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
一、单选题
1. “嫦娥四号”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勘察。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 . 人类的家园——地球
B . 待发射的嫦娥四号
C . 轮廓模糊的星云
D .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2)从天体系统看,地球不属于()
A . 总星系
B . 地月系
C . 太阳系
D . 河外星系
2.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下表为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以及距离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距离,说明地球具有的特征是()
A . 特殊性
B . 周期性
C . 普通性
D . 生命性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太阳光照稳定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 读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 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 .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 .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4. 北京时间2015年6月22日0时38分,我国迎来2015年的夏至。

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5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 (23°26’N,136°W)
B . (23°26’S,100°E)
C . (23°26’N,70°W)
D . (23°26’S,136°W)
(2)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
②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③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分属南北半球
④四地的纬度值丁>乙=甲>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6. 下图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2)属于地球内部的圈层是
A . 生物圈
B . 水圈
C . 岩石圈
D . 大气圈
(3)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 .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7.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 . 行进中的赛车
B . 西气东输管道
C . 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D . 太阳能热水器
8.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下题。

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电视节目、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
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③
9. 下图为“某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峡谷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乙—丙—甲
(2)该峡谷形成的原因是
A . 风力堆积
B . 海浪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侵蚀
10. 左图为某地10月4日—15日气温变化,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最可能为降水天气的日期是
A . 4—5日
B . 6—8日
C . 12—13日
D . 14—15日
(2)据右图判断,14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A . 白天①强,夜晚③弱
B . 白天②强,夜晚④弱
C . 白天②弱,夜晚④弱
D . 白天②强,夜晚③弱
二、多选题
11.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设定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到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维系人类的生存。

下图为地球“流浪”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变长
B . 地转偏向力变强
C . 地球的昼夜现象依然存在
D . 五带消失
(2)研究发现,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1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日地距离)。

据此推断比邻星
A . 比太阳的级别低
B . 温度比太阳低
C . 质量比太阳小
D . 体积比太阳大
12. 下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3. 读下图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此图以北极点为中心
B . A,B,D三点的自转线速度,A点最大
C . 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可能会落到D乙东侧
D . E点的地方时为0点
14. 读下图“太阳外部大气层结构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信息判读正确的是()
A . ①——日冕层
B . ②——色球层
C . ③——光球层
D . ④——黑子
(2)对图中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 是核聚变导致的
B . 是太阳辐射强弱的标志
C . 活动周期为11年
D . 比周围区域亮
15.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6. 下图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丙为地壳
B . 甲为地幔
C . 丁为岩浆发源地
D . 乙为液态
三、综合题
17. 下图为二至日某日光照图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显示的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其日期为________。

(2)图中甲位于_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乙地地方时为________,乙地此日昼长为________小时,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

(3)此时,给图中甲、丙、丁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日后三个月内,淮安日出会________(提前或推迟),其日出方向为________。

(5)此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6)此季节,江苏(______)(双选)
A . 昼长夜短
B . 正值小麦生长
C . 出现极昼现象
D . 物体影子较短
18.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丙、丁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

(3)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处,寻找油气应在________处。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____处,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9. 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数字为地质作用,字母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图乙中的“浮石”属于图甲中字母________,图丙中“翡翠玉石”(翡翠玉
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属于图甲中字母________。

图丁中岩石属于图甲中字母________。

(4)简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