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意境的一般方法
2、把握意境类高考题的解题模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一、考点诠释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意境就是欣赏者通过对诗中艺术形象的感受和把握,并经过审美情感的联想和想象后,在头脑中出现的一幅美妙动人、启人遐想的生活画面。
鉴赏诗歌,要调动全身的想像力,在头脑中构造出诗歌的意境,方能感觉诗歌的趣味。
二、基础练习
常见意境评析用语(注意词意的轻重,侧重点等细微差别)
壮阔类:阔大悠远雄奇优美雄浑苍劲雄浑壮观富丽堂皇
明丽类:瑰丽淡雅恬淡自然恬静安谧幽静和平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类:幽深奇险迷蒙迷茫缥缈虚幻暗淡幽暗昏暗
荒寒类:肃杀萧条萧索冷落孤寂落寞
悲凉类:慷慨悲壮悲壮苍凉凄凉凄惨
三、真题再现
度破讷沙①(其二)湖南2012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pì tí)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四、典例分析
思维流程
(1)抓意象
(2)抓关键词分析(意象前后的形容词或动词)
(3)分析画面特征
(4)分析意象流露的情感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
答:
答题步骤
五、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秦川①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②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回家途中写的诗。
②五陵:指长安城郊西汉五个皇帝的坟墓。
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所描写景物的特点不尽相同,诗人在诗中是想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试作简述。
六、课后训练
课后练案第四题、第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