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

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五岁儿童心理与行为特征一些小孩有半夜上厕所的习惯,有些则无。

习惯把孩子叫醒去上厕所的大人,如果不叫醒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其实偶尔尝试一次不叫他也无妨。

有些孩子会自动起来上厕所,有些则上完之后会把大人叫醒来报告;虽然有些麻烦,大人也要给他回应,免得孩子不安而睡不着。

更衣规矩的5岁幼儿会让大人觉得是在偷懒,大概就是在更衣的时候。

“懒得要命,连穿衣服都不愿自己动手。

”不少母亲会这样抱怨着。

其实有此现象是因为他的动作还不能快速,而且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上,所以显得心不在焉;这时候大人只要从旁给予一点刺激就能使他顺利地完成。

“和妈妈比赛看谁穿得快”“如果还有时间,顺便帮妈妈把牛奶拿来。

”这些相信他们能力的说法,往往可以收到效果,此外替他们计时,他们也会觉得有趣而想做得快一些;当然,大人反过来求他们帮忙也是一种乐趣。

5岁儿除了背部与腋下的钮扣外,大都能自己穿衣服,但尚无法自己整理衣服。

清洁洗脸、刷牙、梳头、洗澡等虽然都能自己做了,但是5岁儿最大的缺点是——一旦热衷于某件事就会忘了下一步的动作。

例如有不少幼儿在洗澡时一直反复地洗其中的一只脚,因此在做这些事时,大人一定要在旁督导,不要任随他去。

在洗脸方面,这个年龄经常不注意,有时洗完脸还留有眼垢,大人应以幽默的口气叮咛他说:“照照镜子,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忘了洗呀”睡眠如果要5岁儿乖乖地上床睡觉似乎还不太可能,有些孩子会要求母亲和他一起睡,有些则热衷于绘画或看电视而不肯回房间睡觉,就算好不容易把他们哄上床了,可能还会自言自语、唱歌、上厕所或是要求一点食物吃,反正很会磨菇就是了。

小孩若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形,通常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察觉父母要离开他身边所造成的,这时候父亲或母亲最好暂时陪他睡一下,大约30分钟后,孩子便能安然入睡。

对这年龄的小孩有些是必须禁止的。

首先是轻视别人的话,尤其是对身心残疾的人绝对不能讥笑他“白痴”,同时要告诉5岁儿对这种朋友更应付出爱心。

此外,会令对方感到不愉快的话也要禁止小孩说,像“我要掐死你!”“我要打死你!”等残忍的话,要让孩子了解它的意义,以免随便脱口而出。

孩子的话是具有行动性的,所以听起来也许觉得粗鲁,但这也算是孩子的天真,只要不犯大错,大人不用过分干涉;与其太在乎孩子的言语,不如多关心孩子的动向及。

心理安定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放弃不雅的话,或是一般人不喜欢听的话。

教孩子学会和平相处幼儿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可爱之处;但是就“容易相处”这点而言,没有比5岁时更顺利了。

如果将5岁儿暂时托付给他人,很多人会惊讶他的安静与善解人意,而赞美道:“这小孩真的懂事啊!”有些5岁儿还会主动与大人交往。

由于5岁儿已能了解与大人交往的方式,大人要格外注意,另辜负了他们的信赖感。

母亲与幼儿的相处方法对5岁儿而言,偶尔想起母亲就会有“想回家”的念头;到朋友家玩时,心中却不时惦记着“妈妈现在不知道在干嘛”孩子这种纯真的依恋,母亲应尽量使其感到快慰。

但不能寸步不离跟着他,否则会使他在各方面都无法成长。

最好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呼唤他一下,使他的能够安定。

这种依赖心重的小孩,母亲不在可说是最大的打击,白天他能耐心地在家等待母亲,但母亲若到黄昏、甚至天黑还不回家,就会担心得手足无措了。

“妈妈是大笨蛋!”“我最讨厌妈妈!”“妈妈去死算了!”这种不好的话,也许在这个时候就会说出了。

如果母亲有事外出,最好在天黑前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快回来了,你把灯打开来,再等一会儿好不好”或者事先拜托邻居:“到5点的时候,请让我的孩子到你家玩。

