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1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1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以及新应用概述赵建权范成卨聂飞伍绍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摘要目的:介绍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研究以及新应用。

方法: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文献。

结果:辛伐他汀具有较强的降脂作用,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现已应用于临床治疗。

它还具有抗炎、促进骨合成代谢、改善糖代谢、治疗心衰、抑制细胞增殖、治疗脑卒中等新应用。

结论:通过辛伐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其适应症非常广范,对各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还具有抗炎、促进骨合成代谢、改善糖代谢、治疗心衰、抑制细胞增殖、治疗脑卒中等作用。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新应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是中年以上人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高脂血症是一项重要因素,因此调节血脂也就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血浆中的脂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

这些脂质成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成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有较明显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高密度脂蛋则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研究证实血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辛伐他汀简称他汀类,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生成,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此类药物降低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幅为15%—60%,也有略弱于此的降血甘油三酯和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调脂作用与剂量相关。

1.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及混合性高脂血症1.1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秦连柱1通过4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辛伐他汀10mg/d,共12周。

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辛伐他汀降低TC、TG、LDL—C,增加HDL—C的作用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3.89%、96.77%、68.97%,6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

结果提示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

陈良光2等选择总胆固醇≥6.0 mmol·L^-1、伴或不伴甘油三酯≥2.0 mmol·L^-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6 mmol·L^-1的老年患者280例,给予辛伐他汀10 mg·d^-1口服,于用药第4、8周分别测定血脂、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仔细询问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服药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消化道及一过性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

结果证实了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刘欣3于2007年2月-2009年1月采用辛伐他汀对167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90例,女77例,年龄36-64岁,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一次,疗程12周。

于治疗前及服药后用药4、12周后各复查血脂、CRP和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分析其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项血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CRP和(IMT)与治疗前相比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证实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1.2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胡晓晟4对12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口服,共治疗6周。

结果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C显著降低P<0.05,HDL—C明显上升P<0.05。

提示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

马厚勋等5分析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结果提示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降低TC、TG、LDL—C与升高HDL—C的确切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2.辛伐他汀治疗继发性高脂血症2.1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叶山东6应用辛伐他汀对36例Ⅱ型糖尿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12周观察。

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明显降低TC、TG、LDL—C,明显升高HDL—C P均<0.05;同时明显升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和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活性P<0.05,上述指标的变化不依赖血糖控制的改变。

提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异常的脂质代谢和纤溶障碍。

李伟民7给52例Ⅱ型糖尿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服辛伐他汀10—15mg。

结果血TC下降9.28%—11.23%,血TG下降13.02%—34.62%。

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列明显增加。

脂蛋白电泳结果显示,HDL在服药4—12w后明显增加,VLDL和LDL明显减少。

血清丙二醛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

而对照组血脂、丙二醛水平无明显改变。

张咏言等8给40例病人服用辛伐他汀每晚10mg。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TC、TG、LDL—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上升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病人可获得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2.2辛伐他汀治疗肾病合并高脂血症黄正宇9等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的疗效。

将36例术后1年以上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胆固醇总量水平﹥6.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mmol/L)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低脂饮食,测定患者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谷草转氨酶(GOT)及谷丙转氨酶(GPT)等各参数值,然后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1次口服,测定用药后1,3,6,12个月后以上各参数值的变化。

结果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患者LDL较TC增高更为明显;用药后患者TC,LDL,TG,apoB分别于用药后第1,3,6,12个月时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1),LDL的下降尤为明显;HDL于用药后第12个月时出现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

故认为辛伐他汀可有效、安全地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

刘水琴10将72例肾综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每晚5—20mg,14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服用非诺贝特;对照组未用降脂药。

结果辛伐他汀每晚20mg服用1周后使63%的患者TC下降33%,服用2周可使84%的患者血TC降至正常;单用辛伐他汀在降低TC的同时,可使TG下降43.16%,若与非诺贝特合用可使TG下降达64.22%,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与剂量及用药时间密切相关,20mg>10mg>5mg,每晚服用5mg共2周仅能使60%的患者TC下降12.5%。

故认为辛伐他汀(每晚20mg)能安全、快速有效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

3.辛伐他汀对冠心病的作用寿健11等将46例合并有轻、中度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辛伐他汀用量为20—40mg/d,并至少已连续服用2个月以上,对照组不服用调脂药物。

两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上无区别。

结果两组在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疗效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袁恒强12观察舒降之(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通过在病人原有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10mg每晚或20mg每晚口服,观察临床症状及血脂变化,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P均<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降低(P均<0.01)。

结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是有效、安全的。

4.辛伐他汀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王一尘等13将55例年龄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5.7mmol/L者为研究组,55例年龄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5.2mmol/L者为对照组。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作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分析仪检查,以对照组年得参数作为基本对照数据。

研究组服用辛伐他汀每日5mg,16周后重复血脂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

结果提示辛伐他汀治疗16周可以通过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血管供血状态。

辛伐他汀除了广泛应用于调血脂和防治心血管病外,大量研究证明辛伐他汀还有降血脂以外的其他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

1.骨质疏松的治疗Mundy等所做动物实验研究发现14,切除卵巢的老年雌性大鼠给予口服剂量的Statins,用药35d后,骨小梁骨密度较原来增加39%~94%,较安慰剂组增加近2倍,同时使破骨细胞减少。

张柳等所做实验也表明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明显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15。

曾天舒等认为辛伐他汀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16。

在北欧辛伐他汀实验中,发现辛伐他汀治疗组较对照组腰椎、髋骨骨折发生率降低了50%。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598例老年妇女口服Statins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6个月后发现所有妇女的髋骨骨密度明显增加,骨折减少。

Chan17等对美国6个地区的健康机构调查从1994~1997年间60岁以上妇女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对照研究。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疾病及应用其他影响骨代谢和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等多种影响因素后,在应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常规剂量,持续应用2年时间的妇女,有928例发生非病理性骨折(其中262例髋部骨折,196例肱骨骨折,152例远端胫骨骨折,65例椎骨骨折,253例腕部骨折),较对照(2747例)降低50%。

Wang18等对6110名大于65岁个体,调查分析,其中1222例用调脂药,4888例配对对照。

结果:在用他汀类降脂药6个月~3年的病人其髋骨骨折的危险比对照组降低71%,而非他汀类调脂药无此影响。

总之,他汀类药物具有促进骨质生成作用,不仅可增加骨密度,还可修复骨组织显微结构。

2.治疗炎性关节病由于他汀类药物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因而对炎性关节病有治疗作用。

Leung19等进行的胶原诱导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低于降脂剂量的辛伐他汀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关节炎作用。

在关节炎发病前应用辛伐他汀,其关节发病率和关节炎指数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组织学显示,受累关节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和骨糜烂程度均较对照组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