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式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凝結水從盤式恒速噴嘴噴入除氧器汽空間,進行初步除氧,然後落入水空間流向出水口;加熱蒸汽排管沿除氧器筒體軸向均布,加熱蒸汽通過排管從水下送入除氧器,加熱蒸汽與水混合加熱,同時對水流進行擾動,並將水中的溶解氧及其它不凝結氣體從水中帶出水面,達到對凝結水進行深度除氧的目的;水在除氧器中的流程越長,則對水進行深度除氧的效果越好。
蒸汽從水下送入,未凝結的加熱蒸汽(此時為飽和蒸汽)攜帶不凝結氣體逸出水面流向噴嘴的排氣區域(噴嘴周圍排氣區域為未飽和水噴霧區),在排氣區域未凝結的加熱蒸汽凝結為水、不凝結氣體則從排氣口排出。
不凝結氣體在流向排氣口的流程中,除氧器筒體直徑越大,在水容積一定的情況下,則汽空間不凝結氣體分壓力越小,這樣就能有效控制不凝結氣體在液面的擴散,避免二次溶氧的發生,因此,除氧器筒體採用大直徑為佳。
我公司供貨的300MW及以上的內置式除氧器通常採用φ3800的直徑。
內置式除氧器突出特點
設備整機價格低於常規有頭除氧器(300MW及以上機組);節省土建費用:除氧間高度降低3-4米;
排汽損失低:每台機組每年可節省運行費用幾十萬元;負荷變化範圍在10%-110%之間時,均能保證出水含氧量小於5ppb;
單容器結構,系統設計簡單優化,避免應力裂紋,抗震性能優越;重量較輕,低振動;
Stork公司原裝噴嘴,無轉動部件,免維護,性能高度可靠;直徑及介面設計靈活,便於運輸和安裝佈置;
特點
∙高可靠性和實用性
∙講含氧量降低至任意期望的水準。
保證在10%-110%的負荷變化範圍內,含氧量遠低於5ppb
∙由於水的噴射裝置同時作為一個內置的混合式排汽冷凝器,使得出口蒸汽排放非常低
∙易於控制,可滑壓運行
∙低噪音
∙無游離的CO2(水中的CO2溶入量取決於水的PH值)
∙在起動時,除氧器加壓即可獲得除氧水
∙(加熱)蒸汽或汽/水混合物均可作為除氧/加熱介質∙水加熱除氧;無需外置的排汽擴容器
∙可直接與自然和強制迴圈鍋爐的蒸發盤管相連接
∙優異的應付緊急情況(如汽輪機突然停機)的能力(除氧器的汽空間起著平衡管線的作用)
∙除氧器出力在10-6000t/h,可滿足特殊出力要求
∙噴嘴的調節比至少可達10:1
∙可真空除氧(水溫低至約60℃)
∙可自調節的噴嘴的壓降低(典型值0.3-0.6bar)
∙彈簧調節式噴嘴出力最大為400t/h,盤式噴嘴出力為600和1200t/h
∙可依據任何期望的標準製造(ASME,BS,AD-Merkblättar Stoomweze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