔原始存款( 准备金),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存款→贷款→ 再存款→再贷款,引致新增加的存款总额,是 新增存款准备金的若干倍。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九章 货币供给
第九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基础货币 第二节 派生存款 第三节 货币乘数 第四节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 第五节 货币供给模型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货币供给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 商业银行。
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越多,负债方
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就越多。 当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时,基础货币量
增加;相反,基础货币量减少。
4.其他因素
三、与基础货币相关的几个概念
1.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 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数量
不足时向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 金称为借入准备金,按其自身存款总额的一定 比例提取的用作准备金的部分称为非借入准备 金,又称自有准备金。
三、与基础货币相关的几个概念
2.超额准备金率(Excess reserve ratio)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金率 。也称备付金率(Cash reserves rate)。超 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 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超额准备金率=准备金总额/存款总额 ×100% =[(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法定 准备金]/存款总额×100%
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一般是在财 政出现赤字后发生的。
财政赤字的弥补,除了采取增收节支的根本措 施外,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是向社会公众借款; 二是向商业银行借款; 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
二、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3.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和负债 国外净资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