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庐山经典赏析

庐山经典赏析


• 险峰,海拔1025M,地势险要,站在此处可感受“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险峰也是目睹锦绣谷全景及 庐山下的九江县最佳处(九江县古时称柴桑,陶渊明诗 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便是此处)。1961 年,毛主席游此,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 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可怜松
谈判台
• 梵音泉
观妙亭
《庐山诗》朱 元璋
• 竹林寺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十二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 “竹林寺” ,海拔约1000米,其实并无寺庙,只有一块刻在石 壁上的摩崖石刻和一段口口相传的传说见证它的存在和神奇。 • 元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连年混战。公元1360年,陈友 谅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攻 灭朱元璋。朱元璋一度战败逃入庐山躲避,当逃至锦绣谷时, 眼看就要被陈友谅部队所追上,此时周颠出现,将朱元璋带入 一片竹林中的寺庙躲避,使朱元璋得以脱身,这座使朱元璋化 险为夷的寺庙就名为“竹林寺”。而这个周颠既是“颠子”, 又是和尚,还是道士,又被皇帝认定为‘仙家’。此后,周颠 追随朱元璋,他每次总是道破天机,千钧一发的时候总是给朱 元璋莫大的帮助,最终使朱元璋成功一统江山,建立了明朝。 • 朱元璋对对周颠极度痴迷和推崇,念周颠辅佐有功,委以高官 厚禄,谁知周颠原是个率性之士,不愿居功,宁愿云游四海。 朱元璋在京城几次患病,都收到周颠遣人送药至京城,服药后 立即痊愈。为了报答周颠仙人,朱元璋派出各路高手,遍访海 内,却始终没有找到周颠的踪影。后来,朱元璋听说周颠又回 到庐山竹林寺,修行、隐居,急忙派遣心腹前往庐山寻找。待 到庐山锦绣谷,却始终无法探得寺庙究竟何在,只留下刻在石 壁上的“竹林寺”三个字。
• 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女作家赛珍 珠一家居住过的310号老别墅。这位英文全 名为珀尔· 赛登斯特里克的杰出女作家出生 在美国,她的童年却是随着其传教士父亲 在中国长江边的镇江度过并在那里长大。 是她名叫赛兆样的父亲从李德立手上购买 了庐山一片清凉之地,建造了如今还残存 的这幢并不十分起眼的别墅。从此,她的 一家“每年六月,当秧苗从旱地秧田移插 到水田的时候,也就是去牯岭的时候了。” 若干年后,赛珍珠就是“带着庐山午间的 凉风走上了写作道路”,创作了她的处女 作《也说中国》。

