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技术标编制说明 (2)一、编制依据 ------------------------------ 第2 页二、采用规范 ------------------------------ 第2 页三、质量工期 ------------------------------ 第2 页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3)一、工程概况 ------------------------------ 第3 页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 第3 页三、施工顺序和步骤 -------------------------- 第3 页四、主要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法 --------------------- 第4 页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 . (10)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16页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第20页第六章公司项目管理机构配备及管理制度 (22)附表: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进度计划表第一章技术标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庙行镇企事业单位截污纳管工程设计图纸2、庙行镇企事业单位截污纳管工程招标文件3、庙行镇企事业单位截污纳管工程答疑会议纪要4,现场踏勘实际情况二、采用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 GB50289-98)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DBJ08-220-96)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308-2002)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9、《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31/199-1997)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 CJ3082-1999)1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DGJ08-236-2006)12、《上海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公共设施设置准则( SZ-42-2005)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三、质量工期1、本工程质量目标:达到现行验收规范,做到一次验收合格。
2、本工程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总工期为140 天。
我公司根据招标单位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12年9月30日,正式开工日期由建设单位具体通知。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庙行镇内西南康家片区、康宁路西侧,涉及共康路(长康路- 大康路)、长康路(共康路- 康陆路)等道路和大康公寓,改造小区面积3.9 万平方米。
工程内容为敷设污水连管3914米,新建污水检测井65座、600*600 污水窨井94 座、480*480污水窨井18座、拖拉井10 座、路面拆除4027平方米,路面修复6709 平方米。
2、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将采用施工人员不留住在施工现场,现场只派值班人员,所有施工临时设施包括宿舍、仓库、食堂、办公、堆场等均安排设置在公司所租赁的基地上,施工人员及材料采用自备车辆接送短驳。
3、施工顺序和步骤: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先里后外,先主管后支管,分标分段进行,施工一标段,完成一标段的原则。
施工准备--- 定位放线--- 地下障碍物及管线的查探------- 砼路面拆除--- 管道管槽土方开挖---- 管道基砂石铺设----- 窨井砌筑----- 管道铺设 ---- 标高复测--- 黄砂坞磅---- 土方回填夯实---- 余土清运------ 碎石基层 --- 砼道路路面的浇筑保养---- 管道及窨井清理、绿地绿化修复、场地清洁----- 标段验收3.1 施工准备3.1.1 技术准备1)在施工前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 召集技术管理人员研究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2)由技术人员组织主要人员进一步熟悉、会审施工图、设计资料、招投标文件、施工验收规范,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准备和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3)进一步踏勘施工现场,熟悉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设计勘察所定的施工定位桩,测量定位,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场地布置及维护设置规划的落实工作。
4)在施工前,组织好配套的技术力量,配齐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制定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制度。
3.1.2 生产准备做好施工前的生产准备,对整个施工具有深远的意义。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准备主要从施工工艺、机具、材料、劳动力准备等方面入手。
1)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提前计划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调试。
中小型施工机械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
