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截污干管改造及提升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最新截污干管改造及提升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主要参考资料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土石方开挖技术方案2、土方开挖3、石方开挖4、填筑5、管道线路测量6、沟槽开挖7、管道安装8、钢筋混凝土井室工程9、闭水试验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1、质量目标2、质量保证体系3、质量管理职责4、质量保证措施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安全目标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治安和消防措施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1、环境保护目标2、环境保证体系3、环境保护措施4、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工期目标2、工期保证体系3、工期保证措施3、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1、物质保证2、材料员3、物资的供应4、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5、运输第八章、技术负责人及其它主要人员第九章、施工设备及设备人员材料进场的方法1、人员及机械进场2、测量放线3、临时工程及道路4、施工用水、电及通讯第十章、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第十一章、有必要说明的其他情况1、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和办法2、冬雨期施工技术3、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截污干管改造及提升泵站工程。

该截污管总长3091.48米。

该工程包括土石方挖运,管道安装、钢筋混凝土污水检查井,钢筋混凝土倒虹吸进、吸出水井,滑动支墩等工作内容。

计划工期:120日历天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次性验收合格。

2、主要参考资料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普通混凝土用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及设计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事故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噪音限值《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土石方开挖技术方案土方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法施工,每层开挖前,先形成施工道路,各级开挖边坡形成之前,完成相应高程的地表截排水系统的施工。

根据液压反铲挖掘机工作效率的需要,确定分层高度按4~4.5m控制,个别台阶根据实际的开挖深度适当调整。

施工区场地清理工作内容为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工程师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采用液压反铲装自卸汽车运往弃渣场。

施工时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以免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焚毁无价值可燃物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

掩埋物以不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施工区为原则。

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按规定办理。

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分层高度一般按4m控制,局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一次性开挖,离填方区距离不足100m的开挖料直接采用推土机推运至填方场,距离超过100m的开挖料采用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土石方调配目的地。

土方开挖边坡按实际宽度每侧预留10~20cm以便人工修整。

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开工后通过实验确定其值,用以控制路床顶面的开挖标高。

3、石方开挖1.测量放线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根据设计坡比精确放样出路基边坡开挖轮廓,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

边坡控制放样精度不大于±1cm,经监理人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破碎工作。

2.开挖施工(1)根据测量精确放样出的路基边坡开挖轮廓线,采用挖机进行清除表土,将所要破碎的石方露出,由于开挖破碎的方式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因此首先根据实际地形修出第一级施工平台,已方便破碎锤及挖机摆放。

(2)现场安排施工人员根据实际地形采用红油漆进行画圈布点,布点间距为30cm,破碎锤根据布置好的红油漆点进行钻孔破碎,液压岩石破碎锤破碎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

(3)破碎锤破碎岩体时必须严格按照坡比进行破碎,不允许出现亏坡或坡比过大的情况出现,第一级施工平台上的岩层破到位并采用挖机将坡面修正平整后,然后进行下一施工平台岩体的破碎施工。

(4)破碎锤破碎时挖机配合,清除破碎岩体,并将已破碎的岩体装车,运输车辆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直至该段路基坡面成型并且路基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4、填筑(1)、填筑前的准备①、测量放样填筑前,对各料填筑部位的设计尺寸和外边坡测量放样,确保其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标出每层填筑的高度,同时考虑填筑时的沉降量。

②、基础处理根据有关技术条款的规定,在土石料填筑前,要完成填筑部位的基础清理,对需要回填的地方,将表层不合格的土,杂物等清除,并运至指定的场地进行堆放,在基础最终开挖线以下的所有勘探坑槽、沟等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回填密实。

在基础处理结束后,报请项目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填筑。

③、排水工作对需要填筑的地方,应做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工作。

为了排除地面水,可在施工地点周围或地势较高的一侧开挖截水沟,以阻止地面水进入填筑区域,在地势较低的一侧可开挖排泄水沟,排除开挖区域内的积水,对地下水,可采用排除法、抽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排除,使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及时排走施工区的雨水,渗水等,回填导墙周围的截流沟及纵横排水沟保持畅通。

