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对球铁影响
提高
提高
提高
优于同硬度和强度的非合金铸铁
减少缩松,提高铸件致密性。断面壁厚差大时尤有效
Cu
0.5~2.0常与Ni、Cr、Mo、V合用
弱石墨化;细化且珠光体和石墨;减少薄断面白口,改善大断面组织敏感性
提高强度、硬度、韧度。低碳铸铁尤显著
提高
提高
提高
尤耐弱酸和大气腐蚀
改善
改善流动性提高铸件致密度
Cr
0.2~1.0常与Cu、Mo、Ni合用
B
0.02~1.0
细化但减少石墨;促成碳化物;在含磷铸铁中形成复合共晶,硬度HV>1000
提高强度,降低塑性、冲击韧度
提高
影响不大
降低
脱氧、去硫;增大白口倾向
Sn
0.04~0.10
减少或消除铁素体,稳定且细化珠光体;改善断面均匀性
显著提高强度、硬度。碳当量高时,效果好
提高
提高
改善
改善
Sn0.05~0.1%,保持铸造性能良好
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高温(<550℃)性能,大断面性能
显著提高
提高
稍改善
改善
减少收缩,改善热处理性能
V
0.1~0.4常与Ti合加
阻碍石墨化;细化、均化石墨;细化珠光体;强烈促成碳化物;消除大断面的铁素体合枝晶组织
少量V,可显著提高强度、硬度,提高冲击韧性
显著提高。与Cu、Ti
合用更好
强阻碍石墨化,促成碳化物;细化石墨;细化且稳定珠光体;促成白口
提高强度、硬度;Cr约>0.5%,降低塑性、韧性显著
提高,与Cu、Mo、Ni合用更好
提高。铬越多越显著
提高。铬越多越显著
降低。少量影响不大
Cr>1.0,降低
流动性;增加收缩,增大白口
Mo
0.3~1.0常与Ni、Cu、Cr合用
细化石墨;强稳定、增加、细化珠光体;温和促成碳化物;改善大断面组织均匀性
提高350~650℃的抗生长性
少量V不降低可切削性;难磨削
降低流动性,增加收缩,促进白口、麻口
Ti
0.0~0.15常与V合加
微量,促进石墨化,细化石墨和晶粒;减少白口和硬点;过量,形成D型石墨TiC、TiCN
脱氧、净化和孕育作用大于合金化作用,适量Ti,提高强度
提高
提高抗生长性
改善流动性
提高耐酸性
少量Ti,改善可切削性
含量(%)
组织力学Leabharlann 能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耐磨性
耐热性
耐蚀性
可切削性
铸造性能
C
3.5-3.8%
4.0-4.3%缩松、缩孔倾向最小;
含碳量过高,降低缩松的作用不明显,反而会出现石墨漂浮。
Ni
0.5~2.0常与Cr、Cu、Mo合用
促进石墨化,消除白口和游离渗碳体;细化石墨;稳定且细化珠光体,促成索氏体
提高强度、硬度、冲击韧度
Sb
0.03~0.08
减少或消除铁素体,强促成、稳定细化珠光体
提高强度、硬度
提高
提高高温(>700℃)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