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厂房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厂房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总论 (3)1.1 项目概述 (3)1.2 研究工作依据 (4)1.3 项目研究的结论 (4)1.3.1市场前景 (4)1.3.2 技术和管理方案 (5)1.3.3 选址优势 (5)1.3.4 环保措施 (6)1.3.5 风险问题 (6)1.3.6 财务状况 (6)1.3.7 社会经济效益 (6)第2章工艺技术和建筑设计方案 (7)2.1 工艺技术方案 (7)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第3章项目管理方案 (9)3.1 项目组织结构 (9)3.2 人力资源配备 (9)3.3 物资能源供应 (10)3.4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0)第4章公司选址的依据和环境保护 (12)4.1 公司选址的依据 (12)4.1.1 环境秀美,交通便利 (12)4.1.2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12)4.2 环境保护 (12)4.2.1 项目建设期的环境保护 (12)4.2.2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13)4.3 安全与卫生防疫措施 (14)4.4 消防措施 (16)4.5 配套设施建设 (16)4.6 节能措施 (17)第5章财务可行性分析 (18)5.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8)第5章结论与建议 (19)6.1结论与建议. ............ (19)第 1 章总论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某市某公司新建项目项目性质: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投资商名称:某市某公司经营范围:电缆和保温节能玻璃及配套项目项目建设选址:某市开发区内建设规模:项目所在厂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6668平方米,合40亩;建厂房14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金额40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867万元,土地费用20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7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

1.2 研究工作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某市经委、市规划局联合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本市土地集约利用,试行本市产业用地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1.3 项目研究的结论本报告对该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和管理方案、选址优势、环保措施、可能遇到的风险、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3.1市场前景保温节能玻璃门窗综合了其他类门防腐、保温、窗的、节能性能防更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无膨胀,在寒冷的气候下无收缩,轻质高强无需金属加固,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其综合性能优于其他类门窗,由于它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美丽的外观,被誉为21世纪建筑门窗的绿色产品。

其具有六大特性:轻质高强、密封性能佳、节能保温、尺寸稳定性好、耐候性好及色彩丰富。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方人多,它每年因窗体为非节能型而浪费的能源相当大。

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把我国非节能型窗的40%改造成节能型窗,我国可节省煤炭1.56亿吨(折合人民币249.6亿元),同时也少向大气层排放灰尘7000万吨和大量有毒气体。

因此,推广应用保温节能玻璃门窗对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温节能的大环境下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近5000家,又有城乡电网改造、西部大开发及通信设施大面积升级改造对电线电缆产品的巨大需求,因而从一段时间来看,电线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使用范围较广,用户对装备线的要求五花八门。

在市场预测方面,从历年的统计数字来分析,以电机引接电线来计算,当年产量达到2000km时,年消耗电缆料300t。

其他用途的装备线由于过于繁杂,无法预测市场需求。

1.3.2 技术和管理方案技术方案包括工艺技术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两部分。

在工艺技术方面,本项目产品除了在工艺流程、设备、原材料等方面参照国外同类先进厂商的标准,还针对顾客的需求和生产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善。

对于项目管理方案,本报告根据项目特点,拟采取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在人员安排方面,企业员工预计为148人,管理人员10人,普通员工138人,本项目所需员工除董事会派遣优秀人才外,全部从人才市场招聘,主要来自当地,包括录用一批优秀的下岗职工。

1.3.3 选址优势本公司拟建于某市经济开发区,该园区成立于1993年初,是某市重点配套园区。

其设施、管理机制、环境到土地产出率均能体现国内外先进水平。

这里无论从自然条件、交通状况方面还是从配套设施、投资政策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投资环境。

1.3.4 环保措施本报告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主要对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在结论中,报告认为: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运行产生的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防治对策,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及周边敏感点影响轻微。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本项目建设可行。

建议企业聘请有资质的环评机构对项目的环境影响作深入的评估,并报请有关部门审批。

1.3.5 风险问题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风险,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更新风险、项目开发进度等风险。

防范并控制这些风险对项目实施意义重大,本报告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1.3.6 财务状况本项目在投资运营后计算期10年内年平均销售额16860万元,年平均利润4957.03万元,扣除所得税1780.95万元,平均每年净利润3176.08万元;项目净现值NPV(IC=10%)为4471.38万元,项目内含报酬率IRR为13.78%。

