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光缆杆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讨论稿)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做出施工材料单。
( 1) 线路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对路由,管孔、电杆、变台等进行复查,( 2)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
( 3) 、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 包括横跨道路) 的情况。
(4)、允许同杆架设杆路及自立杆杆路情况。
(5)、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和预留管道情况, 以及各线路路由标志情况。
(6)、在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的情况。
(7)、施工队不能解决处理的事件必须在施工前告知有关领导。
2、施工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材料、部件和设备进行检查:(1)、安装施工材料: 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 2) 、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3) 、产品外观应无变形、破损和明显脱漆现象。
( 4) 、有源部件均应通电检查。
3、施工所需的机械及工具按要求进行准备, 并由现场责任工程师检查施工机具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4、施工人员应持有施工合格证。
二、架空干线光缆的施工工艺标准。
杆路要求1) 、杆路基本上沿各条公路的一侧敷设, 不得借用其它通讯、电力杆及其附件。
2)油炸杆选用, 每公里杆路埋设18-20棵油杆, 杆距为50-55米。
在山区及空旷田地不通公路时, 可选用6米( 稍径13cm) 杆为基本杆高, 跨越较大公路公路两用边应立加高杆8米、 9米、 10米或12米杆视情况而定。
(3)杆路跨越较大的河流或特殊地段时, 要求采取双层钢绞线加固, 其保护高度应大于该河道桥梁下沿、距河面的高度。
4) 干线高度距地在6m以上, 经过道路交叉口要求距地8m以上, 经过铁道干线需要埋地经过, 埋地经过确有困难时, 须在距地9m以上高度。
并在跨越位置安装警示牌。
6) 杆坑与拉线坑的埋深标准挖杆坑: 普通土质的洞深不少于1/6杆长, 硬质土不小于1/9杆长,超重负荷区杆坑深应增加10cm, 坑径上下一致, 一般比杆径大15cm。
*电杆的埋深要求:6m杆普通土埋深1.2m, 石质1.0m;7m杆普通土埋深1.3m, 硬土1.2m,水田、湿地1.4m, 石质1.0 m;8m杆普通土埋深1.5m, 硬土1.4m,水田、湿地1.6m, 石质1.2m;9m杆普通土埋深1.6m, 硬土1.5m,石质1.4m;10m杆普通土埋深1.7m, 硬土1.6m,石质1.6m;12m杆普通土埋深2.1m, 硬土2.0m,石质2.0m;*拉线地锚坑埋深要求:(1) 普通土埋深1.4m, 硬土1.3m, 水田、湿地1.5m, 石质1.1m立杆( 1) 直线路上的电杆应成一直线, 不得有S弯, 电杆竖立应正直。
②、立杆的杆梢前后, 左右倾斜不得超过1/2梢径。
( 不大于5cm) ;(3) 转角杆、终端杆必须设置拉线, 配大号地锚块。
转角杆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终端杆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对正,拉距/杆高比为1: 1( 4) 角杆、终端杆杆梢应向拉线侧倾斜10至20CM。
( 5) 杆坑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 杆根培土可高出地面15至20CM。
(6) 杆路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 立在路边、河滩及池塘边杆根缺土岩石或其它电杆坑挖深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做水泥护墩保护。
护墩尺寸为上底直径80cm, 下底直径120cm, 高度80cm.。
(7)在路边易被车辆碰撞的地方立杆, 应加设护杆桩, 加高为40-50cm。
( 8) 、所有自立杆路必须挂牌编号; 及时反馈技术部存档*钢绞线在电杆上的安装架设工艺( 1) 在一路干线中, 钢绞线架设在电杆的位置, 应保持在相同的标高, 两杆之间的钢缆垂度为长度的0.5%, 特殊情况时( 如跨越障碍物或地形有坡度时) 允许架设标高略有差异, 但钢绞线的坡度不应超过杆距的1/20。
(2) 钢绞线在40米跨度以下直径不小于为7×1.8mm, 75米跨度以下直径不小于7×2.2mm, 75米跨度以上直径不小于7×2.6mm。
(3) 所有铁件必须使用镀锌件。
( 4) 干线须选用7×2.0mm以上规格的钢绞线, 挂钩采用25mm塑托挂钩, (根据不同杆径配置)采用单吊线抱箍, 有头穿钉长度。
(5) 架空钢绞线必须在公路( 杆) 的外侧。
在新杆上布放和收紧吊线时, 要防止电杆倾斜和倒杆, *( 手板葫芦收紧钢绞线后要平直)(6)钢线与其它线路交越时均须加设交越保护套, 两侧各超出0.5m。
钢线架设挂缆后应无明显垂度。
(7) 钢绞线10个杆距需做回头终端处理, 必须加装护杆瓦。
操作时应用一只三眼双槽夹板和两道码口线。
( 见图2-1)(8) 钢绞线架设时禁止与非有线电视接地系统相连。
拉线制作方式.1)拉线制作方式: 在杆稍25-30cm处、 ( 加护杆瓦) 采用夹板法, 上把要求挤紧、后跟双槽夹板, 左右间隙空5cm后, 用3.2铁线自缠10cm, 空10cm后, 缠5cm收头。
( 吊线回头终端与拉线上把要求一至)2)拉线抱箍在电杆的位置,终端拉,顶头拉,角杆拉,顺线拉线一律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上方,侧面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下方,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间距10cm±2cm(3)地锚杆出土面离地应小于30cm。
