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无线网络维护实施意见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无线网络维护实施意见

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无线网络维护实施意见一、无线网络设备的维护范围1、CDMA网设备:BSC/PCF、BTS、射频拉远、直放站等。

2、WLAN网设备:专用路由器、AP设备等。

3、室内和小区分布系统:馈线、天线、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干线放大器、电桥、接头、辅材、附属监控设备等。

4、基站配套设备:机房设施及环境、天馈线系统、GPS 系统、铁塔,以及机房内基站专用空调、电源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监控系统远端模块等。

二、无线网络维护工作职责划分1、网络监控维护中心主要工作内容(1)负责本地网级移动网络运行进行7X24小时实时监控和故障管控,实现网络故障的一点集中管理和闭环管理。

(2)实时掌握移动网运行情况,定期分析网络运行质量。

(3)负责向无线网络中心提供基站内部传输、电源、数据设备维护的技术支撑。

2、无线网络中心主要工作内容(1)负责所有无线网络设备的维护管理和资源动态管理工作。

(2)负责管理外包厂家本地网内所有铁塔、天馈等无线设备的维护外包工作,负责市区外包维护内容的现场配合和检查工作。

(3)负责市区无线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业主关系维系和资源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并对县分公司无线设备障碍提供技术支持。

(4)负责本地网无线设备备件管理,统一调配无线设备备件,审核县分公司基本备件需求。

(5)无线网络中心负责电信产权共用基站机房内联通新增设备需求的审批。

(6)负责市区新建无线设备的工程随工、验收工作。

(7)负责全本地网基站站址的合同管理工作,负责与联通公司协调完成所有基站站址的合同变更工作。

(8)负责所有基站电费、房租工作的管理、以及具体落实工作。

负责制定与联通公司各项费用的结算制度以及后期相关费用的定期结算。

3、县分公司主要工作内容(1)负责所辖区域无线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业主关系维系和资源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2)负责所辖区域无线设备外包维护内容的现场配合和检查工作。

(3)负责根据所辖区域无线设备故障情况分析统计,向无线网络中心申请无线设备备件。

(4)负责所辖区域新建无线设备的工程随工、验收工作。

(5)根据无线网络中心的统一安排,与所辖区域基站业主沟通,及时完成合同变更工作。

(6)负责所辖区域基站房租、电费的缴付工作,并定期将支付情况上报至无线网络中心。

负责所辖区域基站的房租情况、设备类型及功耗资料的动态更新。

4、线路维护中心(1)负责无线网络相关光缆、电缆、管道、杆路等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维护、日常巡检、故障处理及资源数据动态管理等工作。

(2)负责无线网络相关光缆路由的开通调测工作。

(3)负责无线网络相关光缆的工程随工、验收工作。

三、日常例行维护工作例行维护是一种主动式的维护方式,又称为预防维护或周期性维护,是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周期进行的维护工作。

通过例行维护,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故障隐患。

例行维护的目的是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维护作业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告警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现场巡检测试、运行质量分析、基础资料整理更新等方面工作,具体内容见附件一。

四、无线网络故障处理流程(一)故障申告阶段省网络运营中心或各市分公司网管巡视发现移动网络设备告警在服务保障系统中进行故障申告,省网络运营中心统一受理全省无线网络设备故障申告。

(二)故障预处理阶段省网络运营中心对受理的故障进行预处理,如预处理成功则消障归档,如不成功对故障进行判断并派单至相应分公司。

分公司网络监控中心对故障进行预处理和故障段落判断。

如为无线设备故障则派单至无线网络中心或相应县分公司;如为承载网络故障则派单至相应承载网络维护单位;如为线路故障则派单至线路维护中心;如为用户端故障则派单至相应客户群的维护服务单位。

(三)故障处理阶段相应单位接受故障工单后对故障进行处理,如故障无法及时恢复,故障处理人应在工单中及时汇报故障处理过程和无法恢复的原因。

故障处理结束后,由故障处理人根据实际故障处理情况选择故障设备、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后,对工单进行回复。

(四)消障归档阶段省网络运营中心负责故障恢复的确认并进行消障和归档。

如故障没有恢复或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等选项选择错误,故障管控人员有权将工单打回,要求故障处理人重新处理。

五、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配置(一)备品备件配置对现网设备按当前和近期规划的使用比例、对技术发展的支持情况、厂家的维护支持情况分为:主流设备类型、拟淘汰设备类型;1、主流设备类型:指该硬件版本设备现网同比占有率达到15%以上,或将来可能超过15%以上,对可预见的技术发展支持良好,2年内不会淘汰的设备版本作为现网主流设备类型。