1.3.7 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岗位,也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动了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地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2章工艺技术和建筑设计方案2.1 工艺技术方案主要设备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备注1 上光机3台2 压痕机6台3 束丝机6台4 管绞机2台5 挤塑机10台6 挤出机1台7 开放式炼胶机1台8 硫化烘道 19 成缆机9台10 编织机48台11 高速编织机3台12 硅烷交联生产线1套13 干法交联生产线1套14 辐照交照生产线1套15 排空气装置1套16 叉绞机3台17 屏蔽机2台18 复绕机6台19 并丝机4台20 焊接机4台21 对焊机4台22 点焊机3台23 清洗机1台24 磨边机1台25 丁基胶机1台26 双组缝剂1台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已进行了总平面位置图的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总用地面积(㎡) 26668建筑密度(%) 36.58%建设用地面积(㎡) 24000 容积率 0.814其中带征地面积(㎡) 0.00 绿化率(%) 32.62%第 3章项目管理方案3.1 项目组织结构某市某公司是独立核算企业机构,公司设总经理一名,由总经理直接主管全面工作。

公司的组织结构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

这种结构模式一方面保持了直线制领导、统一指挥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职能管理专业化的长处,实现了厂长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

公司的组织结构详见图4-1。

图4-1 公司组织结构图3.2 人力资源配备公司经理由总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分公司经理负责招聘企业其他员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

在人员安排方面,企业员工预计为248人,管理人员10人,普通员工238人,本项目所需员工除董事会派遣优秀人才外,全部从人才市场招聘,主要来自当地,包括录用一批优秀的下岗职工。

3.3 物资能源供应本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均在国内外市场上采购。

本企业所需运输工具、电信设施均自行解决。

3.4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在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方面,从2009年3月到2009年8月为建设准备期,共6个月;建设期从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计7个月。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见表4-3。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序号项目2009—20103 6 9 12 14 71 前期调研2 项目建议书编制、审批3 可研报告编制、审批4 初步设计5 施工图设计6 土建施工7 设备、购置、安装、调试8 竣工验收9 人员招聘、培训12第 4 章公司选址的依据和环境保护4.1 公司选址的依据本项目拟建于某市工业园区,该园区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其设施、管理机制、环境到土地产出率均能体现国内外先进水平。

该园区无论是从自然条件、交通状况方面还是从设施配套、投资政策方面,都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投资环境。

4.1.1 环境秀美,交通便利4.1.2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园区内基础设施一步到位:给水管道接通、排放疏通、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煤气(天然气)管道连通、电力系统、电信网络顺通、道路平坦畅通。

4.2 环境保护在对园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方面,本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具体的研发生产活动,积极按区环保局最终核定的总量指标进行具体的污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4.2.1 项目建设期的环境保护(1)主要污染问题1)空气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施工机械燃烧柴油排放的废气污染及运输车的汽车尾气污染。

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扬尘,在建设期不同施工阶段,产生扬尘的环节较多,且大多数排放源扬尘排放持续时间较长,如建材堆场扬尘和施工场地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等在各个施工阶段。

2)噪声污染:施工中的设备噪声通常此起彼伏,其中声级最高的是空压机等。

另外,运输建材的卡车也将增大周围道路的交通噪声。

3)排水污染:施工建设期的正常排水,将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悬浮固体,随意排放将对下水道造成污染,应采取相应措施。

(2)污染控制对策1)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对策建议: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使用的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外逸,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加强运输管理,对机械、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的大气污染。

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I2523-90)》对施工阶段的噪声要求,加强施工区附近的交通管理。

3)施工期渣土处置及其管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4)施工期泥浆及污水控制:施工期产生的泥浆水,设立排水明沟,经简单沉淀后方可排放。

4.2.2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1)水污染本项目的生产工艺中生产污水主要来自溶胶、内外洗涤、洗瓶、生活用水等;此类污水均纳入厂区污水管网,自流至污水处理后排放。

厕所排出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作简单处理后,经一次沉淀处理后然后并入污水管。

(2)废弃污染本项目经过处理后。

对环境无污染。

(3)噪声污染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源是生产设备的噪声。

车间内各种设备选用低噪声、减震型产品,下垫避震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