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4张PPT)[优秀课件]
10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44张PPT)[优秀课件]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竹石
这是一首题画诗
作者简介
郑爕(1693—1765) 号板 桥,字克柔,清代书法家、文 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 绝”,擅画兰、竹、石、松、 菊等,为“扬州八怪”之一。 著有《郑板桥集》。
理解诗意
咬紧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 :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 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大漠沙如雪,
比喻
燕山月似钩。
平沙万里 明月当空
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思考:诗人描写“沙如雪”“月似钩”的
——郑爕《竹》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络( 脉络 ) 格( 网格 )
锤( 锤炼 ) 捶( 捶打 )
焚( 焚烧 ) 禁( 禁止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燕
yān( 燕山 ) yàn( 燕子 )
间
jiān( 中间 ) jiàn( 间隔 )
破岩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竹子 托 ——不放松、立根还坚劲
物
言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志
诗人
遭受磨难
突 出 主 旨
——坚强不屈、不妥协
板书设计
咬定青山
生长环境
坚定
竹
立根破岩
托 物
石
千磨万击
遭受磨难
言 坚劲 志
东西南北风
课文主题
《竹石》借竹子立根 破岩。经受磨难的特点表 达了诗人不屈服外界压力, 坚持自己高尚追求的人格 理想以及永不屈服的坚强 意志和骨气。
出 主
志
诗人
留清白:不惧磨难、百折不
旨
挠、高尚的品格
板书设计
浑不怕
石 灰 吟
留清白
借石灰表明志向 托物言志
课文主题
《石灰吟》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 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 怕牺牲、忠诚卓越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 人格的志向。
拓展发散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 主 旨
诗人 施展抱负 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大漠沙如雪
描写场面
悲凉、清冷
马
燕山月似钩
托 物
诗
何当金络脑
抒发志向
建立功勋
言 志
快走踏清秋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 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 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 期望。
马诗(其一)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
拓展发散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李白《慈姥竹(节选)》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于谦僧绿筠轩(节选)》
▷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诗歌品读
竹子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 生长环境 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的态
▷ 生长环境 艰险 贫瘠 ▷ 态度 度坚韧 顽强
思考:“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咬
想象
竹根盘根错节 牢牢扎根山石间
竹子遭 受的磨难
坚
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子面
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磨难的态
坚强不息 坚忍不拔度
劲
挺拔有力 威武挺立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诗歌品读
不怕——千锤万凿
敲打
千锤万凿出深山
虚指,表示 • •
数量特别多
开凿
制作石灰石
的原料很普通
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
不怕——烈火焚烧
烈火焚烧若等闲
平常
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 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不怕——粉骨碎身
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粉末
chàn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
石灰吟
提示吟颂的对象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 字廷益, 明朝名臣。他为官清正、性格刚直、 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 中常饱含深沉的报国爱民的思想及 廉洁坚贞的情操。代表作品:《平
悲凉 清冷
场面 诗人
壮志未酬
联想
钩
月牙
武器 征战沙场
诗人
思战 报效祖国
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何当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并没有 受重用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马 金络脑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突
托物言志
“志”与“物”
要有相似点
粉骨碎身浑不怕
••••
一点儿
全,全然 也不害怕
体会:石灰石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险阻。
怕——不留清白
石灰的颜色
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尚的节操
石灰的特点: 坚忍不拔 坚强不息
视死如归
不畏艰险 有崇高的理想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浑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
石灰 托
烧、粉骨碎身
突
物 言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10.古诗三首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教学 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
方法。
教学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重点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 难点 方法。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 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 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 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 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 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 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 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 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 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 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扎根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诗意:
竹子深深地屹立在青山之中一点也不放 松,原来是由于根牢牢地扎在了岩石缝中。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千磨万击还坚劲, 坚强有力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你
无论,任凭
诗意:
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 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 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 能让它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