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调动信息﹛调动记录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原部门,新部门,原职务,新职务,调出时间,调入时间,备注﹜。
4.2.2E-R设计
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先要对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分析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出系统的关系模式。可以采用E-R图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结构分析。E-R设计方法是一种通过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信息结构的DB设计方法。E-R图由实体、属性、联系三部分组成。
2.2人事管理系统结构
系统的模块划分已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出,每个模块对应一个程序模块,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可得出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
2.3人工处理过程
本系统人工处理过程主要有:
(1)登记员工的信息。
(2)设置系统的基础数据。
(3)设置员工的权限。
3.界面设计
3.1概述
通过设计界面,用户可以点击图形界面的按钮、菜单、对话框等图形接口元素对程序和数据进行操作和在输入框中输入命令的方式查询信息。此时的界面也就是用户接口。
4.3.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
数据流图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动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地描述系统应具有的数据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外部实体)等项目。
首先,分析人事管理的总体情况,划分系统边界,识别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处,确定外部实体,得出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员可依据此概要设计说明书,在概要设计对人事管理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项目背景
所开发系统的名称: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CHAR
20
员工姓名
性别
S_SEX
CHAR
4
员工性别
年龄
S_AGE
INT
18~100
民族
RACIAL
CHAR
具有唯一性
身份证号
SID
CHA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
唯一身份标识
E-mail
E_MAIL
CHAR
24
移动电话
T_PHONE
CHAR
11
关系模式:员工家庭(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住址﹑籍贯﹑
3.2外部接口
在设计用户界面部分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用户需要一个友好的界面,因此应做到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要注意到界面的布局,应突出的显示重要以及出错信息。
3.3内部接口
身份认证模块的返回值决定当前用户是否可以进入人事管理系统,身份通过以后再根据用户本身的权限判定进入哪一个功能模块,并且判断其相应的操作权限,这些采用返回值方式由用户本身的权限标志决定。
学号:14036
班级:计08级一班
姓名:马秋萍
人事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将系统用户对该系统的需求做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人事管理系统的概要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设计说明。主要解决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接下来的概要设计说明书中将对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4】郝兴伟. Web开发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晓华,张建,周慧珍.Jsp应用开发详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人事管理系统结构
2.1概述
该系统主要是用来管理员工的相关信息以及工资等的情况统计,公司把员工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输入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然后在管理终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等操作。使用人事管理系统,便于公司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
考勤信息﹛记录编号,员工编号,员工姓名,当前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迟到次数,早退次数﹜;
请假信息﹛请假记录编号,员工编号,病假天数,事假天数,假期开始时间﹜;
加班信息﹛加班记录编号,员工编号,特殊加班天数,正常加班天数,加班日期﹜;
出差信息﹛出差记录编号,员工编号,出差天数,出差日的地,出差开始时间﹜;
项目提出者:某公司
最终用户:公司或企业
项目的开发者:马秋萍,刘永强,王静,常建国
1.3参考资料
【1】张俊兰,江开耀,李晔等.软件工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征,李家兴. SQL Server实用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以下为部分界面:
4.数据库设计
4.1概述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包括员工工基本信息管理、部门管理、职称管理、学历管理和用户信息管理等主要表结构。
4.2概要设计
4.2.1主要实体及其属性
人事管理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实体集及其属性如下:
员工﹛员工编号,员工姓名,性别,籍贯,年龄,生日,学历,专业,住址,邮编,电话,EMAIL,参加工作时间,进入公司时间,部门,起薪时间,职务,备注﹜;
然后划分出几个主要的信息管理功能,并明确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绘制出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的符号说明:
外部实体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
图1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人事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
图2人事信息处理的顶层数据流程图
以加班处理的数据流程图(图3)为例说明二层数据流程图:(其它如出差、出勤等信息的数据流程图略.)
图3
图4系统数据流程图
其中‘P’表示数据处理,‘F’表示数据流,‘D’表示数据存储
4.3.2基本表
关系模式:工资(工号﹑姓名﹑性别﹑全勤奖金﹑实上班天数﹑基本工资﹑加班天数﹑加班工资﹑扣款﹑应发工资﹑实发工资)
属性中文名称
属性名
类型
长度
说明
员工编号
S_NO
CHAR
11
部门统一编号,具有唯一性
姓名
S_NAME
本系统的E-R图如下图所示:
E-R图
4.3逻辑设计
系统分析的主要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本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是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描述工具。即在对人事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排除现有组织机构和业务分工所造成的信息障碍。完全从业务管理功能和管理对象出发,按照信息系统中应有的数据流和数据结构来勾画系统的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