• 仙人洞
仙人洞高7米,深14米,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他就是在此 修道成仙的,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仙气飘飘,令人神往。清朝时这里被改 称为仙人洞
• 殿内立有吕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 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 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 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 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 上清泉万古常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 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漂硬币平置不沉。
• 这个小房间就是赛珍珠的书房,赛珍珠的很多作品 都是在这个屋子里完成的。这个时候端坐在打字机 前的赛珍珠已经进入中年阶段。在1922年的夏天, 她如同往年一样来到庐山避暑,她这个时候内心冲 动不已,就随手打出了一篇随笔,叫《也说中国》, 这是赛珍珠的处女作,刊登在美国大西洋的月刊上, 从此,赛珍珠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在1931年,成 名之作《大地》问世,她还完成了《大地》三部曲 的后两部作品——《儿子们》和《分家》。在1938 年11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赛珍珠的大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庐山310 号别墅就是她在中国温暖的家,这里不仅留下了赛 珍珠天真烂漫的童年、情窦初开的青年、知晓天命 的中年,也留下了许多不为你我知晓的喜怒哀乐和 怀念。
十字台阶
屋后毛竹
金钱松
宋美龄卧室
老别墅的故事:庐山现保存完好的 近七百栋二十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 老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 大规模的“世界村”。 景点一共有6栋别墅,分别是283号 美国基督教堂、282号传教士别墅、 281号李得立展览馆、307号军官 别墅、310赛珍珠别墅以及老别墅 酒吧。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毛泽东1961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劲松
劲松 • 石刻为谁题一直 是个谜,有人猜 测是陈三立或李 烈钧,2000年考 证“豁然贯通” 及“纵览云飞” 为曾任国民政府 委员、安徽省主 席马福德及其子 马鸿炳所题
二、风景名山 1.花径
• 庐山文人李凤高 (拙翁)所题。
1986年, 中国陶 瓷美术 大师胡 献雅所 题
景白亭: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 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 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 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 径”,并建造了 “景白亭”。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 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
• 赛珍珠于1934年离开庐山,后来又完成及出版了她的几 部新作,并在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瑞典的获 奖演说中曾深情表白:“我自己的祖国和我第二个祖 国—中国在心灵上有许多地方相似,但最重要的,是我 们对自由、美满、幸福的共同热爱和强烈追求。”这些 过去只是留在陈旧书籍里的史实,从这幢具有珍贵意义 的老别墅中飘洒出串串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教士 的后代挚爱中国,钟情庐山的动人心结。
御碑亭
庐山御碑亭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 年)所建。朱元璋建御碑亭,既是为了感谢、纪念对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颠; 更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他当皇帝是“天意”,以此蛊惑人心,愚弄 民众。 御碑亭建在庐山仙人洞附近的白鹿升仙台上,传说周颠在此乘白鹿升仙而 去。选在此处建御碑亭,主要因为这里据说是周颠乘白鹿升仙的地方;再 者这里的“风水”极好,背靠滚滚东去的大江,及扼大江咽喉的重镇九江 (当时称德化);右(西)面山下是古老的东林寺,及远处层峦起伏的群 山;左面、南面是远远近近,云遮雾绕的秀丽山峰。 御碑亭高6米,四面无柱,全是条形巨石砌成。亭子正门外有两幅对联, 外联的上联是:“姑从此处寻踪迹。”下联是:“更有何人告太平。”内 联的上联是:“四壁云山九江棹。”下联是:“一亭烟雨万壑松。”亭内 “御碑”高4米,宽1点5米,厚0点25米。碑正面是朱元璋亲自撰写 的碑文《周颠仙人传》,背面是朱元璋的《赠四仙》诗:“匡庐之颠有深 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这里所说的 四仙,是指周颠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脚僧。
景点一:庐山
• 一庐山概述: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属地垒式 断块山。为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 首批5A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同时也是中国第四世纪冰川最典型、最集中的山 体。 。
北山公路:1952.12-1953.8北山的特点是弯道多,弯度大, 其长度为24公里弯道为396个,如果身体不适的朋友建议先 吃晕车药!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 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 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 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 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 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 卢敖游太清。
Ouyangfang105.163@.com
旅游景点鉴赏课程简介
1.性质:非专业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18教学周 3.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著名景点鉴赏》 4.考试形式:教师自主考试 5.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30%平时成绩+70%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构成: ①课堂出勤10分(无故缺席一次扣2分) ②期中考试成绩20分
• 杜鹃花
三、建筑名山
• 美庐
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 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 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 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 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唯一的主人。
蒋介石夫妇1933年8月搬进美庐别墅,夏季上山避 暑办公,均下榻在此处,除了八年抗战未上山,一直住 到1948年。 1937年6月、7月,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多次走进这 栋别墅,与蒋介石商谈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商抗日大计。 解放后,1959年、1961年、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 三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基本都住在美庐。
3.三宝树
黄龙寺
相传早在晋代,释昙诜在此修持,并栽下2株婆娑宝树、1株银杏, 明代僧人释彻空于万历年间(1573—1620)肇建。立寺之初,寺亦 名曰“鹿野禅林后释彻空法承临济宗黄龙派,且寺靠黄龙潭而建, 故又名之曰“黄龙寺”。释彻空通过好友释达观的引荐,得到当 朝慈圣皇太后所赐旧刻《大藏经》637函和续刻《大藏经》41函。 每函包以锦袱,四角皆缘黄绫,极为珍贵。而后不久,慈圣皇太 后又将渗金精铸佛像、西洋水墨罗汉18轴、大型金铜铸香炉、花 瓶、万岁牌、毗卢佛像、圆球大镜等宝物颁赐黄龙寺。在此先后, 明神宗朱翊钧对黄龙寺也是恩宠有加,亲自诏召释彻空人内宫应 答,赏赐紫衣袈裟等。万历十四年(1586),神宗下诏颁“护藏敕” 和御撰《新刊续入藏经序》赐黄龙寺,以旌表其母功德。 1926年,康有为第三次上庐山,曾到黄龙寺游访,并题写“黄龙寺”
2.锦绣谷(天桥、狮子口悬崖、好运石,黄云 万里、险峰、可怜松、礼贤门、谈判台(访仙 亭)、梵音泉、观妙亭、仙人洞、劲松、御碑 亭) 天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