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题解析专题比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中考生物题解析专题比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0-12三年 生物中考题解析专题比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2012年滨州)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11.(2012年连云港)图2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D )A.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D.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14.(2012年盐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D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17.(2012年泸州)泸州市叙永县水尾镇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

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

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C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23.(2012年泰安)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右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孔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B )A.下表皮光照较强B.下表皮气孔较多C.下表皮颜色较深D.上表皮生命力弱24.(2012年泰安)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D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气C.葡萄糖、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26.(2012年潍坊)“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B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二氧化碳 + 水 光 叶绿体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氧气图2+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33.(2012年东营)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图2),该实验可以证明(B)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34.(2012年东营)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11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35.(2012年枣庄)2012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营造绿色宜居家园。

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

其控制温室的依据是(D)A.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C.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36.(2011·山东东营)如图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A.甲与丙甲与乙B.甲与乙甲与丁C.甲与丙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解题思路】探究“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中的变量是绿色植物;而探究“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变量应是光,故此题应选A。

【答案】A【点评】此题关键的是认真观察实验装置,读懂装置中所涵盖的知识,并且要掌握探究的实验变量具有单一性。

较为简单。

37.(2011·山东东营)我们在过节时经常买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或者带有美丽图案的“艺术苹果”。

“艺术苹果”的形成通常采用苹果长到成熟初期时贴纸的方法。

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解题思路】粘上贴纸后,植物的叶子不能进行光照,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由于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照,粘贴后叶片部分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作用。

【答案】C【点评】此题关键是要搞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度中等。

38、(2010·福州学业考)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壁D.细胞核【解析】选A.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因此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9.(2010·济宁中考)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一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解析】选C。

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40.(2010·金华中考)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答案:D41.(2010·潍坊学业考)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被子植物【解析】选A。

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地球上近9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中和淡水中的藻类植物完成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因此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增加氧气含量上功劳最大.42. (2010·日照学业考)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

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此题主要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黑纸遮光→隔水加热脱色→滴加碘液→清洗碘液→观察。

39.(2012年滨州)图4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

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则②代表氧气。

(2)若此图表示植物在暗处时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代表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蒸腾作用过程中,②代表的物质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从根向上运输。

(4)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40.(2012年福州)图5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分析回答:(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光合作用,B是呼吸作用。

(2)A、B两个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

(填字母)(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B)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些什么?植树造林、少开车多步行等。

41.(2012年菏泽市)(6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 选同样装置一套,只是把小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清水,其他条件和设置都相同。

(2分)(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51.(2010·济宁学业考)右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

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2)乙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3)丙处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4)此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分别是和。

【解析】(1)图中乙和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图中丙和甲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叶绿体,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图中乙和甲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

(4)图中乙和甲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答案:(1)不变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2)不变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3)变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4)甲丙乙丙52.(2010·济宁中考)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