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至第三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习课、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与教学一样都是正规教育且方向一致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1)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任务;
(2)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互相配合的
(3)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必要的补充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参观、考察、访问、宣传、游览)
(二)社会公益活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三)科学技术活动
(四)学科活动(主体)
(五)文化艺术活动(“五小活动”)
(六)体育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记忆推荐:两社两科问题课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
(三)个人活动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广泛性
3.自主性
4.灵活性
5.实践性
记忆推荐:自愿领饭食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六)要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
2.以身作则
3.方法科学
4.严慈相济
5.要求一致
6.全面关心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互访、建立通讯录,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