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_第一章_发酵罐2-计算

2010_第一章_发酵罐2-计算



解:设原参数为n0,d0,新参数为n1,d1,则据要求有:

Q0 n0 d 0 1 Q1 n1d13 1.3
解上两式,最后得到:
3
H 0 n0 d 0 同时保证 H n 2 d 2 1 1 1 1
2
2

d1 1.3d 0 1.14 d 0

1 n1 n0 0.88n0 1.3
解: 已知VL1 0.28, D1=0.6, d1 0.2, N1=420, P1=0.9, Pg1 0.4 vs1 50 m / h, VL 2 0.28 125=35 m 3 故主要尺寸有: D2 3 m D1=3 125 0.6=3m d 2 3 m d1 5 0.2 1m 其空气线速度根据K La=常数的原则,放大后的为: D2 3 3 vs 2 vs1 D =50 5=85 .5m/h 1
0.56
vs N 0.7作为放大基准,
PPT 41页公式
0 .7
Pg 0 .7 即, K La vs N 0.7 , V L Pg N 3.15d 2.346 将 代入上式, 得 0.252 V vs K La d 1.32vs
0.56
N 2.46 , 若此式放大前后不变, 则有

剪应力τ
拟塑性流:表观粘度随剪切梯度 的增加而减少--多数发酵液。
速度梯度
表观粘度可看作曲线的斜率。

19
发酵罐的搅拌电机配置

每 m3 培养液 3 kW 电机功率左右 P电机=(Pm+PT)/η,其中PT为轴封的摩擦损失功率, η 为传动效率,按传动机构不同取 0.85-0.9。


Pm,根据不同情况选取: 若采用连续灭菌,则用通气功率Pg 若采用实罐灭菌,则用不通气功率P0

塑性流体:
拟塑性流体:m<1 胀塑性流体:m>1
dw 0 dn
dw K dn
m


18


胀塑性流:表观粘度随剪切梯度 的增加而增加---淀粉与阿拉 伯树胶有此特点。
制霉菌素的发酵液在整个发酵过 程中均为牛顿型流体。 链霉素发酵液在发酵24小时前为 塑性流体,48-96小时间为牛顿型 流体,120小时后为拟塑性流体。

由于有
P0 N 3d 5

P0
V
N 3d 2
保持上式在放大中不变,则有
d1 N 2 N1 d 2
2 3
d2 P0 2 P01 d 1
3
解释了发酵罐体积增大,而搅拌速度反而减小
25
Pg/VL=常数
Pg N 3.15d 5.346 N 3.15d 2.346 由某经验公式,有: Pg , 故 在放大中不变。 0.252 0.252 V vs vs 故有 d1 N 2 N1 d 2 d2 P02=P01 d 1

13

如已知 例1.3 中通气量Q=1.40米3/分,则代入 上式得,Pg=10.82 KW<P0=12.9 KW 单位换算
通气量增大,搅拌功率下降 例:30立方罐体,55kw电机,180rpm下,不通气
时电流130安,通气后vvm 1:1时,电流可以降到 80~85安,所以开搅拌前,一般先通风。
3.667
vs1 v s2
0.967
27

1.5
若有一中试发酵罐,装料量为0.28m3,D=0.6m,搅拌器直径为0.2m, 搅拌转速为420r/min,不通气搅拌功率为0.9kW,通气时为0.4kW, 空气线速度为50 m/h,若将其放大125倍,求生产罐的主要尺寸及主 要工艺操作条件。
3 5 3 5
推论: 对于相同d、N的三种涡轮搅拌器,在湍流状态时测量得:
复习前节课的结论:相同d、N的三种涡轮搅拌器,功率消耗 平叶>弯叶>箭叶
8
2. 搅拌功率的修正

若各种参数如D/d、HL/d等不符合所查图表中(在17页表中 表示为T/D, HL/D)的曲线特性,则先查出值,计算后再进 行修正:
二、搅拌功率计算

搅拌器轴功率
电机功率
搅拌器以既定的速度转动时,用以克服介质的阻力 所需要的功率,即搅拌器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
提纲: 单层搅拌、不通气条件下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计算 功率计算的修正 多层搅拌器的功率计算 通气搅拌功率的计算
1
1.单层搅拌器、不通气条件下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计算 搅拌器所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取决于下列因素: 搅拌罐直径 D 搅拌器直径d 前三项都可用d 来表示 液体高度 HL 搅拌转速 N 液体粘度 μ 液体密度 ρ 搅拌器形式、有无档板等
要求计算Pg
16
其它注意事项
非牛顿流体的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粘度随搅拌转速而变化
计算思路:


