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

[原创]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陷阱”回避策略doc高中化学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王风利邮编257400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能够校正学生把握知识不准确、考虑咨询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躲开〝陷阱〞正确解题呢?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样躲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一.正确明白得差不多概念躲开〞陷阱〞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假如概念把握不清、明白得不透,就难逃一〝劫〞。

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

例1.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中,能够做催化剂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 D.②③分析:假如对催化剂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只要能使氯酸钾受热分解速率加快的物质确实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中锰与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分解也能产生二氧化锰,以此掉进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而选B,事实上催化剂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①改变反应速率;②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由此得出此题答案为C.例2.以下物质是非电解质的是A.Cl2 B.NH3 C.NaCl D.CH3COOH分析:此题专门容易错选A,要答好这道题,第一要明确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A选项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在被选之列,此题答案应为B。

练习:1.NH3氧化制HNO3时,在吸取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2+NO;△H<0,为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及时分离出NOD、增大吸取塔中的压强2.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以下固体物质,复原到常温,溶液的pH一定可不能发生改变的是A、NaOHB、Ca(OH)2C、CaOD、NaHCO33.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反应:①NaHB==Na++HB-,②HB-H++B2-,③HB-+H2O H2B+OH-且溶液中c〔H+〕>c(OH-),那么以下讲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NaHB为强电解质B、H2B为强酸C、H2B为弱电解质D、HB-的电离程度小于HB-的水解程度参考答案:1.BD 2.BC 3.AC二.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躲开〝陷阱〞物质的性质不能单单只停留于记住,更关键的是会灵活运用,躲开命题人设置的每一个〝陷阱〞,以不变应万变。

例1.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那么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3 mol C.4 mol D.5mol分析:该题利用稀硝酸的性质,设下了〝陷阱〞,专门多同学只考虑到Cu与稀硝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专门快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0从方程式能够看出,Cu在反应中过量,按稀硝酸运算,生成的NO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如此,就恰好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而错选了答案A。

事实上,Cu与稀硝酸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铜中还有硝酸根离子,同样在硫酸中具有强氧化性,仍能够和过量的Cu粉反应生成NO气体.该题最好写离子方程式运算:3Cu十8H++2NO3-=====3Cu2++2NO↑+4H20从离子方程式能够看出,反应时按Cu、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2进行,而题中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6:4。

明显,H+不足量,按H+运算,生成的NO气体物质的量为3 mol,因此,该题答案为B。

例2.按反应特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以下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6H5CH2Cl+NaCN-→C6H5CH2CN+NaClB、C6H5Li+CO2-→C6H5COOLiC、CH3CH2CHO+HCN-→CH3CH2CH(CN)OHD、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分析:此题考核加成反应的实质。

选项C是专门明确的,选项B中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也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C6H5Li+O=C=O→,选BC。

-、SO32-3COO-等四种阴离子,假设向其中加入足量Na2O2后练习:某溶液中含HCO〔设溶液体积不变〕A、CH3COO-B、SO32-C、CO32-D、HCO3-答案:A C三.准确把握限定条件躲开〝陷阱〞例1.在由5种基团叫-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分析:题给的5种基团两两组合后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CH3-COOH、C6H5-OH、OHC—COOH、C6H5-COOH、HO-CHO、HO--COOH共6种,因此易错选项C.假如认真审题,把握题给限定条件即有机物,就专门容易将HO-COOH(碳酸)排除,选出正确答案为B。

例2.某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那么此有机物中一定含有以下基团的组合是①-CH3;②-OH;③-Cl;④-CHO;⑤-C2H3;⑥-COOH;⑦-COOCH3A、③⑤B、②⑥C、⑤⑦D、④⑤分析:要专门注意选项A,氯乙烯水解它只得到一种有机物,因此只选C。

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躲开〝陷阱〞人们往往适应用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去解决咨询题,命题人依照同学们的这一弱点,常常在命题中偷梁换柱或弱化信息巧设〝陷阱〞。

例1.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A.6.02×1023B.4×6.02×1023 C.4.11×6.02×1023D.4分析:该题专门多同学受思维定势的阻碍,只考虑H2S04分子中的O原子,却没有考虑到水中同样含有O原子,而掉进了〝陷阱〞,错选选项B,此题正确答案应为C.例2.在①NH4NO3中氮元素显+5价;②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中+2价铁和-2价硫都被氧化;③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得电子数与氧化剂失电子数一定相等.这3种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①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分析:该题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阻碍,NH 4NO 3中氮元素显+5价和-3价,而②、③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已成了不变的事实,因此错选人事实上假设认真审题就会看出,②中的硫元素并不是—2价,而是—1价,③中的还原剂也不是得电子,氧化剂也不是失电子,而应是还原剂失电子,氧化剂得电子,因此在解题中要注意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该题正确答案为D 。

例3.将pH 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 42-〕:c (H +)约为A 、1:1B 、1:2C 、1:10D 、10:1分析:依照定量运算,稀释后C H +=2×10-8mol ·L -1,C SO42-=10-8,有同学受到思维定势,专门快得到答案为B 。

事实上,题中设置了酸性溶液稀释后,氢离子浓度的最小值不小于1×10-7mol ·L -1。

因此,此题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只能近似为1×10-7mol ·L -1。

因此,选C 。

例4.将a g Fe 、Mg 合金溶解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当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NO 气体bL 〔设HNO 3的还原产物只有NO 〕。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沉淀物。

假设用守恒法求沉淀的质量,用到的守恒关系依次是A 、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B 、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C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D 、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分析:这道试题对能力要求比较高,涉及到的化学基础知识比较多,假设反应后,Fe 2+ x mol,Fe 3+ y mol ,Mg 2+ z mol, 依照电子守恒得2x+3y+2z=b/22.4×3,依照电荷守恒得2x+3y+2z=n OH -,因此依照质量守恒沉淀的质量为合金的质量加上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因此沉淀质量为(a+3b/22.4×17)g 。

五.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躲开〝陷阱〞化学虽不像语文在语法上那么讲究,有时正确运用语法,那么完全能够躲开〝陷阱〞,准确答题。

例1. 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A .丁达尔现象B .布朗运动C .渗析D .电泳现象分析: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是胶体的3个化学性质,而不是化学中的操作,故此题答案为C 。

例2.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为10-24,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S 2O 32-B 、NH 4+C 、NO 3-D 、HCO 3-分析:选择题中常显现〝一定能〞、〝一定不能〞、〝可能〞等字眼,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晰。

六.防备因一字之差落入〝陷阱〞在审题时,看清题干中的每一个字,专门是关键信息,防备粗心大意,而落人〝陷阱〞。

例1. 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Na 2S04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 mol 的气体的同时,溶液中析出了b mol 的结晶水合物Na 2S04·10H 20,假设保持温度不变,那么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a b b 18+ B. a b b36+ C.a b b 1816171+ D.a b b 916171+分析:电解发生的电极反应:阳极为Cu-2e =Cu 2+,阴极为2H ++2e =H 2↑.电解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 十2H 20=====Cu(OH)2↓十H 2↑阴极逸出a molH2,水被电解了2a mol ,依照溶解度知识,不难求出答案为C ,假如将题中的铜电极换作铂电极,只改一个字,其电解的总方程式即为:通电 电解2H20=====2H2↑+O2↑阴极逸出a mol H2,水被电解了a mol,其答案为D,可见因一字之差(〝铜〞与〝铂〞),答案各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