2)物资材料准备施工过程中,物资准备工作要做得充分,必须符合施工进度的要求。
施工用常规物资均提前一星期进场,根据各工地需要的数量情况,把部分材料堆放在项目部临时场地或仓库,并合理堆放,派专人看管。
施工用建筑材料视施工阶段进展情况计划材料进场时间,并均保证提前进场,对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将先编制详细的物资需要需求计划:如物资储备、申请、订货、采购加工计划等,并经上级部门审定认可。
4、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4.1 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首先进行管道标高走向的定位和放线,标高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同时对各施工场所(学校、企业、社区中心)整体的管道,尤其是起点标高,化粪池进出口管底和检查井的标高,复测管道总管出口和连接井口的标高,复测支管同主管的坡度和标高,当复测同设计图纸出现有不符处时及时同设计进行沟通和联系,以保证管道雨污水排放畅通,定位时从第一标段的起点井开始至第一标段终端井为止,保持第一井至最后一个井之间的坡度,第一次复测后做好记录,倒序再进行复验,铺设管道时与这两点基准线进行铺设管道。
4.2 管槽开挖4.2.1 本工程将采用韩国产的大宇55 型挖掘机和日本产小松60 型的液压挖掘机和小松90 型镐头机械进出道路混凝土面的破碎拆除和管槽土方的开挖。
4.2.2 破碎开挖前首先进行破碎开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首先对需要开挖区域的地下进行探测,本方案将采用租赁地下管线金属探测仪器进行探测,对探测不明的位置采用人工探挖沟槽的方式进行探测,在探明地下管线的位置在道路上的红色油漆做好记号,并在施工图纸上明确标设,在绿化地上的将木桩进行标设。
在探测有地下管线的位置将采用人工开挖,把穿越管道位置的原旧管网挖到清晰可见,管道能穿越的直接穿越,如管道标高同管线标高发生矛盾时通过设计另行调整。
2)在要破碎开挖的位置采用市政隔离路栏进行围护,在人员必须要进出的位置设置临时通道或做好临时便道,在隔离栏外侧再采用C 48的脚手钢管进行围护,确保人员的进出行走;对设计不要求道路改造的部位在混凝土路面破碎前先采用混凝土路面切割机进行分格切割,确保机械镐头对不需要拆除的混凝土路面在拆除过程中不受破坏和影响,开挖的同时根据管槽的深度和管槽壁土方土质的情况做好放坡以及进行围护和支撑(预备木板桩和支撑)。
3)开挖时由现场施工员进行指挥和标高的控制,开挖时挖至设计标高向上200mn后采用人工进行修正,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严禁用杂土回填,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或最小粒径小于40mm勺碎石,并整平夯实,槽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做好管槽沟的及时排水,保证管槽槽底不受损坏,挖出的硬碎砼块及时进行清理外运。
4.3 沟槽排水4.3.1 在管槽开挖的同时做好基槽排水工作,本工程沟槽采用集水井管道泥浆泵和潜水泵进行降排水,出水的管带必须完好无损,排水时在沟槽集水井内设置竹箩筐进行虑水,沟槽排出的水在排水出口端头制作临时移动式过滤箱,确保排水周边环境不受污染,沟槽排出的水经过过滤后排入周边雨水管排出。
4.3.2排水所使用的水泵必须完好,电线不能有接头,必须进行二级保护,排水时设专人看管。
4.3.3 在管槽开挖深度较深而周围又无条件进行放坡时及地下土质较差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采用木板桩作临时围护和支撑,按照围护和临时支撑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并做好周边设施的保护和周边临时通道的开通,确保周边人员的正常出行的安全。
4.3.4 沟槽挖出的土方,挑选一部分土质比较好的留置在沟槽放坡外的槽边上,但必须放在围栏内侧,多余的土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可直接采用环卫土方车清除外运,确保围栏周边的环境清洁。
4.4沟槽围护本工程的全部管道埋深三3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沟槽采用钢板桩围护,在沟槽挖至有淤泥或流沙或腐植土时将钢板桩采用挖掘机直接压入,之间支设顶撑,同时迅速进行按序铺排管道,铺设时根据土质实际情况确定铺设长度,铺设好管道后迅速按设计要求进行坞帮回填,必须挖一段完成一段。
4.5管道铺设4.5.1 在管道管槽开挖一小标段(从一检查井到另一检查井)结束,人工修整后复核标高无误后,按照设计要求开始进入管道的铺设和窨井检查井的砌筑工序。
管道同检查井连接时采用刚性连接,当管道铺设到位时在砌筑检查井井壁时采用现浇C20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包封厚度不小于100mm当管道铺设未铺设时,在砌筑检查井时,在井壁上按照管道轴线标高和管径预留大于管材外径100mm勺预留孔,连接时用采用1:2水泥(内加微膨胀剂)砂浆填实,砖砌井壁上的预留洞口沿圆周砌筑砖拱圈。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做防水层,确保检查井的整体抗渗。
4.5.2 管道应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位100mm勺中粗砂基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n的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5-32mm的碎石,厚度在100-150mm上层铺中砂,厚度不小于50mm管道基础承插口部位的凹槽在管道铺设时随铺随挖,在接头完成后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管材下管前,必须按照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不得下管铺设,下管时采用可靠的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沟底激烈碰撞,吊装时应设二个支撑点,不得采用穿心吊。
4.5.3 管道连接时先对连接部位、密封件、套筒等配件清理干净,根据铺管时的天气气温,尤其对本工程施工可能在高温期间,所以管道插口端不能插入承口底部,应留出不小于10mm勺伸缩间隙,插入前在插口端外壁做出插入深度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