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塔焊接施工方案

吸收塔焊接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及特点 (1)2、编制依据 (3)3、焊接工艺流程 (3)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5、焊接施工作业方法及程序 (6)6、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10)7、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14)8、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及标识管理 (16)9、危险源、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18)1、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简介:长春二热2×220MW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中有2台吸收塔,吸收塔除搅拌器、氧化风管口外两塔于90°-270°轴对称布置,是由北京国电清新公司设计,我项目部承担现场制造和安装。

脱硫吸收塔主体材质为国产Q235B钢板。

底板有8块δ=16环形底板和12块δ=8中幅底板组成,为对接接头,接头下有预埋工字钢衬底。

壁板有H=6000mmδ=10mm、H=10300mmδ=12mm、H=10300mmδ=14mm、H=10300mmδ=16mm四部分组成。

接头为对接,不同板厚对接以内壁平齐。

顶板有δ=8mm120°锥体及δ=8mm中心圆板组成,接头为对接。

根据国电清新对吸收塔企业标准:塔底板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外端300mm进行UT检测,T型焊缝在沿三个方向各200mm范围内进行MT或PT检测;底圈壁板从每条纵向焊缝中取2段300mm进行RT检测,其中一个应靠近底板,其他各圈壁板纵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RT检测.以后每种板厚在30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RT检测,环向对接焊缝,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长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RT或UT.以后在每60m长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RT检测.壁板的T型焊缝100%RT或UT检测.底圈壁板与底板的内角焊缝进行MT或UT 检测.塔内承重梁的对接焊逢采用UT检测,承重梁与塔壁的角向焊缝进行MT 或PT检测,RT检测III级合格,UT检测II级合格.内部所有对接焊缝要求打磨至与母材平齐,无咬边、夹渣、气孔等任何缺陷,内部所有棱角焊缝均要求打磨圆滑过渡并无任何缺陷。

我公司项目部决心挑选优秀焊工,采用手工电弧焊施焊,确保焊接质量。

1.2脱硫吸收塔设计参数1.2.1设计容积:~m31.2.2公称直径:33000mm1.2.3设计高度:33370mm1.2.4设计压力:1.2.5使用介质:烟气+石灰石石膏浆液+氧化气体1.2.6主体材质:Q235A1.2.7 设计温度:99℃1.2.7单台重量:~220T1.3工程特点本工程所处在吉林长春,焊接施工工期处于秋季中,阵雨较多且比较寒冷,焊接环境复杂,另外焊接工程量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的焊接环境保护措施和选用高素质的焊接施工人员,以确保焊接质量。

2、编制依据2.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2.2《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标准》国电清新公司企业标准2.3 吸收塔施工图纸2.4《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35-19972.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T4709-20002.6《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2.7《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8《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0-942.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3、焊接工艺流程图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4.1焊工资格4.1.1 所有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资格认可证书,且合格项目应在有效期内。

4.1.2 项目部必须向工程监理方交验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资格证书,经工程监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与资格证书相应项目的焊接操作。

4.1.3 对于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和无损检测合格率低的焊工,项目部必须依照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取消其施焊的资格。

4.2焊接环境4.2.1 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有:雨水、风、气温等。

在下列任何一种环境,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得进行施焊。

(1)雨、雪环境(2)手工施焊时,风速不得超过10m/s,气体保护焊时风速不得大于2m/s,大气相对湿度不得超过90%。

(3)焊接环境气温:普通碳素钢焊接时低于-20℃时不得施焊,若要焊接必须采取预热措施: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加热到50℃左右。

(4)被施焊的部位表面不得潮湿,若要焊接必须用氧乙炔加热烘干方可施焊。

4.3焊接材料4.3.1 焊接材料使用及牌号见表(一):焊接材料使用及牌号表表一4.3.2 焊材要严格检查焊接材料质量合格证书,证明书包括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焊条为低氢型的还要包括熔敷金属的扩散含量。

4.3.3 施工现场应设立焊条发放站,要有专人管理,并做好烘烤、发放和回收记录。

焊接材料必须保管在室内一定高度处,避免受潮,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并且分别按牌号和规格放置。

4.3.4 焊工领用焊条必须使用保温筒,一次领用焊条不得超过5kg,且每个焊条保温筒只能存放一种牌号的焊条。

低氢型焊条在焊条筒中存放的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

4.3.5 当时未用完的焊条必须交焊条库重新烘烤,焊条重新烘烤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4.3.6 在高温和恒温烘箱内,应使用标牌或标签进行区分,内容包括焊条牌号、烘干次数等。

4.3.7 焊接材料烘烤规范见表二(见下表)4.4焊接设备4.4.1 现场使用的焊接设备,在搬进现场的前后都应进行检查和机械性能试运转,还应检查易损件和备件的情况。

4.4.2 焊机应根据说明定期检查。

为长期保持焊机的良好状态,应设专人管理。

4.4.3 每天工作完后,现场维护人员应检查焊机房的接线,做好每台焊机的防护工作。

焊接施工用主要机具一览表4.5焊接施工管理4.5.1 焊接作业指导书:(1)焊接施工前,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经监理及业主审查确认;(2)施焊焊工应严格按照焊接作业指导书执行施焊工艺。

