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1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
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
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3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
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
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1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
○3词组:词和词的组合。
○4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
最小单位组合单位性质1、2、3、4、句子 (独立表达)3、如何切分语素?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1)切分语素的方法:○1基本方法:对比法。
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剩余法:根据假设,如果我们断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
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
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
〖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3)剩余语素的切分:在一个词中,如果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
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
如:白/衣服,是一种临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
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相邻的两个词不一定发生直接联系,词在组合之间是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
词在组合之间有层次的发生直接联系,就叫作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有直接联系的组成成分叫直接组成成分或直接成分,简称IC。
(2)层次分析法:按照句法结构本身的层次构造逐层进行分析,并指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组成成分,一直分析到词为止。
这种分析手续,一般称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
○1找出每一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到词为止)。
○2标明每一组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
7、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如此?(1)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2)语言里可用作划分词类的具体依据有:词义、词的形态、词的语法功能。
A、词义:○1不可观察;○2有些词的词义与词类并非一一对应。
B、汉语没有词的形态,不能用作划分词类的依据。
C、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占据语法位置的能力。
(○1与特定的词组合的能力;○2做句法成分的能力。
)词的语法功能有以下优点:○1可观察能力高;○2能反映词的语法性质。
所以,词的语法功能可用作划分词类的依据,词义具有引导的作用。
8、现代汉语中可以分出那些词类?各词类有什么特点和特殊用法?能准确判断词类,并说明理由。
(一)现代汉语词类:实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名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副词、代词)、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特殊类(叹词、拟声词)。
(二)动词:1、不~,没~。
2、~了、~着、~过。
3、作谓语。
4、~宾。
5、~补语。
6、*很~。
(基本上不受“很”修饰)。
可受“很”修饰的动词:○1心理活动;○2能愿动词。
此外还有“照顾”以及一些动词性结构。
7、重叠:ABAB、AA。
重叠后的动词有人说表“尝试”或“短时”,但应看作是一种量化,小量。
◆两类特殊动词:(1)助动词(能愿动词)。
严格说,汉语里没有助动词。
汉语中,助动词只是意义上的类。
能、能够、可以、可能、会。
(能力、可能性)应、应该、应当、该、得。
(必要)愿、愿意、肯、情愿、敢、要。
(意愿)容易、好、难。
(其他)(2)趋向动词:既有方向,又是抽象的。
趋向动词的方向实际上是指位置移动,这种位置移动是相对的。
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发生的位置移动就叫趋向。
○1趋向动词有引申的意思和虚化的意思。
如:打起来(表示开始并持续,虚化)○2趋向动词经常作补语。
大多数的趋向动词是及物动词。
形容词:1、不~。
2、很[不]~。
(形容词的最大特点,区别于其他词类的主要标志)可以用“很不”来判断不能受“很”修饰的形容词,如:景气、耐烦、像话、好意思、相同等。
3、~了、~过。
“形容词+了/过”,它有两种意义:○1表变化;○2表偏离。
4、*~宾。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
但有些形容词在表比较或在存现句中可带宾语,如:高他一头(表示比较);红了一片、苹果只红了几个(存现句)。
5、作补语。
6、作谓语。
几乎所有形容词都可作谓语,但作谓语时要受到限制。
如果单个形容词作谓语通常带有对比的意思,带程度副词可以消除对比,也可以用“是……的”消除对比。
7、作定语。
