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猎豹正在飞奔B. 蜗牛正在缓慢爬行C. 人从小到大身高变化D. 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 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C. 参照物的选取是可以任意的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总是不同的3.音叉被敲击后,立即伸进水中,会溅起水花。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证明声音能传递能量B. 证明水可以传播声音C. 说明振动不一定发声D.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4.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15km/ℎ,该物体可能是()A. 蜗牛B. 步行的人C. 自行车D. 飞机5.如图为体温计(甲)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 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C. 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 玻璃管内径都有一特别细的弯曲6.说起风铃,既有视觉造型之美,又有听觉悦耳的享受;既是居家的小摆饰,也是宗教的重要器物;它可以是轻松休闲,也可以是庄严宁静.瑞瑞同学用同样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风铃中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金属管子,认真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他这种方法最适宜研究声音的()A. 音色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B. 响度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D. 速度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7.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7.30dm和0.72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B. 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不同C. 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D. 乙的测量结果比甲的精确8.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C.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在升高,一定吸热D. 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不变9.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中,表示控制噪声产生的是()A. B.C. D.10.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气结成露B. 水滴成冰C. 雪融成溪D. 气凝成霜11.夏天,在容积为2升的金属盆中装满2升冰,放置一段时间后,盆中大部分冰熔化成水,盆外面出现很多水珠。

这些水珠是()A. 盆中溢出的水B. 盆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D. 冰熔化形成的水12.鼓皮紧的甲鼓与鼓皮胀的不太紧的同样大小的乙鼓,用同样的力敲击,则甲鼓发出的声音比乙鼓的声音()A. 频率低,音调高B. 频率低,音调低C. 频率高,音调高D. 频率高,音调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尘土飞扬”就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人们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C.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块不具有内能D. 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种说法错误的是()A. 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不能直接听到同伴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B. 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C. 美海军通过“蓝鳍金枪鱼”的预定位声纳系统搜寻马航失联飞机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5.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 9∶8B. 8∶9C. 2∶1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6.小乐在演奏二胡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

17.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填“毫米”或“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______(填“分子运动”或“机械运动”)。

18.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19.聆听生活中常见动物发出的声音,将①知了②水牛③蚊子的声音与它们发声的音调、响度进行匹配,音调高、响度小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音调低、响度大的是______,音调高、响度大的是______。

20.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测试,沿跑道滑行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其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______km/ℎ;空中飞行期间,以周围的云朵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如图的方框代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

请你在横线上画出量程为6cm,分度值为0.5cm的刻度线。

2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

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v--t图象。

23.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24.学了声现象知识后,小明同学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用硬纸板把小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舞台”放入真空罩内,在抽出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小人跳舞但音乐声却越来越小,从这个现象可以推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正在做实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2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和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实验中测得全程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下段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4)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5)下列四个图像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26.小红和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⑴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⑴指出图操作中的一个错误之处:______.⑴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9959999…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7.梧州市内的岑梧高速是车流量最大的公路之一,为了行车的安全,在其间设置了定点测速和流动测速之外,还在垌心互通与新地之间设置了区间测速。

已知测速区间的路程为13km,限速为60−100km/ℎ,求(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此区间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若汽车在前9km以90km/ℎ匀速行驶,司机想在10分钟内通过此区间,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司机会不会违反交通规则?28.一辆坦克瞄准敌方目标发射一颗炮弹,炮弹发出0.5s后看到目标冒出火光,又经过1.5s听到炮弹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求炮弹飞行速度.29.一列火车以90km/ℎ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300m的大桥,测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刚好是1min,若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一隧道,测得整列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40s。

求:(1)此火车的长度为多少⋅(2)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本题考查判断是不是机械运动时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则是机械运动,如果没有,则不运动;另外微观世界的分子、电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植物的生长变大也不是机械运动。

A.猎豹在草原上飞奔,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B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人从小到大身高变化,是生命活动,不是机械运动;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故选C。

2.答案:C解析:解:ABC、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故AB错误,C正确;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错误。

故选:C。

①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②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具体选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但要注意,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解析:解:把发声的音叉伸进水中,会溅起水花,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水花是振动的音叉溅起的,不是声音溅起水花,所以不能证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我们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该实验不能证明水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4.答案:Cm/s≈4.17m/s;解析:解:15km/ℎ=15×13.6A、蜗牛显然达不到4.17m/s,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B、步行人一秒大约为一步距离,因此人步行的速度约1m/s,则B选项错误;C、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C选项正确;D、描述飞机的速度常用km/ℎ作单位,我们通常认识的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公里,而飞机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很多,故不可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C.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我们对于物体运动速度的了解来作答.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5.答案:B解析:解:A、体温计一般是测量体温用的,其量程为35℃~42℃,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超过体温计的量程,所以体温计不能直接测沸水的温度,故A错误;B、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涨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B正确;C、由于体温计的水银泡上面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遇冷时不会自动缩回玻璃泡,可以确定人体的体温),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没有这个构造,不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没有特别细的弯曲,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