5、焊接施工作业方法及程序:5.1罐底焊接:①罐底中幅板全部为对接焊缝。

焊接方法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

②罐底按排版图铺设完成后,先组对点焊中幅板焊缝。

中幅板先焊短缝,再焊长缝,最后施焊通长缝。

通长缝焊前应用大型槽钢及龙门板进行加固减少焊接变形。

③短缝手工焊,采取分段退步焊;长焊缝采用多名焊工等分同步退步焊,沿中心向两侧施焊,每步焊300mm。

中幅板应在距边缘300mm处停止焊接。

④对较多的长焊缝平行排列时,应隔一道焊一道。

⑤焊接边缘板时,先焊外侧300mm,从外向里施焊。

由多名焊工同时对称施焊。

⑥罐底组对焊接顺序:边缘板焊缝组对,打磨→点固边缘板(等塔体安装几带板后焊接)→中幅板所有短缝组对焊接→长焊缝组对焊接→组对点焊通长缝→通长缝大型槽钢防变形加固→通长缝焊接→安装边缘板上的支撑壁板手段用料→焊接边缘板剩余的对接焊缝→组对边缘板与中幅板收缩缝→焊接边缘板与中幅板间的收缩缝。

⑦底板与壁板焊接时,应铲除中幅板与边缘板的点焊点,让其自由伸缩。

待底板与壁板焊接完后,用千斤顶将焊接变形翘起部分压实后焊接,待焊缝冷却后拆除固定夹具。

边缘板角变形校正措施边缘板壁板卡块千斤顶⑧ 罐底中幅板和边缘板所有焊缝每焊完一条均应用手棰捶击,以释放焊接应力,锤击时注意不要对母材造成伤害。

⑨ 大角缝焊接顺序见下图:注:1 9层为焊接层次顺序。

焊接时由多名(8名以上)焊工同时同步对称按顺时针方向施焊。

5.2 罐壁焊接:⑴ 壁板的焊接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

⑵ 壁板焊接总的顺序是:先焊相邻两圈壁板的立缝,后焊其横缝。

⑶ 壁板纵缝焊接:① 焊前应将坡口内部及两侧50mm 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纵缝的坡口形式为双面60°V 型坡口,2mm 钝边,坡口间隙2mm 。

② 纵缝焊接顺序为:先在罐壁外侧打底,填平→内侧气刨清根、打磨→内侧填平、盖面→外侧盖面。

③焊接收弧时宜使用熄弧板、熄弧板的材质厚度及坡口形式均应与母材相同。

④焊前在内侧打上三块弧形板,在外侧距焊缝200mm处点焊两块通长板δ=12mm,并断续焊,以控制纵缝焊接变形。

⑷壁板环缝焊接:①焊前应将坡口内部及两侧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②环缝的坡口形式为双面45°V型坡口,2mm钝边,坡口间隙2mm。

焊接时,由多名(8名以上)焊工沿圆周均匀分布,沿顺时针方向同时同步进行施焊。

③焊接顺序为:先在罐壁外侧打底、填平→内侧气刨清根、打磨→内侧填平、盖面→外侧盖面。

④焊接环缝开始前,先点焊固定。

点焊时,沿圆周分四处同时沿同一方向同时进行。

点焊长度100mm,间隔300mm。

⑤外侧焊接时应在内侧用临时背杠固定,以防焊接变形,临时背杠隔约500mm设一道。

⑸加强圈是在地面分段预制,最后组装。

①加强圈的焊接:首先施焊单块间的对接缝(包括加强环板),然后焊加强圈与壁板间角缝,最后焊腹板与环板加强圈之间的焊缝。

5.3罐顶的焊接:焊接时先焊接5°锥体和顶圆板(此部分在地面制作),最后焊接5°锥体与吸收塔壁板角焊缝。

顶加强梁和顶板的角缝间断焊接,等找平凹陷处,再开始焊;5.4管嘴等附件焊接:⑴管嘴等附件的焊接在确定管嘴方位、角度、开口位置正确后方允许焊接。

开孔补强板的曲率,应与罐体曲率一致。

开孔接管法兰的密封面应平整,不得有焊瘤和划痕,法兰密封面应与接管的轴线垂直,倾斜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1%,且不得大于3mm,法兰的螺栓孔应跨中安装。

为保证接管开口后焊接变形,必须在接管垫板焊接完后,方允许开孔。

⑵罐壁上被补强圈和垫板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平齐。

5.5其它部位的焊接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6 吸收塔原烟气入口衬里焊接5.7焊缝修补:5.7.1按设计图纸要求,吸收塔内部对接焊缝应打磨至与母材平齐,表面无任何缺陷。

内部棱角焊缝需打磨圆滑过渡,圆角半径R≥5mm,所有内部焊缝焊接后均应按图纸要求打磨。

5.7.2 焊缝表面缺陷用砂轮清除并补焊,焊完后应用砂轮打磨平整。

5.7.3 焊缝内部缺陷应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清除,而后进行焊接,修补长度应不小于50mm。

5.7.4 返修后的焊缝按原规定等级探伤,并应达到合格标准。

5.7.5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二次,当超过时须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5.8焊接质量检查、类型6、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6.1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都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熟悉施工程序。

6.2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6.3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真正做到各负其责。

6.4施工小组要按要求作好施工记录,严格执行自检。

6.5焊工上岗具有相应的合格证。

6.6做好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认真按施工方案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交接验收工作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不检查、不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