(2)、填筑方法各项填筑工程均是在原开挖区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处理,故填筑施工应在开挖区清基完成后方可进行填筑。

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推土机在戗堤前沿集中推料赶平,12t振动碾往返碾压。

堆料每层的填筑高度为0.5~0.8m。

施工时按下面具体要求进行:①、堆料中不夹杂粘土、草、木等有害物质;②、堆石料在装卸时特别注意避免分离,不从高坡向下卸料、靠近岸边地带以较细石料进行人工铺筑,避免架空现象;③、各分区堆石料的填筑施工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铺料厚度:<80cm振动平碾碾重:12t碾压遍数:6~8遍经压实后的堆石料合格率100%的干密度为2.1 g/cm3;④、堆石料铺料和碾压过程中的加水量为0.2 t/m3;⑤、振动平碾难于碾及的地方,用蛙式夯进行压实,其压实遍数按监理人指示作出调整;⑥、地形突变及坡度过陡而振动碾碾压不到的部位,适当休整地形使振动碾到位,局部用蛙式夯压实;⑦、采取大面积铺筑,减少接缝。

当分块填筑时,对块间接坡处的虚坡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采取将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料挖除的措施。

5、管道线路测量测量前先复核水准点,符合规范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应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 并与原水准点相闭合。

施工水准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

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标志标明位置。

定线测量过程应作好准确记录,并标明全部水准点和连接线。

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管道和井位的复测,做好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验桩、拴点工作,测量高程闭合差要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及时校正或补桩。

6、沟槽开挖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槽以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

管道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B=D1+2b1式中B—管道槽底部的开槽宽度(㎜);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2、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测量定位的中心线,依据沟槽开挖尺寸,撒好灰线。

3、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

4、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机挖人清)。

5、人工清挖槽时,应认真控制高程和宽度,并保护槽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

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6、注意事项:对土方不得超挖,对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到设计标高,密实度应在95%以上,再进行管基施工。

石方则超挖15cm,素土回填夯实到设计标高,密实度应在95%以上,再进行开槽施工。

7、管道安装1)地基处理: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

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

钢筋混凝土管管基采用120°混凝土基础,砼基础施工时采用现场立模浇筑。

管道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一般称为龙门板)的标高,然后在沟槽底部每隔4m左右钉一个样桩,并用样尺(一般称为小脚)检查槽底标高,以控制开挖底层土、砾石砂垫层面和混凝土基础面的施工作业。

管道基础的砾石回填灌M10水泥砂浆厚为20cm,按沟槽宽度满堂铺筑,并摊平、夯实。

在砾石砂垫层上安装混凝土基础的侧向模板时,应根据管道中心位置在高程样板上拉出中心线,用线锤和搭扣(宽度与混凝土基础一致)控制侧向模板的位置。

在浇捣混凝土基础前,严格复核管位的中心线,使其控制在质量标准范围内。

在浇捣混凝土时,采用滑槽向下运输混凝土,混凝土摊平后,用平板振动机振实,人工补平、抹平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基础的标高、平整度、密实度和宽度等质量标准。

在12小时内做好沟槽的排水工作,保持砼基础不泡水,砼强度达到2.5MP后方可拆除模板。

2)管道吊装施工a 三保险(吊钩、绳筒、断绳)五限位(吊钩高度、变幅、前后行走、起重刀矩、驾驶室升降)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b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有专人指挥。

c 严格按起重机使用说明安装、调试。

d 吊装之前必须经过荷重试吊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并按统一手势信号,在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

e管涵达到设计吊装强度后才能予以吊装,并且按照设计吊点安装吊钩。

3)管道铺设:A管道铺设前的准备工作a准备好施工机具、工具、吊运设备、承插管、橡胶圈、润滑剂等材料。

b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

c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杂物。

d按管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并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裂缝及碰伤等缺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