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型膜,單面離型我司可做,雙面離型難,這點我上次去耐恒跟你說過了,我們沒有指標性客戶2.保護膜---目前保護膜用分條的不多,由於保護膜有延展性,所以尺寸分切較易不準,我們用SD(大壓輪)機台可以做不錯的覆捲分條,但效率不高,保護膜分條複捲要求的不會太緊的情況下沒有氣泡,所以壓輪的配置和尺寸很重要,當然機台的平行和張力也很重要,目前指標性的是日本積水(蘇州)和裕正(樟木頭),速度看分條寬度和材料延展性,沒有具體數據 3. 上次來試的opp膠帶,一分鐘可切30刀(雙刀機型,所以是60捲成品),是直徑約100 mm的成品,長度66米,1mm的我切過,0.8的也切過,我有聽過我們客戶用我們機台切過0.5的,但我沒見過實際樣品,小於0.8的基本不切實際,材料會破破爛爛的,我們的機械精度能切1mm,但重點是材料尺寸(直徑)和特性,有時材料捲的不好,還是軟,你的機台再準也不可能切出來,所以要切到你說的這麼小,機台和材料都有關係,像客戶問我,我如此解釋,對有經驗的客人都能認同,我口頭給的保証就是,如果你在市面上找到用切捲機切出來的樣品,不論是國產機台還是進口機台切的,我至少都能做的跟他們一樣或更好,而你一直問到的速度,現在是這樣的,速度愈快,品質就愈差,這不是黑或白的,而是一種漸近的過程,就看客戶對產品的要求,有些人能認同150米/分鐘捲出的產品,有些能認同120,每間不一樣,但現在我們捲opp,可以約180mpm,但其實這個行業,除了少數捲大捲的外,一般封箱膠帶和文具膠帶的分條覆捲,對速度反而沒有這麼敏感,因為他們的材料太小捲了,機台都有一個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
像上次那個客戶,覆捲66米的材料,你會發現,加速完後在極速只維持一個很短的時間就又開始減速了,所以你150mpm跟180mpm,基本上生產一捲小成品的時間,並沒有很大的差異 4.我們的切台能切保護膜,可用圓刀切也可用鋸齒刀,圓刀就跟切膠帶的刀子一樣,只是保臒膜上膠上的薄,所以相對較硬,所以用刀子切較易崩刀,而且就因保護膜較硬,回複力較差,所以有厚度的刀子擠進材料後,材料側邊會拱起來,無法回複,一般客人叫翹邊,也因為翹邊,所以我們噴的離型劑會吃到材料裏面,進而影嚮材料膠的黏性,就算你只用清水,吸進去乾了後也會多少留下印子,而鋸尺刀就像鋸子一樣,不是用切的,而是像鋸子一樣,遇到的全都切掉,就像切木頭一樣,會留下渣,也就代表,像鋸尺刀2mm厚,你每切的刀材料,就會損耗2mm的材料,而且其側面不會像圓刀切的那麼平,但卻可避免吃水的現像,現在這個行業日東切的很好,大家都知道,其中有一些小技巧
膠帶行業我們的指標性客戶就多了,就如我們型錄說的3M,日東,TESA(德莎),亞化,四維,億達,皇冠,新亞洲都是,你會問我們公司的優勢,其實是要看行業啦!我無法在信件中每一個都寫的很清楚給你,就算用說的,你也無法很明白理解,這個東西是你要在市場上得到,在這個行業久了,你就會有一套自已的見解,所以要你多去客戶那接觸........其實說白了,分條機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是最近才有的東西,不管國外,我們,國內其實原理,外觀都大同小異,我們強國內同行在哪?就在於每個都是東好一點,品質好一點,要求
高一點,速度快一點,服務好一點,品牌大一點.....是這樣的,不是有什麼必殺技,就只有我有別人沒有.....我們和國外機台(同類型的)對比也是這樣,他們也不是有什麼做不到的,只是什麼都比我們好一點,不知這樣能解答你的疑問嗎?.....上面寫的是事實,也很客觀,但我們業務能做的,就不只是客觀的說,而是看客戶的反應和需求,把他們需要我們比別人的強的部分強調,這就是業務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