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专业名称:会展策划与管理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3.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熟悉我国会展有关政策、法规及国际、国内会展市场的惯例和规则,具有会展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知识及专业英语能力,能从事会展活动现场管理、策划、营销及会展礼仪、报关、报检、物流等会展服务工作,适应国际、国内会展相关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业务规格及职业岗位群(一)培养规格1.基本规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专业基本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集体主义精神。
●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有敢于拼搏、建功立业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具有健康体魄。
2.业务规格●掌握会展策划的有关知识。
●掌握会展文案写作、会展工作实务的专业知识。
●掌握商务语言实用知识。
●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办公一体化软件应用知识。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职业岗位群1.会展策划人员2.会展运营人员3.会展设计制作人员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知识结构1.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2.英语词汇达到4000左右,掌握基本语法,能进行一般的阅读与表达。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4.掌握会展策划的有关知识。
5.掌握会展文案写作、会展工作实务的专业知识。
6.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办公一体化软件应用知识。
7.掌握商务语言实用知识。
(二)能力结构1.具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能力。
2.具有会展市场营销的能力。
3.具有签订和履行会展合同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的能力。
5.具有单独处理外贸业务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
6.具备外贸英语口语的交流和处理能力。
7.具有商务谈判和汽车驾驶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
2.热爱文秘职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健康的审美观。
五、毕业标准1.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专科毕业证书。
2.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或通过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或通过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关模块的考试。
4.至少获得一个劳动部门或本行业的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六、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工作过程及专项能力分析(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工作过程及专项能力分析流程图见图1,其中具体的工作过程见图2-图4。
2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工作过程及专项能力分析会图3 工作过程二图4 工作过程三(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工作过程及专项能力分析表见表1。
2七、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一)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构成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岗位(群)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转换为相关模块课程,构成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结构。
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分解为三个大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公共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会展策划工学模块、会展设计制作工学模块、会展运营工学模块、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顶岗实习就业模块,共计7个模块(见图6)图5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构成图(二)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科目课程构成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体系架构中,其模块式课程体系由3个一级模块课程、7个二级模块课程和30个科目课程构成(见表2)。
八、主干课程设置1.会展概论主要介绍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会展场馆设计与经营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与品牌塑造、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电子商务管理、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展物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等主干内容,了解会展相关的概念、会展起源、发展、对象和内容;熟悉会展业的功能体系,掌握会展业的特点;了解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学生系统掌握会展概论原理的基础知识,并结合案例分析和学习,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会展市场营销讲授会展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消费者需求分类、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营销策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学会运用相关知识,主动开拓客户渠道,建立起世界性的营销网。
3.会展策划与实务主要讲授会展业与经济、会展分类、会展业管理、展前服务(会展策划、拓展与组团、联络与谈判、合同签订与管理);展中服务(展品运输报关、会展布置、展会宣传与公关活动、展台服务);展后服务(会展效果评估、客户跟踪服务)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会展类工作所需的技能。
4.会议运营管理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议市场及细分、会议产品要素、会议供应机构、会议申办活动、筹备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及会议附设展览的运作及会议评估与会后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解会展与商贸的紧密联系,重视会展业;了解会议运营的基本环节和构成要素,掌握会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45.展位设计与装潢主要讲授会展设计的基础理论、概念与观点,会展设计的各个环节的程序及制作过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会展设计职业的特征、性质与职能,熟悉从事会展设计技术工作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掌握有关会展设计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的目标设定、基础程序、实施手段、效果检测等内容。
6.会展英语主要讲授国际会展管理的有关理论,包括会展业的形成及其发展、会展业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影响、会展营销、会展管理、会展各活动的协调及其评估等诸多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读、写、说、译综合英语语言技能得到提高。
7.商务谈判本课程主要讲授商务沟通的作用及基本内容,重点介绍了商务沟通的原则、类型和有效沟通的技巧,分析了商务沟通过程和策略。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务沟通的基本技巧,最终达到实行有效沟通的目的。
8.现代企业管理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企业制度、组织、人员、信息、管理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及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机构设置、经营管理方法及决策的方法和步骤。
9.办公自动化本课程包括:通过对办公自动化原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与组织,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多媒体、网络通讯等相关技术的学习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具备操作使用系统的能力,学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并了解新技术的应用。
九、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方案(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方案编制流程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确定相应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项目→依据双证融通项目任务确定教学任务→依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设计安排教学学期及学时→校企共同组织实施,并组织成果验收与考核(见图7)。
图6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方案编制流程图(二)双证融通工学模块教学方案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过程的七个模块为依据,由“学期安排与周数”、“岗位专项能力”、“双证融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设计”、“组织实施”、“工学具体成果”和“考核方式”等7个部分组成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方案(见表3-表8)。
在教学中,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和工作过程引入情境教学实训室,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四个“紧配合”。
6十、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流程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流程为:第一学期到第四个学期依序安排“入学军训教育”、“专业基本素质工学模块”、“会展策划工学模块”、“会展设计制作工学模块”、“会展运营工学模块”5个模块课程,第五、六学期主要安排“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2个模块课程(见图5),公共素质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教学贯穿于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全过程。
8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教学周数图7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模块教学流程图十一、总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教学流程安排表专业名称:会展策划与管理10教学进程表一注:1.★表示考试,其余为考查2.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
教学进程表二12注:▲表示主干课程△为职业技能考证训练☆表示院级精品课程★表示考试,其余为考查。
十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有关说明1.实行学年学分制。
2.三年总学时:2646学时。
3.平均周学时:25学时。
4.集中实践周转换学时数:24学时/周(实习、毕业设计周)。
5.本专业理论与实践学时比约4:6。
6.教学总周数:每学年52周,三年共计156周,假期三年38周,考试4周,入学军训教育4周,故实际教学总周数为110周。
7.基本学分、经测算最低学分(毕业要求):147 学分。
8.“双证书”:毕业时要求同时取得专科学历毕业证书和一个劳动部门或本行业的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9.编制说明:①课程安排力求循序渐进,考虑专业教学的常规性和双证融通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依据目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专项能力要求,将会展策划与管理分为公共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会展策划工学模块、会展设计制作工学模块、会展运营工学模块、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顶岗实习就业模块七个模块,强调“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
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过程为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强调“教学做合一”,结合实际进行工学教学。
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更具有市场性和职业性,缩短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期。
③本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统一格式进行编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