地锚钢柄长度规格根据设计埋深要求选定。
( 4) .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应≤5cm。
地锚的出土斜槽, 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
( 5) 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 不得偏斜, 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
( 6) 拉线在道路旁、拐角、终端等处必须加套安全警示管等安全标志。
架空光缆的敷设1) 光缆干线应力求线路短直、安全稳定、可靠, 便于维修和检测, 并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场所, 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
2) 光( 电) 缆与通信、电力其它架空明线线路应保持适当距离(见表1) 。
表1 架空光( 电) 缆与物体的最小净距( 单位: m)3) 光( 电) 缆与树木、杆状物,通信线路交叉时, 必须加保护管保护, , 绝对禁止不加保护的接触性交叉, 保护管必须固定牢固, 不得两面窜动。
见图2-10) 。
4) 除特殊注明外, 护管一律用3mm以上厚度的聚乙烯绝缘护管。
.5) 光缆敷设前, 应使用光时域反射计和光纤衰耗测试仪( OTDR) 检查光纤有无断点, 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6) .核对光缆的长度, 根据施工图上给出的实际敷设长度选配光缆, 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及其它障碍物处, 架空光缆的接头盒距杆的距离应不大于1 m。
7) 施工前要对光缆的端别予以判定并确定AB端, A端应是朝着网络枢纽的方向, B 端是用户一侧, 敷设时端别方向应一致。
8) 光缆敷设时, 要求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 一般为150-200kg, 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张力,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 光纤不应直接承受拉力。
布放光缆时应在角深大的角杆上,背档或吊档杆上挂有滑轮。
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应不大于1km, 超长距离时, 应将光缆盘成”8 ”型分段牵引或中间适当地点增加辅助牵引, 以减少光缆张力和提高施工效率。
9) 光缆布放应经过滑轮牵引, 光缆盘转动速度应与光缆布放速度同步, 要求牵引的最大速度为15米/分, 并保持恒定。
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 并留有缓冲的余量, 严禁光缆出现背扣扭转或小圈, 严禁硬拉猛拽, 应避免光缆受到外界的冲击力和重物碾压, 不得使光缆变形受损, 应保持光缆外护套不受损伤。
否则会使光学特性发生变化。
10) 光缆弯曲时不能低于最小曲率半径, 施工过程中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11) .架空光缆敷设时端头应采用塑料胶带包扎, 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宜小于10 m, 并将余缆盘成圈后挂在杆的高处。
12) 架空线缆钢绞线必须拉紧, 挂钩必须均匀, 线缆不得扭曲。
光缆钩间距为50cm ±3cm,挂钩与光缆搭扣一致,挂钩托板齐全,平正布放无蛇形, 均匀挂设; 每增加一根复挂缆, 挂钩间距相应缩短10%。
多条线缆并行不得绞在一起, 应保持平行, 整齐, 松紧适度。
13) 架空光、电缆吊挂, 缆线经过每棵电杆, 必须预留半径为30cm、 U型余留, 且光、电缆必须加过杆保护套( 35-40cm) 。
14) 光缆架空每500m应设一个光缆余留架, 余留20~30( m) 余量。
15) 光缆接头盒两侧各留光缆15~20( m) 余量, 余量设置在两端杆的余留架上。
,绑扎牢固整齐. 以利于施工和维护。
(16)架空光缆沿线设置标志牌, 尺寸为250x100x5mm的铝制片, 每隔300m间距点,加挂标志牌, 标志牌牢固固定于钢绞线上, 面对观看方向。
光缆熔接工艺1) 光缆熔接前应准备: 光纤熔接机、光纤切刀、剥线器、接头盒、熔接车( 或帐篷) 、发电机等设备。
2) 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操作, 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它仪器进行监视, 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 接续后应安装光缆接头热缩护套。
3) 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接头盒, 根据接头预留长度将需要熔接的光缆在头尾端去掉1m, 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要牢固。
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或设计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4) 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保护,特别是分支接头光缆时按规定接续并作好记录. 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在盘纤板内.5) 熔接完毕后要用OTDR测试熔接点损耗。
;束状光缆熔接点损耗应小于0.02dB.6)光纤的熔接托盘上整理时务必谨慎, 要自然地进盘绕, 切记小弯、死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