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级经济基础 第5章讲义

2017年中级经济基础 第5章讲义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近几年本章分值分布情况:平均5分【链接第三章】生产四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对应的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W)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解释】就要素的需求来说,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厂商。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例如】炼钢厂为什么需要炼钢工人,因为有消费者需要炼钢厂的钢材,炼钢工人能够生产消费者需要的钢材,所以炼钢厂需要雇佣炼钢工人。

也就是说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取最大利润。

2、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称“复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例如】单有炼钢工人,或单有炼钢炉,是无法生产出钢来的,只有炼钢工人和炼钢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生产出钢。

3、这种联合需求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

【例如】对炼钢炉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对炼钢工人需求的上升。

4、由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

【例如】炼钢厂工人太少,则炼钢炉的效率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5、同时各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例如】由于生产汽车的自动化生产线价格下降,通过生产线进行生产比请工人进行生产成本更低。

那么企业可以增加生产线设备的投入,以替代工人。

【说明】生产要素间能否替代,如何替代,替代程度大小,在不同企业需要具体分析。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是()A.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C.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D.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复合需求”E.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答案】ABCD(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1、相关概念:概念含义(1)边际物质产品(MPP)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 也称为边际产量(MP)。

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P=△Q/△L佣少数几个工人的时,他们从果树中最好的树上摘苹果。

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增加的工人不得不从苹果少的树上摘取。

因此随着雇佣的工人越来越多,每个增加的工人对苹果产量的贡献越来越小,也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即M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定工人对收益的贡献,需要把劳动的边际产量(MPP,用苹果的数量衡量)变为边际收益产品(MRP用元来表示)。

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MRP=MPP×MR)【例如】苹果园的老板,增加雇用一个工人,需要给这个工人支付100元的工资,则苹果园增加一个工人时的边际要素成本为100。

【解释】多请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就是付给该工人的工资。

【提示】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即MFC=W2、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1)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2)所有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MRP=MFC(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链接第四章】在产品市场,生产者进行产量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边际收益=MC边际成本在要素市场,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与产品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同样道理,确定要使用多少要素,也就要使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经济学中要素的边际收益称为边际收益产品,记成MRP要素的边际成本称为边际要素成本,记成MFC即MRP=MFC(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推导】(1)概念:MRP即边际收益产品: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时,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额MFC即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时,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额(2)MRP>MFC:说明企业每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时,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增加额大于给生产者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额。

生产者会使用更多的要素,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一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边际成本为止。

(3)MRP<MFC:说明企业每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时,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增加额小于给生产者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额。

因此生产者会减少要素的投入。

一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边际成本为止。

【例如】苹果园的老板,增加雇用一个工人,需要给这个工人支付100元的工资,这个工人给老板带来的收益是150元,那老板肯定还会增加劳动力。

如果雇用一个工人需要给这个工人支付100元的工资,这个工人给老板带来的收益是80元,那老板会辞退劳动力。

只有相等了,那就会既不增加劳动力,又不辞退劳动力了。

【总结】MRP=MFC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是所有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

【单选题·2015年】在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

A.边际要素成本等于最大收益产品 B.边际物质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C.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平均收益产品D.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答案】D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含义:是指要素市场上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的供求行为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的需求者(即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也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垄断行为。

(二)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提示】完全竞争生产者是同时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的厂商。

1、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通过图形说明。

W1是要素市场的价格,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就是说生产者可以按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到其想要的生产要素。

【例如】在生产要素的完全竞争市场,有很多的苹果园,也有很多的摘苹果的工人,果园老板及工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单个的果园老板和单个的工人都无法左右市场的价格。

要素价格是一个常数。

单个的果园老板按现行市场价格雇佣到其想要的工人,雇佣1个工人按现行市场价雇佣,雇佣10个工人也是按现行市场雇佣。

3、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MFC(边际要素成本)=AFC(平均要素成本)=W1(要素价格)。

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MFC)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AFC)曲线与要素供给(W1)曲线重合。

【解释1】MFC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时,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额。

多雇佣一个工人,多付一个工人的工资,所付的工资即要素价格就是边际要素成本。

【提示2】AFC平均要素成本:表示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总成本除以总要素投入。

雇佣一个工人按市场价来雇佣的,雇10个工人也是按市场价来雇佣的,所以要算平均数的时候,这个平均数就等于市场价格。

【结论1】完全竞争生产者的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价格)【结论2】MFC=AFC=W1【结论3】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MFC)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AFC)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W)重合。

1【例题·单选题】完全竞争生产者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

A.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B.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C.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D.是一条向后弯曲的线【答案】B(三)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1、【含义】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需求量L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关系。

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生产者对要素的需求量增加,反之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生产者对要素的需求量下降。

2、【结论1】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结论2】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就是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即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完全重合。

3、【推导】(1)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随着投入要素L的不断增加,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产量(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由于完全竞争生产者在销售产品时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产品价格为常数P,进而推出VMP=MP×P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3)MRP(边际收益产品)=MP×MR;VMP(边际产品价值)=MP×P;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收益(MR)=产品价格(P),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MRP=VMP。

即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是同一条线。

(4)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确定要素的使用数量时,必须满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MRP=MFC),又由于边际要素成本=要素价格(MFC=W),也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要使得企业的边际收益产品=要素价格(MRP=W)。

也就是生产者是沿着MRP曲线确定要素使用量的,所以MRP=VMP曲线就是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MRP曲线、VMP曲线与需求曲线是同一条。

【提示】推导过程不要求掌握,结论是重点。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结论】完全竞争市场,整个行业(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比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更为陡峭。

【原因】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求和。

但是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

例如要素的价格下降,所有的厂商都增加该要素的使用量,从而使得产品的供给增加,必然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产品价格下降将使得单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MP×P)向左下方移动,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劳动和闲暇1、劳动的供给和时间的保留自用实际是每个人都必须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做出某种组合的选择。

既可以做出选择较多工作以增加货币收入的决策,也可以做出选择较多的闲暇以增加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决策。

2、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体现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而收入有效用。

所以劳动的效用实际是收入的效用。

(2)假设劳动增加△L,其引起的收入增量为△Y,而由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U,则△U/△L为劳动供给的边际效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