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目录一年级(上)1 画鸡 (3)2 山村咏怀 (6)3 果园 (8)4 咏华山 (9)5 七步诗 (10)6 画 (11)7 相思 (12)8 鸟鸣涧 (14)9 绝句 (16)10 问刘十九 (18)11 马诗 (20)12 送别 (21)13 人日雪景 (22)14 惜时 (23)15 四季诗 (24)一年级(下)1 咏鹅 (25)2 风 (26)3 春晓 (27)4 静夜思 (28)5 古朗月行 (30)6 绝句 (32)7 忆江南 (34)8 池上 (37)9 所见 (39)10 村居 (41)11 小池 (43)12 寻隐者不遇 (45)13 悯农(一) (47)14 悯农(二) (50)15 汉乐府 (52)一年级古诗(上)1. 画huà鸡jī(明mínɡ)唐tánɡ寅yíntóu shàng hóng guān bùyòngcái头上红冠不用裁,mǎnshēn xuěbái zǒu jiānglái满身雪白走将来。
píng shēng bù gǎn qīng yányǔ平生不敢轻言语,yí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kāi一叫千门万户开。
【作者简介】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写作背景】《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词语解析】(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平生:平素,平常。
(4)轻:随便,轻易。
(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6)一:一旦。
(7)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古诗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古诗鉴赏】《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
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
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
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
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
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
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
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Sh ānc ūn y ǒng hu ái2. 山村咏 怀(宋s òn ɡ)邵sh ào 雍y ōn ɡy ī q ù èr s ān l ǐ一 去 二 三 里,y ān c ūn s ì w ǔ ji ā烟 村 四 五 家,t íng t ái li ù q ī zu ò亭 台 六 七 座,b ā ji ǔ sh í zh ī hu ā八 九 十 枝 花。
【作者简介】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写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词语解析】(1)去:距离。
(2)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3)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古诗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古诗鉴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guǒ yuán3. 果园yǔ zhōng lí guǒ bì雨中梨果病,měi shù wú shù gè每树无数个。
xiǎo ér chū rù kàn小儿出入看,yí bàn niǎo zhuó pò一半鸟啄破。
【作者简介】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
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词语解析】(1)雨中:指下雨多,不停歇。
(2)病: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
(3)小儿:孩童;小孩子。
(4)啄: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
【古诗译文】雨后果子易患病虫,树上已无多少完好。
孩童来到果园查看,大半都被鸟给啄坏。
4. 咏y ǒn ɡ华hu à山sh ān(宋s òn ɡ)寇k òu 准zh ǔn只zh ǐ有y ǒu 天ti ān 在z ài 上sh àn ɡ,更ɡèn ɡ无w ú山sh ān 与y ǔ齐q í。
举j ǔ头t óu 红h ón ɡ日r ì近j ìn ,回hu í首sh ǒu 白b ái 云y ún 低d ī。
【作者简介】字平仲,华州下邽(属今陕西渭南)人。
太平兴国进士。
公元994年(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赏识。
后因刚直不阿,被排斥出朝廷。
宋真宗即位后,召寇准回朝。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拜相,时值辽兵进攻,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往渲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后因受王钦若的挑拨,渐失宋真宗的信任。
公元1006年(景德三年)罢相任地方官。
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再度被起用为宰相,不久罢为太子太傅,封于莱,故世称寇莱公。
后遭副相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
后死于贬所。
著有《寇莱公集》、《寇忠愍公集》。
【词语解析】(1)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2)举头:抬起头。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古诗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5. 七q ī步b ù诗sh ī(魏w èi )曹c áo 植zh í煮zh ǔ豆d òu 燃r án 豆d òu 萁q í,豆d òu 在z ài 釜f ǔ中zh ōn ɡ泣q ì,本b ěn 是sh ì同t ón ɡ根ɡēn 生sh ēn ɡ,相xi ān ɡ煎ji ān 何h é太t ài 急j í。
【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
及曹丕、曹龊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词语解析】(1)箕: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2)釜:古代的一种锅。
(3)煎:煎熬,比喻迫害。
【古诗译文】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6. 画hu à(唐t án ɡ)王w án ɡ维w éi远yu ǎn 看k àn 山sh ān 有y ǒu 色s è,近j ìn 听t īn ɡ水shu ǐ无w ú声sh ēn ɡ。
春ch ūn 去q ù花hu ā还h ái 在z ài ,人r én 来l ái 鸟ni ǎo 不b ù惊j īn ɡ。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词语解析】(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惊:吃惊,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