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最新)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最新)

土壤环境保护方案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县域土壤环境质量,确保粮油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X发〔X〕3X号)及环保部、农业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第4X号)的规定要求与部署安排,按照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X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县概况(一)地理位置X县位于X省东南,X市北部,X东段南麓,地处华山之南,X 上游。

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

(二)自然条件X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北文化交汇地,横跨X、长江两大流域,地貌结构复杂,是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X嶂其北,山坡北陡南缓,境内秦蟒X 南北对峙,洛水蜿蜒贯穿东西,河谷川塬相间排列在各山系之间,形成了X盆地。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由西向东逶迤蜿蜒。

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X河口海拔670米,相对高差最大值1976米。

分为河谷川塬、浅山丘陵和秦蟒中山区三个地貌类型。

(三)气候水文X县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X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11.1℃,年均日照2045小时,年均无霜期195天,年均降水量764.1X年均蒸发量1033.4毫米,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09.83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风速1.5~2.3米,主导风向为西风,西南风次之。

县域内河流以蟒岭为天然界限,分属X、长江两大流域。

X(X)流域面积2693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8.19亿立方米,平均比降7.04‰,占全县总面积的96.5%;长江流域面积9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

多年平均径流量8.449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储藏量1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4.0万千瓦。

现有水库22座,总库容1348万立方米。

主要河流为X及其一级支流文峪河、X河、X河、X、东X 等。

(四)土壤全县土壤有8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100个土种。

主要有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淋溶褐土、黄褐土和紫色土等。

耕地的耕层厚度平均在15.0cm左右,容重在1.2—1.5g之间,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普遍偏低(钾除外),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37%,低于全国1.5%的水平。

全氮平均含量为0.087%,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7.0ppm、20.6ppm和166.0ppm。

(五)社会、经济发展概况X县辖16个镇(办),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X年常住人口462192人,全县土地总面积2830平方公里,是X省产粮大县。

X年,全年生产总值13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52亿元,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0465元。

1.第一产业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6亿元,全年新建良种核桃园1.5万亩,综合科管1200万株;种植烤烟7.23万亩,烤烟总产1.03万吨,产值1.49亿元,上缴税金3178万元;薯类面积达到18.25万亩,其中洋芋面积达到14.25万亩、袋料栽培1560万袋、种植油菜18279亩、栽植万寿菊1X亩。

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65个、发展家庭农场882个,改造基本农田6300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100亩。

全县造林面积6.4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20701亩,粮食总产量159840吨,水产品产量700吨;肉类总产量3.77万吨,增长8.38%;禽蛋产量1.52万吨,增长21.97%;全年出栏肉猪42万头,增长3.04%。

2.第二产业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工业增加值59.82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51亿元,工业品产销率均达到93%以上。

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户,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48亿元。

3.第三产业X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87亿元,增长23.3%。

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17户,住宿和餐饮企业8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全年财政总收入46178万元,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4﹪,地方财政收入29426万元。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游投资11.2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6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7%。

二、工作目标到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X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X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到X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力争到X年,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县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势头得到有效扭转,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保护措施(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土地利用与农业产业发展现状X年,全县土地总面积671136亩,其中:耕地480263亩,园地5215亩,林地171559亩,设施农业用地5793亩,其他农用地22573亩。

X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6亿元,同比增长4.4%;粮食种植面积720701亩,增长-1.34%,粮食总产量159840吨,增长-2.80%。

小麦种植面积154675亩,增长-5.45%,小麦产量23820万吨,增长-0.27%;玉米种植面积296102亩,增长-0.17%,玉米产量80244吨,增长-6.57%;蔬菜种植面积65664亩,增长2.11%,蔬菜产量171320吨,增长0.80%;薯类面积达到18.25万亩,其中洋芋面积达到14.25万亩;袋料栽培1560万袋,种植油菜18279亩,栽植万寿菊1X亩,烤烟种植面积72329亩,增长-23.14%,烤烟产量10263吨,增长-27.79%;药材种植面积85253亩,增长5.28%,药材产量24478吨,增长4.45%。

X年,全县化肥(折纯)使用量16908吨,其中氮肥总施用量(折纯)4543吨,同比下降1.79%;磷肥总施用量(折纯)328吨,同比下降13.46%;钾肥总施用量(折纯)1030吨,同比下降19.78%;复合肥(折纯)使用量11007吨,同比下降3.40%;地膜使用量365.62吨,同比下降2.44%;农业机械总动力11188万千瓦小时。

2.污染源分布与污染物排放情况(1)污染源分布情况:经初步排查,县域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类。

①工矿企业污染源分布情况工矿企业污染源包括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尾矿库47座,关闭冶炼和制革企业共2户。

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主要分布在X镇、X镇、X镇等区域,以钨钼矿、黄金、铅锌采选为主。

X镇X钼矿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发建设,矿区建设初期有钼矿采矿企业20余家,后经矿产资源整合后现存钼矿采选企业13家,在产企业4家,9家企业自X年以来陆续停产至今。

X河流域有尾矿库24座,无主尾矿库3座,在用3座,闭库的6座,停用的8座。

X镇、X镇小X金矿区以黄金采选为主,有在产企业1家,半停产企业4家,关闭停产企业2家,有尾矿库14座,X镇、X镇、X镇、X镇等镇共有铁矿、钼矿、铅锌矿采选停产企业7家,有尾矿库9座。

采选企业污染物主要为Cd、Pb、n、As等重金属,建设时间较早,均配套有尾矿库。

东部产业园有冶炼类1家,产生废气企业2家,关闭冶炼和制革企业2家。

②农业污染源分布情况据统计,X年,全县耕地化肥(折纯)使用量16908吨/年,农药施用量21.882吨/年,全县现存畜禽养殖场375个,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个(养猪场21个、养鸡场6个);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48个,其中养猪场88个、养鸡场224个。

X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1%,其中生猪存栏22.32万头,生猪出栏40.76万头,肉牛存栏4.49万头,肉牛出栏2.61万头,肉羊存栏5.58万只,肉羊出栏4.16万只,蛋鸡存栏105.87万只,蛋鸡出栏71.7万只。

在全县现存畜禽养殖场中,按要求建设沼气池的养猪场18个,采用零排放坑道式处理工艺设备的养鸡场1个;部分养猪场采用沉淀池简单处理养殖废水,个别养鸡场采取固液分离、堆粪棚等方式处理粪污,大部分养殖场未建设标准化粪污处理设施,基本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场约占畜禽养殖场总数的5.07%。

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技术及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畜禽养殖粪便资源粗放利用,农牧分离、种养分离,造成规模养殖场粪便缺少回田渠道,只能大量使用化肥,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较低。

根据测算结果,全县每年产生畜禽粪污95.41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特征污染物排入外环境,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

③生活污染源分布情况X县目前有县级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1个,占地84.6亩,总投资4469万元,库区总库容9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万立方米,由填埋区、渗滤液处理系统、雨污分流导排系统等部分组成,工程总投资4469万元,X年9月投入试运营。

目前,尚无渗滤液产生,X水质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影响。

全县建成城镇标准化垃圾填埋场4个(配建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简易垃圾填埋场14个,未发现农灌渠水质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影响。

(2)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X年环境统计数据,我县全年排放化学需氧量3274.4吨、氨氮454.9吨、二氧化硫1732.3吨、氮氧化物266.0吨,烟粉尘831.2吨;涉重金属企业都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重金属逐年削减,全年废水中砷、铅、镉、总铬、六价铬排放量分别为:5.766千克、9.61千克、0.961千克、3.856千克、3.844千克。

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1.9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4.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