”不要让孩子有不安的经验,因为创伤是不容易抚平的。

这个阶段绝对避免让孩子变成钥匙儿,如果是职业妇女,一定要找个能代替自己的人,让幼儿随时有个依靠。

此外,在5岁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完美的,因此母亲的言行举止就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碰到不了解的事物也会寻求她的解释与意见,以母亲作为自己行动的模范。

由于这个缘故,对孩子绝不要打马虎眼,当他做对一件事时,就肯定他的成绩并且说:“做得很好,以后就要这么做。

”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而忘记使孩子产生自信,这不但使他感到焦虑,甚至会因求好心切而精神紧张,如咬指甲、身体打哆嗦、眨眼睛等动作出现。

“不能当坏孩子,要做个好孩子。

”如果5岁儿感受到这种过强的压力,时常会有“若是今天能重新过一次该多好!”“为什么我做到呢”的自责。

母亲若察觉此现象,就该经常赞美他:“妈妈觉得你今天做得非常棒!”或“虽然有一点儿错,但其他的地方都表现得好极了!”另一方面,为了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细心地给予指导,请他帮忙做家务、传话、买东西、照顾弟妹、收拾房间等等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一定会努力照着妈妈吩咐的事做,而当他们失败时也别责备他,让他多练习几次就好了!父亲与幼儿的相处方式与母亲存在的地位相较之下,父亲的地位显然弱了许多。

不过,父亲虽不会被幼儿强烈地喜爱,但也不会受到抗拒。

因此,父亲不必寻求像母亲一般强烈情绪的联系,有时不同的交往方式反而有利。

换句话说,母亲做不到的相处方式,由父亲来做反而受孩子的欢迎。

像投球、翻筋斗、单杠、赛跑等需要一些技巧的运动,如果要和孩子一起比赛,由父亲来就更适合。

当孩子打架,玩了一身泥巴回来时,如果母亲斥责:“真不听话!”“脏死了!”父亲就别再火上加油,应该站在体谅的立场问他:“好不好玩”然后给孩子一次机会教育说:“下次可别再做这些令人伤脑筋的事喽!”或者“比你小的朋友你应该保护他才对呀!”让他对社会性规范有所认识。

在这一方面,5岁儿尽管很爱母亲却较听从父亲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父亲应该把不同于母亲的男性见解,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灌输给他。

孩子在外面体验痛苦的经验时,通常会让父亲来分担,而不愿告诉喜欢感情用事的母亲。

这时,父亲不妨在母亲忙碌时,把孩子带到一边做一对一的谈话。

“爸爸,我今天打架输了,因为那个人比我壮!”“爸爸,我今天迟到了,因为我在路上看见一条奇怪的狗而耽误了时间!”听到孩子做这样的报告时,父亲应该安慰孩子并提供智慧给他;千万不要长篇大论说一堆,因为孩子期待的是朋友式的忠告而不是父亲的教训。

另一方面,孩子在吹牛时,父亲不妨暂当听众不要笑他、更不要揶揄他,如果他的话太夸张得自以为是时,可以问他:“当时你的朋友都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没有”以便让孩子也考虑一下对方的立场。

同时,父亲也要经常把5岁儿听得懂的新闻,不断地提供给他。

在家庭中,父亲所担任守护者的工作应从这段时期开始。

称赞才是好方法有技巧的称赞往往较有技巧的责备来得难些,尤其是对5岁的孩子。

他们通常将大人的话当成金科玉律,顺从的欲望相当强,所以父母的一句话,就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能只图父母的方便平时对子女缺少照顾的父亲往往有种观念,总认为称赞孩子是他最起码要做的事。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因为这样会很快让孩子看透父亲想讨他欢心的投机。

如果每次在母亲斥责之后,父亲都反过来称赞孩子,这时1、2岁的幼儿也许能发生作用,但是3岁以上的幼儿对这种没有理由的称赞已经懂得怀疑了。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无故称赞别人的孩子,目的无非是想巴结对方的父母。

