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护法律知识讲座
▪婚姻家庭:家庭暴力问题困扰、离婚妇女财产权益难
以实现。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 法律基础:
1992年,颁布实施《妇女权 益保障法》;
2005年,修正《妇女权益保 障法》;
2012年,颁布《女职工劳动 保护特别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以 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法为主体, 以婚姻法、劳动法等妇女权益 保障相关法律为支撑;以特别 规定为细化
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第二十五条 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
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 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 (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 (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 妇女
法律依据: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 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 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 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案例
1、妇女享有男子平等的劳动权益
• ①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平等
《劳动法》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 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
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
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
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
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 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 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坚持男女平
等的原则
《妇女权益保障法》
•
第二十四条 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
•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 动时间。
案例:
女工郑某在某制衣厂打工,劳动合同约定劳动期间 为2006年1月10日至2009年1月10日。2006年8月, 新婚不久的郑某怀孕。2007年1月10日,用人单位告 知郑某其合同已到期,要终止劳动关系。郑某认为用人 单位侵犯了其劳动权益,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妇女权益保护
法律知识讲座
一、为何要运用法律保护 妇女权益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 对妇女权益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 政治:提高妇女的参政比例,如何 落实妇女的政治权利;
▪ 文化:妇女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低于 男性,农村妇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占 47%,许多贫困和流动人口中的女 童不能完成义务教育,招生中仍存 在性别歧视;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出台背景
• 女职工劳动保护关系到全国1.02亿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做 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对于改善民生、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该规定施行20多年来,对于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 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发挥了重要 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的一些内容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如:女职工禁忌 从事的劳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对女职工 的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需要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体制需 要根据机构改革的变化作相应调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 制度层面加以解决。
▪ 劳动: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落实不 到位,妇女享受社会保障和职工福 利的程度低于男性,生育保险的全 国平均覆盖率低;
▪财产: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财产权益得不到保护,土
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男女不平等尤为 突出;
▪人身:拐卖妇女、利用妇女进行色情活动、堕毙女胎、
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问题日益 突出;
二、我国妇女的具体权益 与保护措施
(一)妇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二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 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法律除了规定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不得歧视女性,实行 男女同工同酬这些平等的劳动权益以外,还特别根据女性的生 理特点对妇女实施特殊保护。
国家除了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 卫生保健等权益之外,还特别推行生育保险制度。
2、法律对妇女实施特殊的劳动权益保护
《劳动法》
•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 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 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 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 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王女士于2003年8月入职深圳某公司。劳动合同约定其工作 岗位是行政主管,每月工资2800元。2003年9月,王女士发 现自己怀孕。2004年2月,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宣布解除双 方的劳动合同。王女士找到公司老板反复协商无果而发生纠 纷,请问:该公司能否单方解除王女士的劳动合同? 答:该公司不能单方解除王女士的劳动合同。因为《妇 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及《特别规定》第五条均规定: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 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 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 协议的除外。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妇 女三个特殊时期的保护
• 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 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 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 应的劳动。
•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 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