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轮系

12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轮系的功用: 二. 轮系的功用:
3. 实现变速传动
动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二.轮系的功用
4、获得大传动比 如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一般齿数差Z 如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一般齿数差Z1=1~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单级i Z2=1~4。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单级iHV可达 135,两级i 可达1000以上,结构紧凑, 1000以上 135,两级iHV可达1000以上,结构紧凑,应用广 泛。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十二章 轮系
第一节 轮系的类型与功用 第二节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轮系定义: 轮系定义:
在复杂的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在复杂的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常常采用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常常采用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蜗杆、蜗轮) 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 轮系 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 蜗杆、蜗轮) 组成的传动系统。 组成的传动系统。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1.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结论: 结论: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等 于轮系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 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 设轮1为起始主动轮, 设轮1为起始主动轮,轮K为最末从动轮,则平面 为最末从动轮,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的一般公式为 :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周转轮系
动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2.周转轮系 2.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组成 :
周 转 轮 系 太阳轮 行星轮 行星架或系杆
动画
一个基本周转轮系中 行星轮可有多个, 一个基本周转轮系中,行星轮可有多个,太阳轮的 基本周转轮系 数量不多于两个,行星架只能有一个。 数量不多于两个,行星架只能有一个。
n1 z 2 z 3 z 3 z6 i16 = = n6 z1 z ′ z ′ z5 2 3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减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减速器
同轴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圆锥减速器
减速器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圆锥 圆柱齿轮减速器
蜗杆减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转化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周转轮系及转化轮系中各构件的转速: 周转轮系及转化轮系中各构件的转速:
构件名称 原转速 转化轮系中的转速 太阳轮1 太阳轮1 行星轮2 行星轮2 太阳轮3 太阳轮3 行星架H 行星架H
n1 n2 n3 nH
n1H=n1-nH n2H=n2-nH n3H=n3-n H nHH=nH-nH=0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轮系的功用: 二、轮系的功用:
5.实现分路传动 5.实现分路传动
滚齿机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二.轮系的功用
5.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 5.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 例:汽车后桥差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二节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轮系的传动比——是指轮系中输入轴(主动轮)的 是指轮系中输入轴(主动轮) 轮系的传动比 是指轮系中输入轴 角速度(或转速)与输出轴(从动轮) 角速度(或转速)与输出轴(从动轮)的角速度 或转速)之比, (或转速)之比,即 :
第十二章 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十二章 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十二章 轮系
本章的教学目标: 本章的教学目标: 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 1)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传动的组成和特点。 周转轮系传动的组成和特点。 掌握是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掌握是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2.平面定轴轮从动轮转向的确定 2.平面定轴轮从动轮转向的确定
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平面定 轴轮系从动轮转向: 轴轮系从动轮转向: 箭头方向表示齿轮( 箭头方向表示齿轮(或构 最前点的线速度方向。 件)最前点的线速度方向。 惰轮——不影响传动比大 不影响传动比大 惰轮 小,只起改变从动轮转向作 用的齿轮。 用的齿轮。
H 1k
+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三.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方法: 方法:
先将混合轮系分解 成基本周转轮系和定 轴轮系, 轴轮系,然后分别列 出传动比计算式, 出传动比计算式,最 后联立求解。 后联立求解。
