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中国地理试题.doc

高三中国地理试题.doc

高三地理试卷•中国地理(100分钟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 —2题。

1. 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A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B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D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2. 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A •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3—5题。

个选项是3•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 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4. B处7月份盛行A .东北风C.东南风5. 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A .长江、黄河、澜沧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B .现代地壳运动活跃D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B .西北风D .西南风B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D .闽江、嘉陵江、雅砻江6—9 题。

40356. 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A •图①、图②B •图④、图③C.图①、图③ D •图④、图②7•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 .南京一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一一温带季风气候B •苏州一一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一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连云港一一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一一温带季风气候D .徐州一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一一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起点位于A .南京B .扬州C.淮阴D .苏州9•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10. 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A .甲地C.丙地11. 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A .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12. 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B .乙地D .乙地和丙地B .温带大陆性气候D .极地气候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 .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2 56甲.踽12'F甲42 MA . I lOtKVK 4i乙网13—15 题。

13 . 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5个14 .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 草原B. 苔原C. 硬叶林D. 针叶林15 . 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A. 酸雨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化D. 沙尘暴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回答16 —18题。

2锄1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 . 93%B . 23%C. 13%D. 60%17.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8. 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A •“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B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D .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A .甲乙丙丁B .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 D .丁乙丙甲20. 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甲地冬季漫长B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21.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 .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 .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22—23题。

22.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 .京津唐工业基地一一甲三角洲B .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23.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A .水能C.核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回答24—25题。

24. 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B .太阳能D .天然气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

据此回答 26—29题。

30. 形成暴雨的条件主要有 A .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 C.地形导致锋面移动受阻 D .连续的低温冷冻天气使大量水汽凝结31. 下图为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该日午后可能出现暴雨天气的地区是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32. 若此时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则此时可能为A . 5月初B . 7月初C . 9月初D .11月初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33— 35题。

A •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C .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25. 图中两岛的盐场多分布在 A .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C .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二)双项选择题B .甲岛东咼西低,乙岛中咼周低 D .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B .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D .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26. 该市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A .浅层地下水 C .动态水资源27. 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A .旱涝灾害频发 C .地面径流缺乏28. 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 .引发构造地震C .引起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29. 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A .停止开采地下水 C .进行跨流域调水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每年都有不 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据此回答 30— 32B .深层地下水 D .静态水资源B .水土流失严重 D .用水需求量大 B. 引起地面沉降 D .引发风沙危害 B .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D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使国民经济和人B .较长时间地受热带反气旋控制33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拉萨B.②为昆明C.③为成都 D .④为西安34. 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①位于湟水谷地B .②位于成都平原C.③位于云贵高原 D .④位于黄土高原35. 近几年来,上述四省区中有一个人口数量变化较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原因有A .行政区划的变动B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 .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变化第U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5分)36.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 _______________ 基地(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与煤炭相比,该种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3年夏半年我国南方地区的“电荒”反映了水能作为能源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缺点。

⑵图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输送能源的工程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调节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 .①②B .③④C.②③⑶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施?(至少答出两点)37. 读我国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区域为 ______ 三角洲,这个三角洲面积大且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后该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河河口附近出产一种刀鱼,它在河中生、海里长。

但这种刀鱼近几年几乎绝迹,其原因⑶该大河入海水道从北流向东南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这次改道完全是人为原因,则主要目的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图中的A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它兴起的主要原因⑸该三角洲发展农业过程中,土壤的___________ 问题很突出。

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D .①④。

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⑴黑龙江垦区土地垦殖指数为,黑龙江垦区1997年耕地单产。

黑龙⑴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候类型 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图中所示地区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草原产草量空间变化特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