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汽车空调行业行情

国内汽车空调行业行情

国内汽车空调行业行情及发展趋势
2007-07-16 16:08:54| 分类:专业知识|字号大中小订阅
伴随着近两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目前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汽装置已成为汽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

随之而来,国内汽车空调生产企业的产销量也在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空调610万套,销售255万套,分别比2002年增长32.60%和41.70%。

一、国内汽车空调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中国,汽车空调业在1983年前基本上是一纸空白,汽车空调基本上要*进口组装,1983年以后,少数企业开始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从1986年开始不少地方和企业争上项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汽车空调业在新品开发及合资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在压缩机方面,上海内燃机油泵厂于1988年12月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批量生产汽车空调系统等系列产品的专业定点厂。

公司主要产品有汽车空调系统,SE5,SE7,SE5V,SE7V,SP系列等汽车空调压缩机、储液干燥器等产品。

89年起公司先后引进了日本三电SD5系列空调压缩机制造技术和美国德尔福V5系列空调压缩机制造技术,2001年,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又与日本三电公司在上海浦东合资成立上海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生产日本三电公司七缸摇盘无级可变排量压缩机
SD7V16和六缸摇盘无级可变排量压缩机SD6V12,目前已经形成了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年
产80万套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能力,公司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系统产品已达百余种,2003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2482万元,同比增长35%。

湖南华达机械总厂于1992年引进日本杰克赛尔公司六缸斜盘DKS系列压缩机产品,1994年双方又合资组建湖南华达-杰克赛尔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HZC主要生产经营DKS-S型、DKS-CH型、DCW-17型汽车空调压缩机,具有年产30万台的生产能力。

产品主要配套一汽、二汽、重庆五十铃、郑州日产、福建东南等多家汽车生产厂家。

牡丹江汽车空调机厂于1994年引进韩国德尔公司五缸摇盘V5系列无级可变排量压缩机产品,今年又引进韩国德尔福公司十缸斜盘SP系列压缩机产品,公司的主导产品的V-5系列无级可变排量汽车空调压缩机是美国通用公司哈里森部八十年代末研制并与和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合作生产的许可证产品,V-5压缩机技术含量高结构合理性能优良,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从投产以来产销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99年产销5万台,2000年产销10万台,2005年将达产40万台。

同时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正在开发SP-10小排量、SP-21大排量、CVC 变排量压缩机和ATC电脑自动化空调,形成多品种、大批量的产品结构。

此外,广州豪华汽车空调工业公司于1988年引进日本三电公司五缸摇盘SD-510压缩机产品,由于是重复引进,缺乏市场支持,加之广州标致汽车厂的解体而被迫停产。

广东粤海集团公司于1994年引进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淘汰的压缩机产品和设备。

由于该压缩机产品技术落后,现在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上述引进或合资的企业,都是生产有国外技术支持的产品,国内也有不少厂家在吸收了国外压缩机产品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压缩机产品。

无锡市双鸟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从1999年开始,生产五缸和七缸摇盘式压缩机,十缸斜盘式压缩机。

2000年,上海奉天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在合肥工业大
学的技术支持下,自行研制开发了涡旋式AP系列压缩机,南京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在美国普渡大学技术支持下,于2001年研制开发了WXH系列涡旋式压缩机,其排量可从60cm3/转到250 cm3/转,适用于微型车到大客车空调装置中,今年计划产量为12万台。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是公认的最先进的第四代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国内许多企业都成功的研制出该产品,如南京埃迪压缩机有限公司、广州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等。

大客车用压缩机的生产企业中国内产量较大的工厂主要是岳阳恒立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欣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前者生产的是传统的曲柄连杆式压缩机,后者生产的是十缸斜盘式结构的压缩机。

其中岳阳恒立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大中型客车空调机规模较大,品种较全,质量较优的企业。

形成了年产大中型客车空调机5000台套,小轿车空调30万套,轻型车空调4000套的生产能力,大中型客车空调机为国内数十家重点客车厂配套,小轿车空调为上海大众公司桑塔纳轿车,武汉神龙公司富康轿车配套。

在汽车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空调系统的生产方面,上海新新机器厂与美国德尔福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新江机器厂与澳大利亚国际空调公司合资组建国际(上海)有限公司;一汽散热器公司与日本杰克赛尔公司合资组建一汽杰克赛尔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厂与香港大洋公司合资组建大洋(大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烟台首钢空调器厂与日本电装公司合资组建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日本电装公司还分别在天津和广州与当地企业合资组建天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和广州电装空调有限公司。

日本三电公司在天津合资组建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法国法雷奥公司在湖北沙市合资组建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美国福特公司在江西南昌合资组建江西福昌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韩国东焕公司在广西桂林独资组建桂林东焕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另外,河南豫新机械厂、北京弘大汽车空调散热器有限公司、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东风派恩汽车铝热交换器有限公司、广东阳江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公司等也都引进了国
外先进的冷凝器、蒸发器制造技术和设备,成为国内汽车空调热交换器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豫新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空调生产基地,产品包括客车、轿车、工程车、特种车等,为神龙、宇通等知名整车厂配套,其中工程车约占国内市场六分天下。

在大客车空调方面有湖南岳阳恒立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广东劲达集团公司、南京中冠汽车空调公司、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四川华威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

在汽车空调其它总成中,也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专业生产厂。

如膨胀阀和贮液器方面有浙江三花集团公司,苏州新智机电工业公司。

在输氟胶管总成方面有南京汽车空调胶管厂和长春康泰克大洋管件有限公司,在汽车空调风机方面有上海日用电机厂,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在空调系统操纵控制方面有杭州富阳广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

虽然2003年国内汽车空调企业的产销量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我们也看到,除了少数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的利润比较可观之外,大部分汽车空调生产企业的现状并不是太乐观,有很多企业在亏损,有的甚至面临破产,预计未来几年内,一些汽车空调企业将被大的合资企业吞并,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汽车空调行业中来,目前国内生产汽车空调的就有200多家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生产量都比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上的优势,行业的散、乱、差现象比较明显。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空调生产企业在技术上比较落后,与一些比较大的合资企业相比没有技术上的优势,而且由于产量较小,产品的成本降不下来,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所减少,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改造生产线,如此造成恶性循环,企业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而且,汽车空调生产企业过去大部分隶属于主机厂,产品主要为主机厂配套,对大企业的过分依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自身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零部件保护期即将结束,这些国内空调生产企业将受到比较大的冲击,相比较而言,国内合资企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
近两年的空调产销量排在前几位的均是合资企业,如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上海三电、天津三电等空调生产企业的产销量均居国内空调生产企业前列,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本土空调生产企业如何形成有效的竞争力是大家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