29%的形容词可直接作定语(不带“的”),如果带“的”,几乎所有形容词都可做定语。
8、作状语。
9、重叠(20%左右)状态词:1、作谓语;2、作补语(与“的”连用,构成组合式的补语)3、#不~、#很~、#~宾、#~补。
4、“雪白”类可重叠:ABAB。
名词:1、数量~。
2、定~。
(直接受定语修饰,不带“的”)3、直接作定语。
4、主语、宾语。
不能作主语的:剧毒、地步;不能作宾语的:常言、现年。
5、#不~,#很~。
6、*谓:名词一般不作谓语,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谓语。
如:今天星期一;小王双眼皮。
名词作谓语用在判断句中,大都可加“是”。
我们认为这不是省略了“是”,只是隐含。
7、*状:名词通常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的条件:○1表方式:电话采访、武力镇压;○2表比喻:拳头大的苹果、碗口粗的木头;○3表处所:屋里请、原地踏步;○4表时间:明天去。
8、*数~:名词通常不能受数词直接修饰。
◆名词的附类(特殊名词)(1)时间词:(意义上)表示时间位置或时刻。
时间词的语法功能:○1在~,等到~(与一般名词的区别);○2主/宾;○3状语。
如:今天、明年、上午、星期三、春节;现在、将来、刚才、过去、原来。
(2)处所词:表示空间位置。
○1在~,到~;○2主/宾,如:地上有很多水。
(主语)○3*状语。
原地踏步(状语)。
如:当地、基层、前线、远处;故乡、原地、空中、地上、民间。
(3)方位词:表示方向和位置(相对位置,有一个参照)○1在~、到~,或:在+实词+~(方位结构,看作定中偏正结构)○2主/宾;○3*状语,如:里面请。
方位词的特殊用法:○1转指:系里不同意(看作转指,指系里领导);○2方位词多表示空间位置,但也有些方位词可表时间位置,如:以前、之前、前后、前夕。
量词:意义上表计量单位,量词又叫单位词。
1、数~; 2、*形容词~(个别量词可受形容词修饰)。
3、重叠(单音节)。
重叠后表示周遍性任指,但“一天天”表示渐进的过程。
但老师认为说成“量词重叠表示多量”更确切。
数词:从意义上看表示数值和顺序。
1、~量。
2、*~名。
数词只在特殊条件下才直接和名词结合,条件是:○1表序数时。
○2数词+普通名词的条件。
3、*主/宾。
做主语或宾语的条件:○1运算表达;○2转指,如:一死两伤。
数量词:从意义上看,分别相当于数词+名量词、数词+时量词。
如:大量、一切、所有、多数、一半、半拉、俩、仨、全部、不少;片刻、终身、一生、一辈子、良久、许久、一番、一度。
把上述词归为数量词的理由:○1意义上分别相当于数词+名量词、数词+时量词。
○2是组合式定语,而非粘合式定语。
○3数量词同数量结构一样具有转指功能。
○4俩、仨是由数量词组成的。
区别词(又可叫属性词或非谓语形容词):从意义上看,表示事物的属性,作定语时,对事物进行分类。
区别词是成双成对的。
○1定语;○2~的。
形成的“的”字结构作定语、主语、宾语。
○3*主/宾。
在对举中,作主语,如:急性好治,慢性不好治。
○4不做其他成分。
指示词: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
代词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
如:这、那、每、某、另、其他、上、头。
除“这、那”外,其他都只作定语,“这、那”还可作主语、宾语。
把指示词单独划为一类的原因:○1代词就是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而“每、某、另”等只有指示作用,与代词不同。
○2单独归纳指示词,才可容纳“唯一、任何”这些词。
副词:副词从语法上说只能作状语。
副词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谓之间,但也有放在主语前头的。
◆副词的例外:○1有些程度副词可作补语。
如:好得很、好极了。
○2作定语:最底层、最前线、最中间、最/高峰。
代词:代词不是语法功能上的类,而是根据语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有“临时指代”的作用。
代词的语法功能不统一。
代词的语法功能和它所代替的成分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同。
疑问代词除表疑问外,还可表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1、任指(任意指称,类似于全称)。
○1 他什么都会。
谁也不认识。
○2谁愿意去谁去。
(倚变性任指,有条件)○3谁也不认识谁。
(相对性/对待性任指,有条件,两两相对) 2、泛指(不定指):○1你吃点什么?○2好像谁在那儿坐着。
3、虚指: ○1看什么,快走! ○2好什么! 介词:也叫前置词,用于介绍出与动作和事物有关的对象。
介词是虚词里面最实的,从来源看,是从某一类实词(动词)虚化而来的。
介词的语法功能:介词+实词性成分,构成介宾结构。
介词结构的功能:○1状语。
把书/翻开;被他/打了;用毛笔/写字。
〖状中结构〗○2补语。
来/自北方〖述补结构〗○3加“的”作定语。
连词:起连接作用,不做句法成分。
“和、与、同、跟”都兼有连词和介词的用法,注意区分。
语气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主观评价。
语气词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总是放在一个停顿的前面。
助词:虚词里面的剩余类。
助词是一种标记性的成分或功能性成分。
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体助词“了、着、过”)、比况助词(似的、一般)、数助词(分之、第、点、多)和其他(连、者、所、等、等等、与否)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专门用来模拟声音的。
功能:○1定语。
○2状语。
○3谓/补:主要是四字格的,如“叽叽喳喳”。
○4做独立成分。
○5临时用作动词,如:“哞”了一声。
叹词:又叫感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
功能是作独立成分。
感叹词没有组合能力,只能重复,这是区别于其他词的最主要的特点。
感叹词语音上的特点:○1语音形式不固定。
○2零声母或h声母。
○3特殊读音:哼(hng)○4感叹词没有声调,只是语调变化。
■区分词类的标准:动词:(不~|没~|~宾|~补)∧(*很~|很~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