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仿真及实验
第一节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整流变压器、晶闸管整流跳水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在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喂三相桥式电路,控制电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Ua。
改变Ug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a,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以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5.1所示。
三.实验内容
1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总电阻值R。
2测定晶闸管直流系统电路电感值L..
3测定直流电机-直流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的飞轮惯量GD的平方。
4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d。
5测定直流电动机电势常数Ce和转矩常数Cm。
6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m。
7测定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Ud=f(Ue)。
8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Utg=f(n)。
四.实验仿真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如图5.1所示。
该系统由给定信号、同步脉冲触发器、晶闸管整流桥、平波电抗器、直流电动机等部分组成。
图5.2势采用面向电气原理图方法构成的晶闸管直流系统的仿真模型。
下面介绍各部分建模与参数设置过程。
1.系统的建模和模型参数设置
系统的建模包括主电路的建模和控制电路的建模俩部分。
1)主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由图5.2可见,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电路由三相对称交流电压器、晶闸管整流桥、平波电抗器、直流电动机等部分组成。
由于同步脉冲与晶闸管整流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通常作为一个组合体讨论,所以将触发器归到主电路进行建模。
2)三相整流桥时,桥臂数取3,A,B,C三相交流电源接到整流桥的输入端,
电力电子元件选择晶闸管,参数设置的原则是:如果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变流装置进行参数设置,对话框中的Cs ,Ron,Ion ,Vf应取该装置中晶闸管元件的实际值;如果是一般情况,不针对某个具体的变流装置,这些参数可先取默认值,若仿真结果理想,就可认可这些参数,这一参数设置原则对其他原价的参数设置也是实用的。
3)平波电抗器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首先从元件模块组中选取“Series RLC Branch ”模块,并将模块标签改为“平波电抗器”。
然后打开平波电抗器参数设置对话框,参数设置如图5.5 所示,平波电抗器的电感值是通过仿真实验比较后得到的优化参数,
4)直流电动机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首先从电动机系统模块组中选取“DC Machine ”模快,并将模块标签改为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F+-F-”接直流恒顶励磁电源,励磁电源可从电源模块组中选取直流电压源模块,并将电压参数设置为220V,电枢绕组“A+-A-”经平波电抗器接晶闸管整流桥的输出,电动机经TL端口接恒转矩负载,直流电动机的输出参数有转速n,电枢电流Ia 励磁电流It ,电磁转矩Tt,通过“示波器”模块可观察仿真输出图形。
进行直流电动机参数设置时,先双击直流电动机图标,打开直流电动机的参数对话框,直流电动机的参数设置如图5.6所示,其参数设置的原则与晶闸管整流桥相同。
图5.5 平波电抗器参数设置
图5.6直流电动机参数设置
5)同步脉冲触发器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同步脉冲触发器包括同步电源和6脉冲触发器两部分。
根据图5.1主电路的连接关系,即可建立起如图5.2所示的主电路仿真模型。
图中触发器开关信号为“0”时,开放触发器;开关信号为“1”时,封锁触发器。
2)控制电路的建模和参数设置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只有一个定环节,它从输入源模块组中选取“Constant”模块,并将模块标签改为“给定信号”,然后双击该模块图标,打开参数设置对话筐,将参数设置为50rad/s。
实际调速时,给定信号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读者可通过仿真实验,确定给定信号允许的变化范围。
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仿真模型图5.1所示系统原理图的连接关系进行模型连接,即可得到图5.2所示的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2.系统的仿真参数设置
在MATLAB的模型窗口打开“Simulatiom”菜单,进行“Simulatiom Parameters”设置,如图5.7所示。
图5.7 仿真参数设置
单击“Simulatiom Parameters”菜单后,得到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参数设置如图5.8所示。
仿真中所选择的算法为odc23s。
由于实际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的系统需要采用不同的仿真算法,到底采用哪一种算法,可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比较选择。
仿真的“Start time”一般设为0,“Stop time”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图5.8 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及参数设置
3.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当建模和参数设置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仿真。
在MATLAB的模型窗口打开
“Simulation”
菜单,单击“Start”命令后,系统开始仿真,仿真结束后可输出结果,单击“示波器”命令后,通过“示波器”模块观察仿真输出图形,如图5.9所示,其中图5.9(a)、(b)、(c)、(d)分别表示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
曲线、电枢电
流I
a 曲线、角频率ω曲线和角频率与电枢电流I
a
的关系曲线曲线。
根据图5.2的仿真模型,只要在系统模型图上双击“示波器”图标即可观察仿真输出结果,并可对其输出图形进行编辑。
最终可得编辑后的输出图形如图5.10所示。
(a)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
曲线
(b)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I
a
曲线
(c)直流电动机的角频率ω曲线
(d)直流电动机的角频率ω与电枢电流I
的关系曲线曲线
a
图5.10显示的分别是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电流曲线和转速曲线。
可以看出,这个结果和实际电动机运行的结果相似,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时成功的。
图5.10 编辑后的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电流曲线和转速曲线
4.建模与参数设这的原理和方法
(1)系统建模时,将其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分别建模。
(2)在进行参数设置时,晶闸管整流桥、平波电抗器、直流电动机等装置(固有环节)的参数设置原则是:如果针对某个具体的装置进行参数设置,则对话
框中的有关参数应该为装置的实际值。
如果不针对某个具体装置的一般情况,课先去这些装置的参数默认值进行仿真。
若仿真结果理想,可以认可这些设置的参数;若结果不理想,则通过仿真实验,不断进行西安书优化,最后确定其参数。
(3)给定信号的变化范围、调节器的的参数和反馈检测环节的反馈系数(闭环系统中使用)等可调参数的设置,其一般方法是通过仿真实验,不断进行参数优化。
具体方法是分别设置这些参数的一个较大值个较小值进行仿真,弄清他们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趋势,据此逐步将参数进行优化。
(4)
仿真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已能够仿真出完整的波形为前提。
(5) 由于实验系统的多样性,没有一种仿真算法是万能的。
不同的系统采用不
同仿真算法,到底采用哪一种算法更好,这需要通过仿真实验,从仿真能否进行,仿真的速度,仿真的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
上述内容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在讨论后面各种系统时,遇到类似问题就不再细述。
(1)
作出实验所得的各种曲线,计算有关参数。
(2) 由()s g K f U 特性,分析晶闸管装置的非线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