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工作条件、功用及在产品中的位置 ✓零件的材料成分、性能及热处理要求 ✓区分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 ✓零件各表面的相互位置公差的要求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主要表面:是零件与其它零件相配合的表面,或 是直接参与机器工作过程的表面。 制定工艺过程时,首先应安排主要表面的加工。 次要表面:是指主要表面以外的表面。它不与其 它零件相配合,也不影响产品性能,只构成零件 的形状。
§1.2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确定零件图样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熟悉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与粗糙度要求 和技术条件,检查图纸上的图形与尺寸是否 充分和必要。
➢分析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技术条件:
一般指表面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精度,静平衡要 求,热处理、表面处理,探伤要求和气密性试验等。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二、确定生产类型 三、零件结构和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零件结构分析
✓确定毛坯 ✓初步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 ✓检查、修改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结构工艺性概念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切削加工的 可行性与经济性。
生产率、材料消耗、劳动强度、成本 能不能制造、好不好制造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2)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分析原则
➢零件结构简单 ➢尽量选用标准化参数 ➢刚性好 ➢便于装夹、加工 ➢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加工面积小;刀具种类少;走刀次数少;卡次数少
➢便于测量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1.2 零件图的研究和工艺分析
装配的结构工艺性 (1)、分析原则 ▪ 好装 :倒角、接触面积少、…... ▪ 好拆 :足够的扳手空间、……
(2)、举例
**** 课堂讨论
例一
例二
例三
例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