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考真题之心得
高二英语古丽
这套高考试卷中,我做了全国卷I, II 和北京卷。
全国卷I 和全国卷II相比,前者难度更低一些。
卷I 的听力基本没有任何生词,而阅读题当中除去个别题目,基本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I卷阅读中难度较大有24题,33题。
除此之外,七选五题也是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是一道有关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题目,难度大的原因在于题目逻辑性较强,内在联系也很紧密,还有一些高难度词汇例如victim, positive side, relationship 等。
卷I 完形填空考察的依然是基本的名词,动词,介词,副词,形容词等。
语法填空和改错还是有一些题可以得分,例如61(一般过去),63(物主代词所有格),65(名词复数),67(be 动词考察),69(形容词变副词),等题目是比较简单,只要用心做,是完全可以得分的。
改错题当中,时态的变化(think-thought, found-find), 单复数的变化(airs-air, much-many), 代词的变化(your-our),和词性的变化(seriously-serious)等,都是较简单的题目。
卷I作文形式跟以往一样,是写一封信,不过除了要写出一些单词(外国文化栏目—foreign culture column, 美国节日风俗—American holiday customs, 中学生生活-daily lif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还要写准确截稿日期,信封格式等。
卷II 听力部分依然没有生词,题目都较简单,可以得较高分。
阅读题依然可以根据文章当中找到,少数几道题需要根据原文去推理,例如22题,26题,28题等,阅读题当中最简单的应属D篇,而七选五依然是比较难的,尤其是36, 38题是连接上下文的关键句,这两道题错了会影响整个文章的选择。
完形填空难度不大,依然是考察基本词汇和词性。
语法填空当中,考察词形转换的题目较多,例如,63,65和69题,这些也是得分点。
较难的题目是61题和70题,考查的是动词被动态和定语从句。
改错题中可以得分的部分有时态的纠正(telling-told, begun-began), 固定搭配(after looks-after looking), 名词单复数(parent-parents)等。
作文依然要求写一封邀请函,要注意写信格式,内容要包括出发及返回时间和要举行的活动等,要用对单词。
将全国卷I 和II与北京卷进行对比,北京卷的难度略微高一些。
原因在于单项选择的一些针对语法的题目和要写两篇作文。
除此之外,北京卷的听力也较难,其中有一到两个难得单词(biography, requirements)。
单项选择题当中,22题,33题,35题难度较大。
完形填空当中依然是考察基本词性,不过形容词的考察较多。
阅读题当中59题,61题,66题,70题都是难度大的推理题。
七选五得分也较难,尤其如果学生词汇量和阅读量不够的话是很难得分的。
作文部分分两节,第一节是有关龙舟训练,是应属于学生训练过的部分,比较好写。
第二部分是看图写作,写如何制作面团的过程,是难度较大的,学生不容易写好的。
做完真题之后,我结合高考考纲,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自己使用过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便在往后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参考。
1. 首先是单词。
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单词不懂别的都不可能做好。
高考前第一要务就是背单词,背单词也是最先进行的环节,背单词要趁早,越早背背得越多,复习越多记得越牢,而单词量的提升带来的分数进步也是立竿见影的。
推荐使用实体书+App(扇贝+Quizlet)。
想拿个不错分数的话核心词汇必须掌握,想拿高分的话背完基础词还可以背背难词、抽象词、高频词之类的。
所有高考考纲词汇必须让学生完全掌握,要做到一看见这个单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样才能在阅读量如此大的英语试卷当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2. 其次是阅读,这应该是英语试卷的重中之重,所谓成也阅读,败也阅读。
不用怕题目不够,重要的是把做过的每篇阅读都看懂吃透,不要贪图无意义的多做,而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为什么某个句子怎么都看不懂。
做完对了答案之后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那做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者说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之后还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后果很严重,不是单靠题海战术就可以弥补的。
简单来说,做错的原因只有两个:1. 没看懂,乱选;2. 看懂了,还是选错。
第一个原因,需要先提升基础,包括提升单词量(多背)、阅读量(多读)和语法水平。
第二个原因,就更多的是做题技巧的问题了。
所有语言考试里的阅读出题都大同小异,技巧也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从原文中找答案】。
这句简单的话包含了两个步骤,定位+对应。
所有的高考题目都需要定位+对应。
何为定位?就是找到出题点在原文哪里,也就是说找到答案在原文中的大致位置。
何为对应?就是定位后将原文中的内容和选项对应,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一些常见的阅读失误:
A. 明明原文没提及,但自己说服了自己。
永远不要自己说服自己,永远选择原文中有证据支持的那个。
正确答案只需原文对应,无须凭空推理(不是不需要推理,而是要推理也是从原文依据出发的)。
B. 无视原文观点,选了一个符合常识/自己观点的选项。
提问者问的是作者的观点,你却选了自己的观点,当然不行。
其实这个问题也就是选项没对应原文,所以说,原文没找到对应的选项千万别选。
要是不看文章都能选出答案,那还要阅读文章干什么。
C. 选了和原文有部分对应的选项,但其实它夸大/缩小了范围。
这也是出题人常用的诡计之一。
例如,原文说的是“很多水果小明都喜欢吃”,选项却说“小明喜欢吃苹果”;原文讲的是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选项却偷偷地把“日本”这个限定词去掉了。
所以,永远留意选项有没有夸大/缩小原文的意思,也就是范围要对应好。
D. 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错误选项的特征之一,就是出现绝对词。
除了像must、all、any这些明显的绝对词外,还要记得像can、is/are、will这些也是带有绝对性的词语。
当然,也不
是说选项绝对就一定错,要是原文同样也是说得那么绝对就没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属于少数。
其实只要做好定位+对应,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问题。
会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回原文找到对应。
写作:
就写作内容来说,影响作文分数的一个是切题度,一个是语言使用(词汇语法句法等)。
切题度就要求我们好好按题下笔,不要答非所问。
至于语言使用,原则就是清楚和符合逻辑。
不要求很高级不要求很漂亮,只要把文章写得清楚和符合逻辑,分数就不会低。
不过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c写清楚,首先语法不能错太多,再则不能啰嗦;要符合逻辑,首先审题不能出错,其次提纲要列好,再则连接词要用好,自己在写什么心中要有数。
而对于听力和口语,应另外再通过大量真题的练习和专门抽出时间培训才能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不在这里写下来了,希望这些经验总结对于自己和同伴们往后的教学能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