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藻

蓝藻


• 鱼种放养不合理: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鱼塘易发生
• 内因:微事藻生物学特性,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 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 池海埂一线的岸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 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 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 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 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 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 蓝藻又开始“抬头”,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 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 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
Oscillatoria culture specimens did possess sheaths (arrow).
Oscillatoria sp.
1]潮湿或小型水体
2]单列组成的丝状体
3]短圆柱状 4]藻体前后运动或摆动 5]dead ce
•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 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 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 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 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 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
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胶被
胶鞘
蓝藻(Cyanophyta)
一、蓝藻一般特征 blue-green algae;粘藻-细胞壁外有胶鞘;裂殖 [一]藻体形态
1.单细胞植物体 [有的分裂后包在胶化母细胞壁 内呈群体/极性分化] 2.群体类型[多个形态结构相同的 细胞联结] 3.丝状体[一面分裂/子胞相连/ 分枝或否] ※有的丝状体具异形胞 Heterocyst特点 1.来源营养细胞/但大 2.细胞壁厚[节球nodule] 3.不具色素 功能:1形成藻殖段行营养繁殖2.固氮作用[还原过程/固氮酶]
胞和厚壁孢子,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可生
于淡水和海水中。 螺旋藻营养丰富,大量培养可广泛应用于 饲料、保健品及化妆品。 目前国内外工厂化 培养的种类主要是钝顶螺旋藻S.platensis和 极大螺旋藻,其中钝顶螺旋藻 含蛋白质高达 53%-72%。
极 大 螺 旋 藻
Oscillatoria
[二]丝状体的代表 1.颤藻属 Oscillatoria
分类
1、色球藻属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单细胞——球形 胶质鞘 群体——由子细胞 形成;具个体和公共胶质 鞘;细胞呈半球形或四分 体形,细胞相接处平直。
*淡水或湿地
2、微囊藻属Microcystis
植物体为球形、不规则形或具有穿孔的浮游群体;细胞均匀分布在 无结构的基质中。细胞内具有气泡。夏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一、主要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 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细胞壁上含有粘质缩氨肽,这是 蓝藻区别于其他藻类的特征之一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
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 素)。植物通常呈蓝绿色、淡蓝色、亮蓝绿色等
3.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
4.生态分布 1]耐高温 2]多淡水 藻类中最大门8000种,淡水藻90%,海藻10%——绿藻
【发生的一般规律】
蓝藻(微囊藻)水华
• 微囊藻属喜高温藻类,一般在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开始生长繁殖, 夏季繁殖速度极快,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不再生长繁殖。一般 以吃食性鱼虾为主的池塘及水体交换差的池塘较易发生水华。且已 发生微囊藻水华的池塘,翌年不仅易发生且时间会提前 【形成原因】 • 与光照、水温和水体pH 的关系:微囊藻喜强光、高温(20℃以上) 和碱性(pH>8)水体
4]常与微囊藻一起形成水华
4、真枝藻属Stigonema ocellatum
*单列或多列细胞构成 不规则分枝丝状体 *真分枝是细胞在纵轴 方向分裂形成
*有异形胞
*潮湿岩石生长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蓝藻在自然界在分布很广,凡是潮湿、有光照的地方都能 生长,蓝藻多喜生于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中,湖泊中以
表层水及近岸部分较多,小型湖泊较大型湖泊多,在我国
南方水体常年可见。 形成水华(赤潮) 。 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毛藻
在温暖、阳光充足的季节,富含营养的水体常见蓝藻过盛 繁殖形成水华(赤潮) 。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 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 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它是 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
太湖微囊藻水华
微囊藻水华的危害
• 影响鱼类的生长:抑制了其它有益浮游生物的正常 生长,造成鱼类的吃食受到一定影响。微囊藻具有 胶膜包被,青、草、鲢、鳙鱼吃了以后不能消化。 • 造成鱼类缺氧:易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膜,阻 碍气体交换,夜间又因微囊藻的呼吸作用导致水中 的氧气大量消耗和二氧化碳大量积累 •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蓝藻异形胞
蓝藻 Cyanophyta
• 蓝藻(Cyanobacteria)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 立为原核生物界。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蓝藻 (蓝细菌) • 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蓝藻也不全 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 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 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红 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 现出红色。
[二]细胞结构
1.细胞壁 ※真正细胞壁:四层,主成分粘肽[与Gram 阴性菌相似/溶菌酶] ※胶质鞘:果胶酸/粘多糖[有的易水化/或 坚固呈层理/非光合色素] 2.原生质体 ※中心质centroplasm——又称中央体 1]环状DNA 2]无组蛋白 3]无核膜、核仁 4]原核 ※周质periplasm——又称色素质 1]无载色体等细胞器2]有光合片层3]有气泡 3.光合色素:chlorophyll a、藻胆素[藻蓝 蛋白/藻红蛋白]、 黄色色素[类胡萝卜素] 4.光合产物:蓝藻淀粉[遇碘变褐色]、 蓝藻颗粒体[由脂蛋白构成]
2、念珠藻属Nostoc sp.
念珠藻属Nostoc 1]水生或气生,如地 木耳/发菜 2]单列组成丝状体 /在胶鞘中 3]细胞球形 4]有异形胞 5]产生厚壁孢子。 6]藻殖段繁殖
地木耳
清热收敛、益气明目
3、鱼腥藻属 Anabaena sp.
1]无公共胶质鞘
2]与红萍共生固氮
3]与念珠藻属可单独固氮
常见的有等。
• • •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太湖微囊藻水华
3.螺旋藻属Spirulina
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无胶鞘。 呈紧密或疏松的有规则螺旋形弯曲,无异形
[三]繁殖 1.营养繁殖: 1]单细胞种直接分裂/子细胞分离。群体分裂形成 大群体再分离。 2]丝状类型形成藻殖段[异形胞、隔离盘、机械作 用等] 2[产生无性孢子]: 1]厚壁孢子:自营养细胞体积增大积累物质和壁加 厚;休眠渡过不良环境。 2]外生孢子:细胞横裂形成大小不等两块原生质, 上为外生孢子;假鞘。 3]内生孢子 endospore--exospore外生孢子 [四]分布 1 主要淡水[营养丰富时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 气生藻 3 地衣共生
• 食用:发菜、螺旋藻等
三、蓝藻门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群生物。 1.化石证据 fossil 35-33亿年地层全为细菌和蓝藻化石。 2.细胞结构原始 1]原核 2]无载色体和细胞器 3]仅具叶绿素a 3.生殖方式原始 无有性生殖,仅具直接分裂[主张裂殖藻/菌纲]
蓝藻与红藻在色素和不产生运动细胞相同,故关系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