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 B
A、 Access
B、 Photoshop
C、 PowerPoint
D、金山影霸
2、超文本是一个()结构。
B
A.顺序的树形 B.非线性的网状
C.线性的层次 D.随机的链式
3、在动画制作中,一般帧速选择为( A )。
A.30帧/秒B.60帧/秒
C.120帧/秒D.90帧/秒
4、数字视频的重要性体现在(C )。
(1)可以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对视频进行创造性编辑
(2)可以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拷贝
(3)可以用计算机播放电影节目
(4)易于存储
A.仅(1) B.(1),(2)
C.(1),(2),(3) D.全部
5、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是( D )。
A、线
B、亮度
C、颜色
D、像素
6、DVD采用的视频编码标准是( B )。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7、关于文件的压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文本文件与图形图像都可以采用有损压缩
B、文本文件与图形图像都不可以采用有损压缩
C、文本文件可以采用有损压缩,图形图像不可以
D、图形图像可以采用有损压缩,文本文件不可以
8、下面哪个不是常用的音频文件的后缀? ( D )
A、 WAV
B、 MOV
C、 MP3
D、 DOC
9、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D )。
A.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 B.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
C.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 D.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10、彩色图像的颜色由( C )三种基色组成。
A、红、黑、白
B、红、黄、蓝
C、红、绿、蓝
D、红、绿、白
11、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和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 D )。
A、多样性
B、非线性
C、集成性
D、交互性
12、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256×512,计算机的屏幕分辨率是1024×768,该图像按100%显示时,占据屏幕的( C )。
A、1/2
B、1/6
C、1/ 3
D、1/10
13、在动画制作中,一般帧速选择为(A )。
与前面第2题重复
A.30帧/秒 B. 60帧/秒 C. 120帧/秒 D. 90帧/秒
14、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D )。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A.(1)(2)(3)
B.(1)(2)(4)
C.(1)(3)(4)
D.全部
判断题:
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少、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输入输出复杂。
(正确)
2.多媒体作品的信息结构形式一般是超媒体结构。
超媒体结构是一种网状结构。
(正确)
3.在音频数字处理技术中,要考虑采样、量化的编码问题。
(正确)
4.BMP格式的图像转换为JPG格式,文件大小基本不变。
(错误)
5.王刚同学在进行多媒体作品集成时,使用了黎明同学制作的Flash动画作品,和部分照片,在作品发布时,没有签
署黎明同学的姓名。
黎明同学认为王刚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
(正确)
6.对图像文件采用有损压缩,可以将文件压缩的更小,减少存储空间。
(正确)
7.对音频数字化来说,在相同条件下,立体声比单声道占的空间大,量化级数越高则占的空间越小,采样频率越高则
占的空间越大。
(错)
8.一幅位图图像在同一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器显示分辨率设的越大,图像显示的范围越小。
(正确)
简答题:
1.什么叫位图?什么叫矢量图?
位图图像(bitmap), 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矢量图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它们都是通过数
学公式计算获得的。
2.为什么模拟电视要隔行扫描?为什么它们的扫描行数必须是奇数?
早期生产的电视机场扫描频率只有50赫兹,如果不采用隔行扫描,会产生严重的图像闪烁,让人无法接受,采用隔行扫描两个方面产生对冲,让人感觉图像不闪烁。
俩场光栅均匀镶嵌是对隔行扫描的基本要求,否则会造成图像的清晰度下降。
为了使第一场光栅在第二场光栅的中间,每一场必须包含半行扫描,这就要求每一帧的扫描行数为奇数!3.矢量图(图形)与点阵图(图像)各有什么特点?
矢量图是由计算机的算法产生的,可以无限放大或缩小,不会有任何损失,通常由矢量软件制作。
位图是由一个一个的小色块组成,放大后会看到那些小色块,同一面积内小色块越多,分辨率就越高。
矢量图的优缺点
可以无限放大或缩小,不会影响图像素质,文件体积较小,编辑灵活。
缺点是表达的色彩层次不清,整体观感效果不
如位图。
位图的优缺点
不能放太大,减少文件分辨率后会影响图片质量,图片空间较大,优点是能很细腻地表达图片的效果,图片表达效果
非常好。
4.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
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分析题:
1.多媒体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动态图像和声音的存储和传输问题
(1)若不经过压缩,以分辨率1024×768来存储一幅256色的彩色图像大约需要多少KB存储空间?
(2)请计算2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的数据量是多少KB?
参考答案
答:(1)首先256色是256个状态,需要8bit 表示(2^8=256)也就是1byte
然后1024x768个点阵再x 1 byte=786432byte
也就是768 KBytes
(2)2*(44.1×1000×16×2×60)/8=10584000B=21168KB
2.下图是三原色及其组成图,请回答如下的问题:
(1)在黑夜用黄光照射红玻璃,你看到什么颜色?为什么?
(2)在黑夜用青光照射红玻璃,你看到什么颜色?为什么?
参考答案
答:(1)看到的是红色。
因为黄光是由红色和绿色组成的。
而红玻璃将吸收除了红光以外的其他光。
(2)同样的道理,将什么都看不到。
仍然是黑暗。
3.如果采样频率为44.1kHz,分辩率为16位,立体声,上述条件符合CD质量的红皮书音频标准,录音的时间长度为60秒的情况下,文件的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
答:根据公式
文件大小S=R×D×(r/8)×2= 2*44.1*60*16/8=10584B
其中R表示采样频率,D表示录音时间,r表示分辨率。
4. 详述JPEG静态图象压缩编码原理及实现技术。
参考答案
答:JPEG是由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和国际标准化协会(OSI)联合组成的一个图像专家小组开发研制的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JPEG适于静止图像的压缩,此外,电视图像序列的帧内图像的压缩编码也常采用JPEG压缩标准。
JPEG数字图像压缩文件作为一种数据类型,如同文本和图形文件一样地存储和传输。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编码方法是JPEG算法的核心内容。
算法的编解码过程如教材136页图4.25-4.26所示。
编码处理过程包括原图像数据输入、正向DCT变换器、量化器、熵编码器和压缩图像数据的输出,除此之外还附有量化表和熵编码表(即哈夫曼表);接收端由信道收到压缩图像数据流后,经过熵解码器、逆量化器、逆变换(IDCT),恢复并重构出数字图像,量化表和熵编码表同发送端完全一致。
编码原图像输入,可以是单色图像的灰度值,也可以是彩色图像的亮度分量或色差分量信号。
DCT的变换压缩是对一系列8*8采样数据作块变换压缩处理,可以对一幅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块一块(8*8/块)地变换压缩,或者对多幅图轮流取8*8采样数据块压缩。
解码输出数据,需按照编码时的分块顺序作重构处理,得到恢复数字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