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昌市总体规划

瑞昌市总体规划

1.1.4 自然条件
瑞昌市具有气候、土地、矿产、植物、江岸以及旅游等多种资源优势,有利于社会 经济发展,有利于城镇发展与建设,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气候条件 瑞昌地处中亚热带北缘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 霜期长,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 17.5℃,瑞昌具有东亚季风特征,全市历 年平均风速为 2.2 米/秒。一般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冬季盛行东北风。年平均日照总时 数 1900 小时左右,日照率为 42%。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150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700 毫米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 240~260 天。但因季风气候影响,南北冷暖空气对峙,造 成水、热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灾害性天气出现。 2、地质地貌 地质:市境属华东地层区九江地层小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 石灰系、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组成物质主要为浅海相碳酸岩和碎屑 岩,岩性为多类灰岩、页岩、砂岩等。 瑞昌市境地处九岭东西向构造带之瑞昌——阳新东西向构造拗褶带东段,东西向构 造甚为发育。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为辅,而且具多期活动特征。 市区所在地地处赛湖至桂林桥范镇断陷盆地中段,东南城区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亚 沙、亚沙土,城北出露地层为第三系砂砾岩。城区东北部约黄金路以东出露存有花岗闪 长岩,城区第四系下伏地层为第三系红砂岩,第四系、三迭系地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
1
瑞昌市总体规划(2006--2020) 说明书
共和国建立后,瑞昌隶属九江专区。1983 年 7 月,九江地区、九江市合并为九江市,瑞 昌县属九江市,1989 年撤瑞昌县设立瑞昌市。
1.1.3 行政区划
瑞昌市全市总面积 1423km2,现辖 27 个乡(镇、场、街道),其中 8 个镇,9 个乡, 2 个街道办事处,2 个林场,1 个农场,5 个管理区,共 206 个村民委员会,2049 个村民 小组。2006 年末全市总人口 43.06 万人,其中非农人口 11.19 万人。
1.1.1 地理位置
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偏西,长江中游南岸,东邻九江,南接德安,西毗湖北阳新,北 与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介于北纬 29°23’~29°51’,东经 115°6’~115°43’之间。市 域境内东西长 60.55km,南北宽 51.55km,总面积 1423km2。
1.1.2 历史沿革
瑞昌、寓祥瑞荣昌之意。瑞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瑞昌就有先民定居。 西周时期,县地属楚;秦朝时属九江郡;汉朝属豫章郡;三国时期属武昌郡柴桑县;两 晋南北朝时期,县地属江州寻阳郡柴桑县;隋朝时县地先属寻阳县再属彭蠡县,后属湓 城县;唐朝时县地属浔阳县。瑞昌建县始自五代南唐升元 3 年(939 年),升赤乌场为瑞 昌县,县治设在桂林桥。北宋、南宋时县属江南路江州,元朝时县属江州路,明清时县 属江西布政司九江道九江府。民国初,县属浔阳道,后属江西省第九行政区。中华人民
本地区受冰川侵蚀的程度不一。上部覆盖层厚度变化很大,多溶洞断裂发育,地下工程 地质情况较复杂。
地貌:瑞昌境内以低山丘陵构造地貌为主,近江、滨湖有小块冲积平原。幕阜山脉 分支的青山、大德山屹立中部,青山、梅山等屏障西南,构成全市中高周低和西南高东 北低的地形。经过长期构造运动和侵蚀、堆积等内外营力作用,自西南向东北逐渐演变 成现代相对稳定的“丘陵——低山——丘陵——岗丘——沿江滨湖平原”的层状地貌格 局。根据不同地势高度,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地貌区:滨河、滨湖平原区、丘陵地区、 低山——丘陵地区,山间盆地。全市总面积 1423km2,其中海拔 500 米以上的低山占 37%, 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占 46%,海拔 100 米以下的平原占 12.3%,水面占 4.7%。
瑞昌市区地处瀼河北岸河谷冲积平原,“岗丘——沿江滨湖平原地带”,其西部逐渐 过渡至低丘地带,北部有丘陵余脉插入,东部向赛湖倾斜,总体成因为侵蚀堆积型地貌。 市区海拔高程在 16~35m,其间可分为 15~18m,20~25m 和 30~35m 三个夷平面,地 面坡度呈连续舒缓状,坡度在 1~3 之间。
第一部分 规划的前期研究及规划要昌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邻九江,南接德安、武宁,西毗湖北 阳新,北与湖北武穴隔江相望,全市面积 1423.11km2。瑞昌市位处长江经济带和大京九 经济带上,邻近我国交通大动脉长江和京九铁路的交汇点九江,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 越。水路上通汉渝,下达宁沪;铁路南进南昌,北通武汉;公路四通八达,九界、九武 两条省道与 316、105 国道交织贯通,瑞九瑞沙公路与昌九、九景高速公路互联成网, 地处武汉三小时经济圈和南昌三小时经济圈内。2006 年末全市总人口 43.06 万人,全市 国内生产总值 30.7 亿元,财政总收入 3.4 亿元。瑞昌市区所在地湓城,位于市境东部, 东距九江市 30km,南距南昌市 200km,西距武汉 210km,北距码头镇长江岸边 22km。
3、水文条件 从总量看,瑞昌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 1700 毫米,境内地表水发育,以 青山为分水岭,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流出,分别注入长江、修河和湖北富水,全市有 九河一湖,河流的常年径流量 10.75 亿立方米,加之长江过境,有可靠水源。全市有小(二) 型及以上水库 69 座,总蓄水量 10206 万立方米,水面达 6690ha。但问题是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不平衡,各个城镇水源及供水的具体条件有较大差异。 河流:市境北缘,长江西来,上由黄金乡进入市境,下至码头镇注入九江境内,江 面宽 1130~1810 米。水深江底吴淞高程 6~12 米,以江中心为界,流长 14.5km,水面 11.78km2。 境内主要河流有 9 条,直流流入长江的有长河、乌石河、横港河、南阳河;属富水 水系的有乐源河、小坳河。河流总长 199.1km,控制流域面积 1283.34km2。 湖泊:境内主要湖泊为赤湖、赛湖。赤湖位于市域东北部,距市区约 7km,经彭 家湾闸口与长江沟通。常水期高程 16 米左右时湖水总面积可达 68.9km2。湖底高程 11 米以上。 溪港:境内除河流以外,还有很多源短水浅的小溪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