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与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的涵义:组织就是一群人数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与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通过专业分工与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与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与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
组织与管理:所谓管理,就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与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工作就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就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组织行为学的目标:⏹预测。
无论就是在组织内部还就是在组织外部,预测她人行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
⏹解释。
组织行为学就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事情。
⏹控制。
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
⏹分析与行动(引导)。
依靠适当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有关行为,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组织就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企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
人离开了组织,就如鱼离开了水;没有人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
⏹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
⏹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
个性:称为人格,就是指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事务的适应中所显示出的异于她人的稳定与持久的心理特征。
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可以掌握其目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未来的行为。
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就是非、善恶与重要性的评价,就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个性的特征差异性。
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与所处环境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规律与个性倾向,具有独特的精神面貌。
倾向性。
人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表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体验与特定的行为模式,体现为个人的需要、信念与理想、世界观倾向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
稳定性。
个性就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判定一个人心理特点与行为倾向的依据。
整体性。
个性就是所有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个性特征。
社会性。
人的个性就是社会化的产物,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经过社会实践与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就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当然,这并不排斥个性的先天遗传因素。
但个性主要就是后天形成的,它就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气质:就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就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天生的。
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与行为方面的动力特征。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了解与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利用与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抑制与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性格:就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简单地说,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就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2)性格就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3)性格就是个体的本质属性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就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就是关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客观事物、人与事的评价性陈述。
它反映了一个人就是如何感受某些事物的,就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工作投入:指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并将工作绩效视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反映。
感觉:感觉就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状态更可取。
它反映了人们在观念上对于正确与错误、重要与不重要、好与坏的评价与判断。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考虑价值观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价值观及其变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
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对其她个人及群体的瞧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对决策与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的瞧法;⏹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与组织压力的程度;⏹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与成就的瞧法;⏹对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选择;⏹用于管理与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
激励:包括奖励与惩罚。
奖励就是社会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与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惩罚则就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与内驱力,警诫她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实际上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两个方面。
行为。
行为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需要。
需要(Need)就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
动机(motivation)的原意就是引起动作。
动机就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就是组织行为研究中员工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员工对工作中各种因素所持有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的程度。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其实就是对工作各个不同维度的满意程度。
其研究意义在于:⏹工作满意度就是衡量企业激励机制就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作满意度就是员工的一种态度,对员工的行为有直接影响。
⏹工作满意度就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与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群体(group)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群体与个体就是不可侵害的整体。
群体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
群体就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有共同的行为能力。
⏹由持续的主动关系。
⏹有一致的群体意义。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团队就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团队成员在技能、经验与知识上具有互补性。
团队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为全体团队成员所认可的共同目标,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在工作中能积极协调,充分沟通⏹团队成员在动机、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与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与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
冲突:就是不同主体或主体的不同取向因对特定客体处置方式的分歧而产生的行为、心理的对立或矛盾的相互作用状态。
⏹管理冲突就是行为层面的人际冲突与心理层面的心理冲突的复合。
⏹冲突的主体可以就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冲突的客体可以就是利益、权力、价值观等。
⏹冲突就是一个过程。
组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就是指通过设计与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组织管理的内容:组织设计、组织协调、组织变革。
组织管理的任务:规定每个人的责任或责、权、利; 规定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调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组织结构:一般包括一个组织内组织部门的多少、管理跨度、管理规范与集权的程度等内容,阐明组织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与内部的协调机制,就是关于组织内权力与职务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
⏹正式组织的特点⏹组织目标就是具体的。
⏹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强制性、正统性、合法性、稳定性。
⏹正式组织的结构一般具有层级式的等级。
⏹正式组织的信息沟通渠道就是由组织规章所提供的。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非正式组织就是以感情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就是一种自发的无形的组织形式。
⏹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来自于组织内成员的授予。
⏹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非正式组织结构一般比较松散。
⏹非正式组织具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通常可分为情境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两大类。
1.简要解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主试、被试、假设、因果关系等概念变量就是能被测量的,可能在数量、强度的任一方面或两方面都发生变化的一种一般特征。
比如:工作满意度、员工生产率、工作压力、能力、个性、群体规范等都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变量。
由研究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叫自变量。
在组织行为学中,通常研究的自变量包括智力、个性、工作满意度、经验、动机、强化模式、领导风格,报酬分配、甄选方法以及组织设计。
因变量就是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流动、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
中介变量又称中间变量,或者权变变量,就是指一类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一种变量。
由于这种变量不易被观察到,不易被操纵、不易被测量,因此可以认为它就是一种潜在的或假设的变量。
例如:如果增加工作领域中直接监督的程度(X),则会提高工人的生产率(Y),但这种影响受到所从事任务的复杂性(Z)的制约。
主试就是指在研究中负责主持该项研究活动的个体,一般为1名。
被试就是指在研究中被研究的对象。
在组织行为学中往往就是人。
对于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所作的试探性解释称为假设。
因果关系就是指在假设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根据定义,假设中暗含着一种关系,也就就是说,它意味着一种预先假设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2.气质的特点有哪些?气质就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心理活动特征。
气质主要就是先天的;气质有极大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每一气质类型各有优缺点,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气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气质可能会影响到活动效率。
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就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则就是由需要引起的。
动机就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行为就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