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近年来,在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xx县文体旅局、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始终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
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进文物执法,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多方努力,加快xx县博物馆建设工作
二、以文物普查为抓手,夯实工作基础
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夯实文保工作的制度。

普查工作中逐步形成县文体旅局指挥,县文物局具体实施,各乡镇、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xx
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7处,其中新发
现191处、复查86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36处。

基本上摸清了分布在这些乡镇文物点的保护现状。

所有普查结果均以“一户一档”要
求制作成文物电子档案,并对已公布的文保单位专门划定了保护控
制地带,所有电子档案已上报省文物部门数据库。

20xx年下半年,
县文物局再次对县城内的古建筑进行复查,对复查后的古建筑如何
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已上报给县有关部门。

三、以历史遗产保护为重点,推动工作深入
制定古建筑修缮计划,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xx县政府先
后投资了300余万对马玉昆府第、陆将军府进行了全面维修。

马玉
昆府第是清末爱国将领马玉昆的府第。

陆将军府系陆建章任陕西督
军(1914-1916年)时新建府第,是淮北地区仅存的民国初期的两处
名人故居之一。

两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毁坏严重,为加强对其
保护,我局邀请省古建筑专家到陆将军府实地查看,制定了保护维
修方案。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维
修后的马玉昆府第已对外开放。

四、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职责
五、认真做好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县文体旅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县博物馆的开馆工作、文物普查工作,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努力推进文物工作上新
的台阶。

一、古墓葬被盗掘的主要原因
一是巨大诱惑让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一方面是文物市场资金充足,潜力巨大,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文物堆积如山,
经费有限,保管无力。

巨大的利润空间令不法分子不惜在刀尖上行走。

二是野蛮建筑施工对地下古墓葬造成直接破坏。

尽管国家法律有规定,凡在施工中发现的古墓,施工单位都应该进行保护,并报告
文物部门。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执法配套措施,再加上一旦将发
现的古墓报告文物部门,施工单位就会因停工而影响工期或受到经
济损失,施工单位常常发现不报,更有甚者则趁夜自己偷偷盗挖,
并把地下出土文物作为自己的私有之物。

三是打击处理手段弱化。

文物犯罪分子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配备了先进的盗墓工具。

在曾经破获的案件中,盗墓贼就曾使用过
金属探测器、氧气罐、膨胀炸药和千斤顶等专业工具,还有发电机、多功能充电器、鼓风机、防毒面具等专业设备。

随着作案手段的升级,犯罪分子逃避打击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化,有时即使公安机关破
了案,犯罪分子也得不到应有的严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文物犯
罪案件的侦办工作得不到重视。

四是古墓葬保护落实不到位。

我县地下文物点多面广,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
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不到位。

由于
政府投放到文物保护工作上的经费不足,导致基层政府不够重视,
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管理、保护手段跟不上,使犯罪分子有可乘
之机。

二、防范对策
二要加强宣传工作,构建防控体系。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提
高群众对古墓葬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让群众认识到文物是一种不可
再生的文化资源,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监督举报盗墓行为,为古墓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
社会氛围。

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规划部门,对所有申报在建项目,根据法律要求,必须在事先进行过抢救性文物勘探工作后,方
能开始施工,以此确保地下文物资源的合理开发。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
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
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
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
的文物会越来越少。

所以文物十分珍贵。

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
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
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

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
能复原。

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
统的风采和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