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与评审要点解读(工程类)目录1 土地复垦基础知识 (1)1.1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1)1.2 湖南省常见建设项目类型、损毁类型、损毁等级 (6)2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 (9)2.1 前言 (9)2.2 编制总则 (10)2.3 项目概况 (11)2.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12)2.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16)2.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18)2.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19)2.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19)2.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20)2.10 保障措施 (20)3 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要点 (21)3.1 土地复垦方案审查要点 (21)3.2 投资估算审查要点 (21)4 以往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22)4.1 土地复垦方案 (22)4.2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24)4.3 图件 (25)1 土地复垦基础知识本节内容以《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湖南省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现状调查评价技术方案》为依据,结合近两年湖南省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情况,重点强调建设项目复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要求。
1.1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1.1.1范围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1.1.2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总则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应体现综合控制的原则,规定损毁土地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护措施后,在地形、土壤质量、配套设施和生产力水平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完成要求。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应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则建。
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应遵循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古迹,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的原则。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若损毁土地复垦遇到特殊条件不能达到本标准规定要求时,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依据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完成损毁土地复垦工作后,需重新确权登记的复垦土地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进行划分。
1.1.3土地损毁类型(表1-1)表1-1 土地损毁类型表1.1.4损毁土地复垦质量要求取土场(挖损土地)依据当地自然环境、取土场面积、深度和地形、表层风化程度及表土资源,合理确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复垦方向。
小型取土场复垦为耕地,表土厚度不低于50cm,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复垦为园地,表土厚度不低于30cm,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复垦为林地、草地,表土厚度不低于30cm,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
排土场(压占土地)依据当地自然环境、排土场地形、水资源及表土资源,合理确定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复垦方向。
合理安排岩土排弃次序,尽量将含不良成分的岩土堆放在深部,品质适宜的土层包括易风化性岩层可安排在上部,富含养份的土层宜安排在排土场顶部或表层。
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覆盖于表层。
在无适宜表土覆盖时,可采用经过试验确证,不致造成污染的其它物料覆盖。
覆盖土层厚度应根据场地用途确定。
排土场的配套设施应有合理的道路布置,排水设施应满足场地要求,设计和施工中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特别是控制边坡水土流失措施。
1.1.5土地复垦质量指标体系土地复垦质量指标体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渔业(含养殖业)、人工水域和公园、建设用地等不同复垦方向的指标类型和基本指标。
不同复垦方向的土地复垦质量指标类型包括地形、土壤质量、生产力水平和配套设施等四个方面。
不同复垦方向在地形、土壤质量、生产力水平和配套设施方面的质量指标参见《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附录C。
1.1.6耕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旱地田面坡度不宜超过25°。
复垦为水浇地、水田时,地面坡度不宜超过15°。
有效土层厚度大于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配套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林网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DB43/T 876.1-2014)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3-5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周边地区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等产量水平,粮食及作物中有害成份含量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
不同区域耕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参见《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附录D.3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表和D.7中部山地丘陵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表。
1.1.7园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地面坡度宜小于25°。
有效土层厚度大于40cm,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配套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等)应满足《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等标准以及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有控制水土流失措施,边坡宜植被保护,满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要求。
3-5年后复垦区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周边地区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等产量水平,果实中有害成份含量符合《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
不同区域园地复垦质量标准标准参见《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附录D.3和D.7。
1.1.8林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有效土层厚度大于20cm;确无表土时,可采用无土复垦、岩土风化物复垦和加速风化等措施。
道路等配套设施应满足当地同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林地建设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的要求。
3-5年后,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郁闭度应分别高于0.3、0.3和0.2;定植密度满足《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 Y/T 1607)要求。
不同区域林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参见《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附录D.3和D.7。
1.2 湖南省常见建设项目类型、损毁类型、损毁等级1.2.1建设项目类型当前,湖南省内常见建设项目类型有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运输、水库、输电线路、风电场等。
1.2.2损毁类型建设项目中常见损毁类型为: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等,以下详细介绍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
(1)土地挖损土地挖损是建设活动致使原地表形态、土壤结构、地质层组、地表生物等直接摧毁,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最直接的,也是毁灭性的。
土地挖损对土地破坏表现为:①大规模的土方移动使挖损区地形、地貌发生负向地貌改变,形成凹型挖损地貌;②地表土壤被全部剥离,土壤被转移,土壤结构遭到彻底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③土地挖损后遗留下大面积台阶的地形或台阶状的深坑,台阶坡度较陡,基岩裸露。
(2)土地压占土地压占是建设过程因堆放剥离物、废石、表土、施工材料等,造成土地原有生产和生态功能丧失的过程。
建设活动产生的剥离物堆积于原土地上,如弃土(渣)物等不可避免地要覆盖原地表,造成土地破坏。
土地压占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土地压占对土地的破坏表现为:①弃土量多,占有面积大。
②剥离物的堆积不仅直接造成对土地的压占,使原有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而且间接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
(3)土地占用兴修水利、铁路、公路、风电设备等线性工程的施工场地(拌合站、制梁场、铺轨基地及施工营地)、施工辅道(便道)、工业场地等所占用的土地,虽然仍在发挥其使用价值,只是从原来的土地使用或存在形式,如耕地、林地、草地,或未开发的荒地、滩涂、闲置地等,改变为工业用途,成为建设用地。
表1-2 建设项目的土地损毁类型及复垦对象1.2.3损毁等级根据《湖南省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现状调查评价技术方案》,生产建设活动及自然灾害损毁土地损毁程度评价等级均确定为三级标准:Ⅰ级破坏(轻度破坏)、Ⅱ级破坏(中度破坏)、III 级破坏(重度破坏)。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等级评价标准见表1-3。
按极限条件法完成损毁等级划分。
表1-3 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程度等级评价表2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本节内容以《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6部分:建设项目》关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内容及格式要求为依据,结合近两年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点进行分析、解读。
2.1 前言2.1.1 编制背景及过程◆编制要点:重点阐述复垦方案的编制背景,简要说明复垦方案编制的过程。
▲常见问题:照搬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关内容,与土地复垦内容联系较少。
2.1.2 复垦方案摘要◆编制要点:(1)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设方案,明确提出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明确建设项目总面积、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复垦区面积;(3)明确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的面积、地类、损毁类型和程度;(4)明确土地复垦目标,含拟复垦土地的地类、面积和复垦率;(5)明确复垦方案静态总投资、动态总投资和单位面积投资。
▲常见问题:(1)相关内容表述不清,前后数据不一致;(2)项目服务年限及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概念混淆。
(3)缺项目永久性建设用地总规模。
2.2 编制总则2.2.1 编制目的◆编制要点:从落实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土地复垦义务落实、合理用地、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目的。
▲常见问题:编制目的阐述不清,甚至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把握不准,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
2.2.2 编制原则◆编制要点:应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原则。
重点突出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原则。
▲常见问题:编制原则脱离项目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
2.2.3 编制依据◆编制要点:应充分体现与土地复垦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地方规划等内容。
▲常见问题:编制依据中部分文件和标准过时,应更新到目前有效的文件和最新版本标准和规范。
如:《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补充定额标准》(试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
2.3 项目概况建设项目中特别要求:项目简介中应明确项目的名称、工程类型、项目位置、项目组成、投资规模、建设工期,列表说明项目用地构成和规模,并提供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