因此,提醒各位家长,称赞孩子是好事,但必须要他能了解理由。

5岁儿希望被认可、被赞美的心态很强烈,如果大人毫不负责地胡乱赞美一番,只想讨好幼儿,这将使孩子勉强自己去达成目标而发生预期不到的问题。

若称赞“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一定敢一个人待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睡觉”时,孩子为了勉强自己,虽然无法克服畏惧,也只好以“肚子痛”、“窗户自己会打开”等藉口哑乞求大人帮助。

另一方面,以赞美来达成对孩子的要求,很可能不久就被孩子认破,甚至反而加以利用。

如此孩子会反过来向母亲说:“妈妈,既然你知道我是乖孩子,那就帮我买个玩具,我一定比以前更乖。

”届时您该怎么办呢称赞的时候虽然如此,但也不必因此而不敢赞美孩子,孩子表现得好就要真心赞美他,尤其是5岁儿,受到赞美能使他找到更高的目标,而且对自己更有信心,因此诚恳的赞美是必要的。

首先要使孩子明白被赞美的理由,使他能从被肯定中确立日后努力的目标。

“啊!你知道把垃圾从地上捡起来丢在垃圾桶,不但妈妈觉得光荣,连过路的人都会为你做了一件好事而高兴,你真是好孩子!”像这样具体地说明理由和对他的行动加以支持,比盲目的赞美更重要。

此外,有兄弟姐妹或其他朋友在场时,要注意不要使赞美成为他拥有优越感的原因及使别人受挫感的来源。

赞美与责备一样,最好都能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

承认、鼓励、成为支持者许多父母以为管教孩子就是找出他的缺点来责备。

但是责备只能使孩子消极地改掉不良的,想要他主动做出理想的行为,则必须加以赞美来引起他的意念,这两种分别使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5岁儿的赞美内容不能再用像“你是个好孩子。

”“你真聪明!”这么简单,而是要花脑筋想出不同的赞美法,例如“这是你替我做的吗谢谢你!”即使只是一点儿小的好事也要加以肯定与承认。

还有,看到孩子努力想做好一件事时,最好及时对他说出一句勉励的话:“再加油!你好棒!好棒!”或者注视着他、对他重重地点头认可。

幼儿的努力必须有大人承认和支持才能持续下去,尤其是对平时不能顺利表达行动的孩子,当他有努力或善良的行为时,一定要加以勉励。

比如告诉他:“你是不是觉得那个人很可怜妈妈认为你这种同情心是对的。

”责怪的原则是:孩子的行为呈现错误的时候;但是赞美则是:只要有感情的动向就要加以承认,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别。

再者,看见孩子表现良好而给予赞美,是每个人都得到的;但是孩子想做好却失败时,就很少有大人会去注意他,父母们也不能忽略孩子这种心情才好。

孩子长久的努力有了结果或面对不擅长的事时,大人都应加以鼓励,特别是常被别人忽略的小孩努力做某件事时,大人绝不要忽略了加以赞扬。

切记的是,别拿他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完全要以他自己本身的情况来考虑是否该加以赞美。

五岁,开朗而愉悦的年龄。

五岁的孩子象阳光一样,温暖,明朗。

五岁小孩是母亲愿望的视线,从孕育,生产,初生时的事事包办;一到两岁是的步步紧盯;三岁四岁时的蛮不讲理;到了五岁,终于可以让父母松一口气。

欣慰地欣赏自己养育多是的成果,充分吸收五岁小孩爱的回报。

那个制造狂风暴雨的小捣蛋,终于变得懂事了,讲理了,他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好小孩,要讨妈妈欢欣,他的世界都以妈妈为中心。

他的小小心灵充满了对人,对物,甚至对神的爱。

他张大眼睛,好奇的学习,贪婪地吸收,享受生命提供给他的一切美好。

五岁,黄金年龄。

五岁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学好,而且,通常总是表现的很成功。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他一心求好,有时甚至连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请求大人容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