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账户客户带来收入约为 2.69 亿,占总收入的 26.6%! (二)分析问题
银河证券的案例,只是这类证券业问题的“冰山一角”,而之所以我国证券业会出 现这些问题,我认为,一方面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短,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阶 段,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市场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自身的迅速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处于也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 有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下面,我们通过对“银河证券”的案例的阐述,说明我国证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此进行分析及总结。
二、 关于证券业风险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2000 年 6 月至 9 月,银河证券昆明白塔路营业部与客户签定代客理财协议 23 份,
以 5%―10%的年收益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作出承诺,涉及金额达一千多万人民币; 2001 年 2 月至 4 月,营业部以其出资设立并实际控制的云南义龙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名 义,与客户签定代客理财协议 33 份,以 6%的年收益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作出承诺, 涉及金额达 450 多万元人民币。
证券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及宏观经济的稳定都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证券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企业有效的融资平台,上市企业通过主板、 中小板及创业板进行直接融资,非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权及公司债等信用债 券进行有效融资。
我国证券化率水平不断优化。2007 年,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最为高涨的一年,股 票市值达到 32.71 亿元,证券化率达到最大值 132.65%。受到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股市总市值迅速降低,证券化率也降低至 40.37%;随着股票市场的逐渐恢复,2009 年
班级
-
我国股票总市值上升至 24.39 亿元,证券化率也有所上升,但相比较 GDP 的迅速回升, 证券化率水平不断优化,回升至 72.74%。2007 年—2009 年美国市场证券化率分别为 129.44%、126.72%和 75.05%,相比较而言,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化率在 2007 年达到 高点后逐步回调,且回调力度较大,说明股市等证券市场质量逐渐提高。
以这类问题为出发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要做的是规范市场运作,而为了及时 打击证券犯罪,在加强对证券交易所实时行情监控的同时, 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可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警示措施,并立即介入调查处理,防止违 法犯罪行为的进一步扩散。但是,在国内能够确确实实的有效率地做到就需要看有关 部门行动,毕竟中国在这方面的确是不完善的,是内部存在的问题,而且行业各方面 都处于相对初期阶段,更需要多的耐心。依靠紧紧的规范是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从 每一个公司内部人员当中执行,各种的不完善令到内部人员职业素质以及道德层次跟 不上,需要规范每一间公司,定期给予人员相关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知识教育。把任务 交给各公司,而不是范范给出一些法规,当然也需要把这些法规列入在证券公司设立 时的标准之一,而一段时期为考核,并且执行抽查监督。
学号
-Hale Waihona Puke -------------------------------------------装--------------------------------- --------- 订 -----------------------------------------线----------------------------------------
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金融风险管理 成绩
评语: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评阅人
姓名
==========================================
(题目)
我国证券业的金融风险防范
(正文)
一、 我国证券业的概况
证券业指从事证券发行和交易服务的专门行业,是证券市场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 主要经营活动是沟通证券需求者和供给者直接的联系,并为双方证券交易提供服务, 促使证券发行与流通高效地进行,并维持证券市场的运转秩序。主要由证券交易所、 证券公司、证券协会及金融机构组成。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逐渐从“资本大国” 向“资本强国”迈进。但是,作为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国内证券行业特别 是证券公司的发展,并没有真正跟上中国资本市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与中国资本市场 的国际地位相差甚远。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 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自 身功能的发挥,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到 2003 年,银河证券在全年经纪业务的一份稽核报告中承认,曾经出现过挪用客 户交易结算资金、国债回购业务的违规操作、三方监管业务的违规操作,然而,一对 多开户、违规融资理财等证券市场常见的违规现象在银河一样都不少。 1、报告显示,截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银河证券客户结算资金缺口 2.91 亿元,其中 直接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0.4 亿元,客户账户资金透支 1.27 亿元,客户账户虚增 1.25 亿元。在一些营业部的日常工作中,存在着接受客户全权委托、客户取款与转款无签 字、大额取款审批不严、客户电话委托后无签字等现象,银河亦承认“这些违规问题 会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及潜在的经济损失”。 2、而在“三方监管业务”方面,由于证监会对此还没进行很好的规范,因此很多营业 部在操作时违规问题似乎难以避免。三方监管业务中,证券营业部承担担保责任,或 手续不全、责任不清导致的纠纷并不在少数,而银河证券 2003 年在此项业务上形成的 资金缺口达到了有 1.1 亿元。2003 年,银河证券下属营业部上海复兴东路、上海曲阳 路、重庆民族路和武汉四唯路营业部发生的违规三方监管业务全都未按要求向上级汇 报备案。 3、一对多开户,指一个资金账户下挂多个股东账户。按规定,客户资金账户与证券账 户要求一一对应,但事实上,银河证券营业部为吸引客户,经常提供资金账户和证券 账户一对多“服务”,使得在证券营业部内资金的流转较为复杂,不易识别存入的资金 及其流向。营业部利用一对多账户进行违规融资理财,手法隐蔽,监控检查难度很大。 银河态度是“由于一对多账户多属于机构客户行为,对公司的风险收益贡献较大,建 议对一多账户问题应慎重对待,随着市场规范逐步解决”。截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 银河一对多账户共有 28787 户,占总资金账户的 0.1‰,但这些资金账户的资产总值却 达到 313.5 亿元,占银河证券客户总资产的 27%。由此,一对多账户基本上是银河各营 业部的特大客户。据资料显示,在 2003 年,银河证券佣金收入约为 10.1 亿元,一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