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
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个性测试开始:你认为送什么样的年礼是最合宜的?A、腊肉、罐头等应景食品B、小孩爱吃的糖果桶C、水果提篮D、酒或茶叶中学生个性心理测试题结果分析A、你一向做事情都是中规中矩的,很有自己的原则,不会逾越自己的本份。
你总是在別人需要的时候出现,当灯光与荣誉都向著你罩下的时候,你会默默退出,让別人去出风头。
你像无所不在的空气,大家都习惯你的存在,有时也如和煦的春风,吹拂到每个人身上,让所有人都觉得与你在一起时,十分舒适愉快。
B、虽然你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始终维持个人本色。
不过,在团体中,大家很难会忽略你的存在。
因为你外向直爽的性子,很容易跟所有人搭上缐,就算是刚认识的朋友,你也能找得出共同的话题,聊个不停。
有你在的场合,总是热闹非凡。
也因为你能夠照顾到所有人,大家都能与你处得很热絡。
C、你希望能和大家和乐相处,所以就算碰到自己觉得委屈的事情,也闷不吭声,自认倒楣就算了。
大多数的时候,不太会听见你的怨言。
在唯繫团体的力量上,你是个很重要的角色,少有人能取代你的位置。
但因为你沒有将自己心底的话都讲出来,有时委屈求全久了,也让人习惯这样的相处模式,总是将你当受气包看待。
D、你在人群中的应对进退表现算是很棒的,不用花费太多力气,自然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因为你懂得別人需要什么,正好搔到痒处,自然就能受到荣宠。
不过你倒是不会很在意这样的事情,取悅別人也是让你自己高兴的一种方式,这样就算是一种肯定,也足夠了。
你有时反倒会因为自己的古怪脾气,而不想成为注目焦点。
这是一组心理测验题,请凭直觉考虑你的选择。
1.一边是绿茵茵的草地,另一边是黑森森的原始森林,你是往草地走,还是向森林走?2.越过草地或森林,你希望在面前出现的是辽阔大海,奔腾的江河,还涓涓的小溪?3.涉过大海、江河或小溪,在你眼前出现了一间小茅屋。
当你走向小茅屋之前,你是不是会回头望一望大海、江河或小溪?4.当你走进小茅屋,看见桌子上面有只花瓶,你希望花瓶是古典式的,还是现代式的?是大的还是小的、或者是中等的?5.你希望这茅屋里有没有窗户?如有是大的还是小的?多还是少?6.桌子上有只杯子,你不小心把它摔在地上,你希望这杯子碎不碎?是摔得粉碎,还是摔缺一块可以修补?7.走出小屋,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大道,一条小路,你选择哪一条?8.你来到沙漠地带,你已经渴了,此时路边有杯水,你是看都不看就走?还是喝光再跑?或者只喝一半把杯子带着走?或者喝一点放回原处?9.天渐渐暗了,你来到一处山谷,突然你看见一个很吓人的白发魔女。
你是掉头就走,还是站在一边不响,或者是上前搭话?10.翻过山地,一堵墙挡住了去路。
你是翻过去还是绕路而行?11.越过了这堵墙,你就来到一个动物园,里面有马、狗、兔子、猫、虎、蛇、牛、猴子、羊、猪和鹰等。
你喜欢哪一个?答案分析:1.去森林,说明童年生活并不是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下度过的。
若爱草地,则相反。
2.选择大海,说明你的初恋象大海般深沉。
选择江河,说明你的初恋如江河在你的胸中奔腾。
若换了小溪,则说明你的初恋如小溪泉水在你心中淙淙流过,给你留下温馨的回忆。
3.你如回头望,说明初恋使你难忘,第一个恋人常常闪现在你的记忆里。
若不回头,说明你觉得初恋不成熟,早把它忘了。
4.对花瓶的选择,往往体现你对终身伴侣的要求。
喜欢古典式的则喜欢文静、沉稳,具有较多传统思想的伴侣。
爱现代式的则要求伴侣是热烈、活跃、思想解放的类型。
花瓶大中小则说明对方个头的大中小。
5.希望小茅屋没窗户则生活中没朋友,是个孤独的人。
希望窗户小且少,说明朋友少且知心的没有。
希望窗户大而又多(二扇以上),生活中有几位知心朋友。
6.希望杯子不碎,说明你生活的道路较为笔直。
希望杯子摔缺一块但可以补,说明你生活受过挫折,并希望很快平复。
希望摔得粉碎,说明你的生活遭受过重大挫折。
7.选择大道,说明你认为往后的生活和事业之路是顺利的,选择小路说明你对生活和事业的前路作好了失败坎坷的准备。
8.不喝就走,说明你做事情缺乏打算,或顾虑太多(担心水有毒)。
喝光再走说明做事只图眼前利益。
喝一半带着走,说明你做事有计划,懂策略。
喝一点放在原处说明做事欠缺长远考虑,或习惯为他人打算。
9.见到白发魔女掉头就走,说明你胆子较小。
站在一边不说话说明你遇事冷静,懂观察有谋略。
敢上前讲几句话,那你的魄力很大。
10.面对围墙翻过去说明尽管有困难,但你能够克服。
绕路走说明你害怕困难,缺乏魄力。
11.马忠实,狗义气,兔子惹人爱,猫缠绵,虎凶悍,蛇狡猾,牛勤恳,猴活跃,羊温顺,猪懒惰,鹰有雄心壮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廖世承D.潘菽2. ( )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 )是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A.认知策略B.智慧技能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4.一般来说,新手老师在班级秩序管理方面,大多偏向( )管理A.预防性B.攻击性C.支持性D.矫正性5.下列各项中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一般情况下,( )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A.高等B.中等C.一般D.低等7.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8.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9.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 )A.实物直观B.图片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10.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2.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
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A.同化B.顺应C.图式D.平衡1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4.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B.实验法C.两难故事法D.对偶故事法15.下列学生的表现中,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是( )A.过分依赖B.吸烟C.认为生活没有乐趣D.一到考试就有不适应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__________和教学环境等。
17.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_、内化三个阶段。
18.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__________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将性格分成内向型和外向型。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__________。
2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为__________。
21.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__________具有双重作用。
22.关系转化说强调对关系的理解和_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
23.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__________。
24.在教“鸟”的概念时,用蝙蝠作为__________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
25.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__________两种。
26.根据创造产生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__________。
27.尤尼斯认为,道德同一性包括两层含义:__________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28.__________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9.__________是学生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理论。
30.__________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31.结构良好的问题的基本特征:问题有明确性和解法的__________。
3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___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等。
33.__________是群体内部各成员间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34.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有信度、效度和__________。
35.研究者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37.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39.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40.简述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42.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故选C。
2.【精析】B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为少年期,故选B。
3.【精析】A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4.【精析】D新手老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对问题行为缺乏预见,因而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矫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