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造纸废水处理方案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气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质达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在无氧的条件下,污水中的厌氧细菌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分解生成有机酸,然后在甲烷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发酵形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氢等,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如化粪池、污泥厌氧消化、厌氧塘等。厌氧生物处理污水BOD负荷较高,如厌氧消化的BOD负荷一般为3.5kg/(m3·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其处理费用低于好氧处理,是生活污水污泥、高浓度有机物工业废水和粪便等良好的处理方法之一。由于不需要供氧,能耗少,且产泥率低,因而厌氧处理经济优越性明显突出。厌氧处理工艺在工业污水的运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
(2)污水水质
污水水质指标确定列表如下:
名称
CODCr
BOD5
NH3-N
T-P
SS
pH值
指标(mg/L)
300-500
150—200
25-40
1.0-1.8
200-250
7-8
注:pH值无单位
2.2、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站处理出水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站规模10m3/d,为小型生活印染污水处理站。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控制和维护管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1、工艺流程图
2.工艺说明
各自污水汇集于集水池,集水池内部设设置曝气系统,并在集水池内加入脱水药剂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状纤维状杂质和油墨。集水池中的污水通过集水池自流送至污水初沉池,在污水初沉池中污初步降解有机物后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废水通过污水泵将污水输入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由缺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清水排放水池组成。在缺氧池中原污水与回流混合液充分混合,通过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脱氮。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鼓风机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入沉淀池,以去除剥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沉淀池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3)污水处理设施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二组并联运行,操作灵活,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六、工程设计
1集水调节池
生活污水经集水调节池除漂浮物等大颗粒杂质和油墨,以保证后续污水处理单元正常运行。
主要设计参数:
构筑物数量:1座
设计尺寸:2m×2m×4m
内设曝气系统1套。
2初级沉池
生活污水经絮凝色后的废水在沉淀池去除漂浮物等大颗粒杂质后,进入清水水池。
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水解酸化能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因此,水解酸化的产物为微生物摄取有机物提供了有利条件,水解酸化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改善后续生化处理的条件。经研究发现,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和相对高的负荷下获得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并大大改善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且水解酸化不需要密闭的池体,也不需要复杂的三相分离器,出水一般没有厌氧发酵的不良气味,也不会影响污水处理站的环境。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9、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68-84
10、电气设计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四、设计范围及原则
4.1、设计范围:
小型印染污水处理方案
设
计
方
案
一、
根据用户提供的要求,拟将排出的污水为印染废水,主要是纸张印刷、和其它日常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总的排放水量约10m3/d。以下方案根据GJ 25.1-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国家建设部颁布)等设计。
二、污水水量、水质及排放要求
2.1、污水水量、水质
(1)污水水量
根据提供的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量为10m3/d。
在厌氧反应中的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甲烷阶段三个阶段中,我们将厌氧反应控制在前两个阶段。
主要设计参数:
构筑物数量:1座
构筑物尺寸:1m×2m×3m
3清水池
沉淀池出水进如清水池,清水池有调节水量、水质和配水的作用,经过调节池配水,按设计要求污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池。
主要设计参数:
构筑物数量:1座
构筑物尺寸:2m×2m×3m
4主要设计参数:一体化设备
构筑物数量:1座
4.1水解厌氧技术:
(4)采用工艺应符合总体规划环境要求,节约占地面积。
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特点
该印染废水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性质类似,主要是生活中纸张印染等过程排放的污水,含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污染物。污水的可生化性强,易于好氧生化处理。根据污水进水水质和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工艺要求能除碳、脱氮、除磷和去除污水中悬浮污染物。
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气提排入污泥池进行好氧消化,消化后的剩余污泥量很少,隔3个月左右清除一次,由环卫抽粪车清除外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3.工艺流程特点
(1)通过采用以去除有机污染为主的A/O法处理工艺,从而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在去除有机污染的同时,也能使氨氮得到净化。
(2)通过对沉淀池表面负荷、有效水深及滑泥斗倾角等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从而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名称
CODCr
BOD5
NH3-N
T-P
SS
pH
指标(mg/L)
≤80
≤25
≤15
≤0.5
≤20
6-9
三、设计依据
1、学校提供的有关资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给排水设计手册》及有关设计规范
本方案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1)投资概算(2)运行成本分析,并提出主要的设备清单。
4.2、设计原则: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2)采用高效节能,易于管理,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对校区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