以当前阿朗区设备为例,4400站型作为当前主流设备类型。

而CDBS、MOD1.0、MOD2.0等设备类型设备厂家均已不再生产,设备类型面临淘汰,作为拟淘汰设备类型。

对于主流设备的硬件版本的备件配备,参考厂家建议配置,根据实际需要,原则上按下述标准配置:1)对关键板件按现网板件数1.5%配备,最高不超过3%。

2)对非关键板件采取零星配备,根据年故障率统计调整备件数量的策略,最高不超过1.5%。

2、拟淘汰设备类型:指厂家停止生产的硬件版本类型,或不能支持将采用的关键技术的硬件版本,或者设备现网使用比例极小、运行情况不佳、不打算继续采购的设备类型。

采用以下策略:1)不新购该硬件版本的设备。

2)不新采购该硬件版本的备件。

3)采购新版本设备替换淘汰设备类型的硬件,替换下来的设备作为备件。

(二)仪器仪表配置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日常维护、巡检、现场测试及验收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分公司应根据无线网络规模大小,配置相应人员、车辆、仪器仪表和工具,已与代维公司签订维护外包合同的分公司,要求代维公司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常用仪器仪表,我方则在类似的仪器仪表类型方面尽量少配。

维护仪表应包括以下:六、移动网络分等分级维护工作实施办法(一)移动网络分等分级对象移动网络分等分级对象包括:CDMA基站、WLAN-AP、室内分布系统以及无线区域。

(二)移动网络分等分级划分原则移动网络分等分级维护本着从市场导向和后端实际出发的原则,将基站或覆盖区域,按照话务承载情况和市场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等。

无线网络分等分级是落实精确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在无线网络分等分级的基础上,可实现分等分级维护,可以充分发挥现有网络能力,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和维护力量,并形成维护工作重点的动态调整。

在合理投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证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的服务质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资源受限时,在不同级别的基站发生相同级别的故障时应优先处理高级别基站的故障。

划分原则可分为以下两种划分模式:(三)分等分级划分方法1、基站分等分级划分方法基站分等分级应依据实际(或预计)吸收业务量、服务区域重要性、对于网络质量的改善程度分别定义为A/B/C三类基站。

(1)A级基站:A级基站比例建议控制在10%-15%,主要包括全网话务量效益最好、承担关键地域覆盖或者网络功能的基站,是网络维护和优化工作的重点保障对象,在资源、人力上都要给予首要保证。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为A级基站:●经济效益显著,平均最忙时语音、数据FCH总业务量为该本地网排名前5%,建议统计时长为基站评级前一个月,或具有代表性的一周;●具有重大社会效益,主要服务于省市主要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等要害建筑和场所的基站;●国家级5A旅游景点的主要景区、本地标志性地段的基站;●3处及以上室外直放站、射频拉远或室内分布的信源(施主)基站。

(2)B级基站:B级基站比例建议控制在35%-45%,主要包括全网话务量效益一般,承担市县普通城区、郊区覆盖的基站,是网络话务承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优化工作中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为B类基站:●经济效益较好,平均最忙时语音、数据FCH总业务量为该本地网排名前30%;●具有良好社会效益,主要服务于大型医院、交通枢纽(机场、车站等)、重点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基站;●覆盖重点商业区、休闲娱乐区、主要风景区等服务人群广范的基站;●重要道路的主要覆盖基站;(3)C级基站:C级基站为除A级与B级基站之外其余的基站,比例控制在40%-60%。

2、覆盖区域分等分级划分方法考虑到移动网络部分维护和优化工作是以区域为单位实施的,其分等分级也需以覆盖区域为单位进行。

覆盖区域的分等分级与基站分等分级类似,将覆盖区域分成A、B、C三个等级。

A等级区域控制在10%-15%,B等级区域控制在35%-45%,C等级区域控制在40%-60%。

具体划分原则与基站分等分级相同,同时可参照各地的政治、经济区划。

3、WLAN-AP及室内分布系统分等分级划分方法可参照基站划分为AB两级,其中A级数据控制在30%-50%之间、B级控制在50%-70%之间。

(四)维护优化操作标准的分等分级划分为了有效地将分等分级贯穿到各项维护工作中,清晰各工作环节的关系和流程,将维护优化工作按照三项工作内容细化出工作模块,以模块为单位再对各等级维护标准进行具体要求。

考虑地区的差异性,这里仅对各模块的分级要求做原则性的定义和具体内容建议,各市分公司在实施中还应重点突出各级别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内容,以便使各级别维护标准的差异性有足够的区分度,才可能既合理分配维护资源,又真正对各级别达到合理的维护服务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须参照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指标和门限,如调整巡检周期区分度,仅选取基站等级作为划分依据等。

下面为具体维护优化操作标准分等分级划分建议,各市分公司应在分等分级维护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更新、丰富和细化其内容和实施办法。

日常维护差异化工作建议日常优化差异化工作建议工程跟工和验收差异化工作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