图12-14 混合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小结
轮系类型。 一、轮系类型。 轮系的功用。 二、轮系的功用。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三、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i=? “+-” + 是如何规定的? 是如何规定的?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二节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在行星齿轮系中,设G、K分别为轴线与主轴线平 在行星齿轮系中, 行或重合的任意两个齿轮,则从G轮到K 行或重合的任意两个齿轮,则从G轮到K轮的传动 比可用下式求解: 比可用下式求解: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转化轮系: 转化轮系:
图12-11 周转轮系及转化轮系 周转轮系 b) 转化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1.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n1 z2 i12 = = − n2 z1 ′ n3 z 4 i3′4 = = ′ n4 z3
′ n2 z3 i2′3 = = ′ n3 z2 n4 z5 i45 = = − n5 z4
i12 i2 ′3 i3′ 4 i45
减速器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分流式双级 圆柱齿轮减速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第二节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简单周转轮系—— 具 简单周转轮系 有一个自由度的周转轮系; 有一个自由度的周转轮系; 差动轮系——具有两个 具有两个 差动轮系 自由度的周转轮系。 自由度的周转轮系。
F=3x(N-1)F=3x(N-1)-2PL-PH 左图: 左图:F1=3X3-2X3-2=1 右图: 右图: F2=3X4-2X4-2=2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由于转化轮系为定轴轮系, 由于转化轮系为定轴轮系,故根据定轴轮系传动 转化轮系为定轴轮系 比计算式可得轮1 传动比为: 比计算式可得轮1、3传动比为:
该结论可推广到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传动比计算 的一般情况:
n1 − nH m 轮 1至 轮 k 至 至 至至 至轮 至 至至轮 至至至 至至 i = = (−1) 轮 1至 轮 k 至 至 至至 至轮 至 至 至轮 至至至 至至 nk − nH
一.轮系类型
定轴轮系——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 1、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 都是固定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都是固定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一.轮系的类型
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 2、周转轮系 至少有一个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 转外,其轴线又绕另一个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行 转外, 星齿轮系。 星齿轮系。 动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3.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空间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传动比的大小仍采用推广式计算, 传动比的大小仍采用推广式计算,用画箭头的方 大小仍采用推广式计算 法确定从动轮的转向 转向: 法确定从动轮的转向: 圆锥齿轮传动:表示齿轮副转向的箭头同时指向 圆锥齿轮传动: 或同时背离节点; 或同时背离节点; 蜗杆传动:用蜗杆“ 右手法则” 蜗杆传动:用蜗杆“左、右手法则”,对右旋蜗 用右手握住蜗杆的轴线, 杆,用右手握住蜗杆的轴线,四指弯曲方向与蜗杆 转动方向一致, 转动方向一致,则与拇指的指向相反的方向就是蜗 轮在节点处圆周速度的方向。对左旋蜗杆,用左手 轮在节点处圆周速度的方向。对左旋蜗杆, 法则。 法则。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2.周转轮系 2.周转轮系
行星架与两中心轮的几何轴线( 必须重合, 行星架与两中心轮的几何轴线(O1-O3-OH)必须重合, 否则无法运动。 否则无法运动。 差动轮系:齿轮1 均绕固定轴线转动, 差动轮系:齿轮1、3均绕固定轴线转动,机构有二 个自由度,工作时需要二个原动件。 个自由度,工作时需要二个原动件。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一.轮系的类型
3.混合轮系 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周转轮系, 3.混合轮系——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周转轮系, 混合轮系 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周转轮系 或包含有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的复杂轮系。 或包含有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的复杂轮系。
动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轮系的图示法: 轮系的图示法: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轮系类型: 一、轮系类型:
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 轴线位置关系分为: 轴线位置关系分为: 平面轮系 轮系 空间轮系 定轴轮系 轮系 周转轮系 混合轮系
根据轮系运转时齿轮 的轴线位置相对于机 架是否固定, 架是否固定,又将轮 系分: 系分: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二、轮系的功用
1、实现远距离传动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二.轮系的功用 轮系的功用
2.实现换向传动 2.实现换向传动 在主动轴转向不变的情况下, 在主动轴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惰轮可以改变 从动轮的转向。 从动轮的转向。例:车床走刀丝杠的三星轮换向 机构: 机构:
动画
汽车机械基础第十二章 轮系
n′ = n2 2
′ ′ n1 n 2 n 3 n 4 z 2 z3 z 4 z5 = = ′ ′ n 2 n3 n 4 n5 z1 z 2 z 3 z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