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宽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生活需要宽容。
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预测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需要宽容》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宽容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以及掌握培养宽容精神的做法。
只有学习了宽容的相关内容后,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会与别人相处,这对于后面要学习《欣赏与赞美》和《竞争与合作》的内容,无疑作了铺垫。
可见,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宽容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进一步掌握培养宽容精神的做法。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与冲突的技巧,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会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实现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宽容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依据:根据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在学习如何培养宽容精神之前,需要对宽容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将宽容的含义、重要性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依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往往不懂得应该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容易为小事斤斤计较,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为了让学生懂得宽容待人,我将如何培养宽容精神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交往中需要互相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
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以我为主等。
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所以,培养宽容待人的良好品行,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二)说教法
依据: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在讲“有宽容才能共处”的内容时运用小品演绎案例。
2、情景教学法:在讲“有宽容才能创造”的内容时运用此方法。
3、讨论教学法:在“宽容是有原则的”这一内容中运用讨论教学法,学生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4、活动教学法:贯穿于本节课当中。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学法指导有:分析归纳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部分,我会出示两张表情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张,并说出理由。
然后我再出示两张图片,并告诉学生左边展示的是宽容的图片,而右边的是缺乏宽容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鲜明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到在生活中,宽容可以使我们的世界缤纷多彩,充满欢乐,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生活需要宽容。
(二)讲授新课
设计思路:主要围绕着“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怎样去宽容”,即“宽容的含义、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宽容精神的做法”的脉络进行设计的。
1、宽容的含义
活动一:拆字游戏
要求:通过分拆“宽容”二字的方法,对“宽容”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拆字”这个游戏,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
而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宽容”的含义,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我再进行补充,进一步完善“宽容”的含义。
在这里,我运用了活动教学法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从而突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宽容的含义。
2、宽容的重要性
1)有宽容才能共处
活动二:学生表演小品《寝室风波》
要求:学生在看的时候思考“为什么原本关系非常融洽的宿友,现在却变成仇敌呢?”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分析归纳的学法指导,通过小品演绎的方式,让学生以旁外人的眼光去分析这个反映日常生活矛盾的案例,从中领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互相宽容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2)有宽容才能创造
活动三:补充句子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列出的句子,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假如没有电灯、电脑、手机等发明,我们可能会怎样。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我们的生活不方便,社会不会发展得那么快等的内容。
然后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假如在这些发明出现的时候,我们以狭窄的心态去对待,认为这些都是没必要存在的,这样我们的社会又是怎样的呢?最后,我会做出总结:在社会生活中,许多创造在开始时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如果没有宽容,创造势必遭到扼杀,从而让学生明白“有宽容才能创造”这一知识点。
3)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活动四:“choose again”(再选一次)
要求:出示故事“负荆请罪”的背景,要求学生为故事选一个结果,并说出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重选故事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蔺相如宽容对待廉颇的原因,从而领悟到:成功的事业离不开智慧与合作,彼此之间需要宽容。
4)宽容是有原则的
活动五:宽容“试金石”
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展示的事例,通过互相讨论,判断这些做法是否是宽容的表现。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通过运用讨论教学法和采取分析归纳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切身体会这些取自于生活的例子,从而认识到: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他人,宽容不等于容忍、纵容。
以上通过四个小活动和一个材料分析,说明宽容的重要性的具体表现,从而突出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宽容的重要性。
3、如何培养宽容精神
活动六:比一比,学一学
要求:以四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宽容精神的做法,然后由代表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在这里,我运用了活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的学法指导,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宽容精神,同时实现“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冲突技巧”的能力目标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心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课堂小结
在讲述完本课的内容,达到知识目标后,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小结,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最后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框架,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由学生自己说”的方式小结,改变以往由教师个人做小结的传统做法,更能使学生加深印象。
(四)布置作业
阅读书本62页的《宽容化解仇恨》思考:
1、这则故事中什么地方感动了你?
2、这位经历战争苦难的妇女,最终选择了宽容对待曾经给她带来深重苦难的俘虏,你能描述
一下她当时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章并完成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说板书设计
我从直观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以“宽容的含义-宽容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宽容精神”为主线作提纲式的板书,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同时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五、说教学效果预测
1、预计达到的效果:
通过讲授本课的内容,我预计学生对宽容的含义、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宽容精神这几个方面会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
除外,通过讨论、交流,我预计学生对材料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会有所提高,并逐步实现合作学习。
2、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在“培养宽容精神”上遇到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在这方面多鼓励学生,同时建议他们通过制定长期计划逐步实现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