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

读了<<钱学森故事>>,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

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2009年10月逝世于北京。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

然而,钱老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依然放弃一切决定回国。

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声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对他实施监视拘禁。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
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
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钱老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爱国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为难的时刻敢于站起来,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革命年代、战争时代,多少仁人志士不惜为国家,抛头,洒热血,这种爱国热情是最最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的。

钱老便是这样。

钱学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给了中国政府最重要的东西——信心。

说到底,钱学森并不是第一个向中国政府提议发展导弹项目的人,苏联顾问早在钱学森之前就这样建议过。

但显而易见的是,钱学森是第一个其意见得到认真聆听并被付诸实践的科学家。

曾经在钱学森手下工作过的一位导弹科学家林津,1993年曾说:“钱学森的角色是象征性的,他并没有做出某项特别的贡献,或
是研发出某一种特殊的导弹,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全局观点和组织能力。

他是能够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方案和建议的人。

他给我们弄来研究经费,如果没有钱学森,国家领导人可能根本不会做出开展导弹研究项目的最终决定。

”其次,钱学森总是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启发手下人
做出至关重要的成果,他领导着一群比他年轻整整一代的中国火箭科学家,他们被认为是中国空间研究技术的脊梁。

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
在苏联大学里接受教育,后来在国内被委以重任,指挥着一个个科学家小组。

钱学森教导过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并对其中最卓越者加以栽培提拔。

他们常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为了得到钱学森的一句表扬。

在中国,他比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时更加拒人于千里之外。

“钱学森的声望非常高。

”一位曾在他手下工作过的科学家回忆道,“他简直就是神”。

几年后,一些曾经担任过钱学森高级助手的人曾说过,他们从来不记得和钱学森有过轻松的私人谈话。

所有这些都似乎表明,钱学森归国之后,似乎对谁都不相信,谁都无法与他分享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即使是他的家人。

他反反复复地强调,在书里可以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

他的办公室里总是堆满了书籍,人们经常看见他埋头苦读的样子。

他的一位秘书甚至倡议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专门把钱学森的书借给其他科学家阅读。

在指点年轻后学时,钱学森总是再三强调“对相关材料的调研与分析”。

许多他认为重要的信息都来自美国出版物,于是,钱学森教会其他人如何从美国学术期刊中获取有用信息,甚至商业杂志上的航空公司广告,也可以用来推测美国国防工业的进展程度。

在中国,钱学森改变了军队圈里的教育哲学,他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让以往学习俄语的年轻中国科学家认识到,事实上,所有最好的太空研究方面的文献都是以英语写成。

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逐步发展壮大的中国.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相比钱学森,他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依然忠贞爱国,
坚持奋斗,自强不息,我们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