先知道粘度与搅拌速度的关系
计算不同搅拌速度下的粘度,和Rem 再根据实验绘出其 Np-Rem曲线。


17
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dw 牛顿型流体:剪切力与速度梯度( )成正比 dn dw

dn
0.533
d N 2 N1 1 d 2 d P02=P01 2 d 1
vs1 v s2
0.23
3.40
vs1 v s2
0.681
d Pg 2 Pg1 2 d 1
已知涡轮搅拌器三者的粉碎气泡的能力(H)间的关系:

平叶>弯叶>箭叶
则,相同搅拌功率下,三者翻动流体的能力(Q)必有:

平叶<弯叶<箭叶
22
例1.4: 一发酵罐,经实验证明翻动情况不良,现进行改进,不 考虑通气时,要求Q 提高30%,H不变,问改进后:转速n 有何变化?搅拌器直径d有何变化?搅拌功率有何变化?
1
作业3.1: 若p 2 1.5p 1,小罐的Q Q 0, 同理计算VVM 2
28
对于放大后的搅拌速率与功率的计算: 若选择K La=常数,有: d1 N 2 N 1 d 2 d2 P2=P1 d 1
同时,有,P1=1.3P0
23
3. 搅拌转速及功率的放大

求 放大后的转速N2,与功率P2 条件已经计算确定了)
(此时放大后的通气
搅拌转速及功率的常见放大原则

P0/VL=常数 单位体积发酵液所消耗不通气功率相同 Pg/VL=常数 单位体积发酵液所消耗通气功率相同 KLa =常数


24
P0/VL=常数

t:度; 密度:kg/m3;
HL:m;
Pt:表压,Pa
因分子单位为Mpa,故分母上有10-6
12
通气比 VVM

定义:每分钟的通气体积(以标准状态计,即为 Q0)与实际料液体积之比。 1/min

常是已知装液量与VVM值,不知Q值。
此时先算出Q0,再按前页公式转换计算出Q, 才可代入Pg计算公式。

P*=f×P0 其中,P0为按图查出的Np值算得的功率; f为修正系数,

1 f 3
D / d H L / d
9
3.多层搅拌器的功率Pm计算

在单层搅拌器功率计算的基础上,乘上一个系数。 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是,

Pm P0.4 0.6m


Pm:多层搅拌器的功率, m:搅拌器的层数。
H n2d 2
即是
P0 Q H
dn
3 5
故有,在P0为定值时 ,有
nd
8
5 3

Q d 以及 H n
Q , d3 H

8 Q 5 n H
21

故,功率一定时, 大直径、低转速搅拌器,更多的功率用于总体流动,有 利于宏观混和; 因为其 d/n 值大
小直径、高转速搅拌器,更多的功率用于湍动,有利于 提高湍动,即气液传质速率。
)
P0 、Pg:不通气、通气时的搅拌功率,单位均为kW d,搅拌叶轮直径,m N,转/分
Q,工作状况下的通气量,m3 /min,
11
Q 的换算: 只知道标准状态通气量时

Q与标准状况下(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的通 气量 Q0 之间的换算关系,可按气体状态方程:
0.1013 273 t Q Q0 273 0.1013 ( P 1 g H ) 10 6 t L 2
因为实消时搅拌器开动是在不通气状态下进行的, 功率消耗大于通气功率。
20

另一个讨论:搅拌功率的分配

搅拌功率,即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可以分配为翻动量Q(单位时间所输送的流量)与动压头H (对单位重量流体所做的功,或单位重量流体从搅拌所获 得的动能),又因:
Q nd 3

P n3d 5 0


P=F(N,d, ρ, μ )
2

在全档板条件下,对于牛顿型流体,由因次分析与实验验 证,得:
P0
N d
式中
3 5
K(
d N m2 Nhomakorabea)
P0:不通气时搅拌器的功率(瓦,即牛.米/秒) ρ:液体的密度(公斤/米3) μ:液体的粘度(牛.秒/米2,即 帕.秒)或公斤.秒/米2 d:搅拌器涡轮直径(米) N:转速(转/秒)
经验系数K,m:由搅拌器的型式,挡板的尺寸及 流体的流态决定
3

P0
N 3 D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