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永磁电机驱动系统

第六章永磁电机驱动系统

• 但由于弱磁调速范围小,功率密度低,所以与其他转 子结构相比在电动车驱动力一面没有优势。
• 1997年本田汽车公司PLUS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采用了这 种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日前可在矩形波永磁同步电 动机的恒功率运行范围不宽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中 应用。比较适合用作汽车的电子伺服驱动:如汽车电 子动力力一向盘的伺服电机。
图5-57 交流永磁电驱动系统 a)交流永磁电驱动系统 b)永磁电机控制器内部结构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模拟结构图
A⊕
Z⊙
B⊕
b g
r
r g
b
⊙Y
⊕C
定子绕组一般制成三相绕组。三相绕组 沿定子铁心对称分布,在空间互差120度 电角度,通入三相交流电时,产生旋转 磁场。
4、可靠性高: 由于永磁同步变频调速电机参数不受电机极数的限
制,便于实现电机直接驱动负载,省去噪音大,故障率 高的减速箱,增加了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灵活 性。
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交流异步电机优势
5、体积小,功率密度大: 电机效率的增高,相应地损耗降低,电机温升减小,
则在采用相同绝缘等级的情况下,电机的体积可以设计 的更小;电机结构的灵活性,可以省去电机内许多无效 部分,如绕组端部,转子端环等,相应体积可以更小。
行线性变换,实现电机数学模型的解耦 。
q
B
us
isq
s
us :定子电压 is :定子电流
is isd
C
d
s :定子磁链矢量
r
f
0
A
A、B、C :定子三相静止坐标系
f r
:转子磁链矢量 :转子角位置
、 :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 :电机转矩角
d、q :转子两相坐标系
1、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假设: 1)忽略电动机铁心的饱和;
(2)表面插入式结构
• 可充分利用转子磁路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磁阻转矩, 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动态性能较凸出式有所改善。 制造工艺也较简单。但漏磁系数和制造成本都大。
• 这种结构型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丰田汽车公司的蓄 电池电动车RAV4所采用。本田汽车公司PLUS电动车 的第一代驱劝电机也采用了这种结构。
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系统具有转矩大、功率密度高、 位置检测和控制方法简单的优点, 但是由于换相电流很难达 到理想状态, 因此会造成转矩脉动、振动噪声等问题。对于 车速要求不太高的电动汽车驱动领域,BLDCM系统具有一定的 优势,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普遍应用。
永磁同步电动机( PMSM)系统具有高控制精度、高转矩 密度、良好的转矩平稳性以及低噪声的特点, 通过合理设计 永磁磁路结构能获得较高的弱磁性能, 提高电动机的调速范 围, 因此在电动车驱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已经受到 国内外电动汽车界的高度重视, 并在日本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交流异步电机优势
2、功率因数高: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在设计时,其功率因数可以调节,甚至
可以设计成功率因数等于1,且与电机极数无关。 电机的功率因数高有以下几个好处:
a、功率因数高,电机电流小,电机定子铜耗降低,更 节能;
b、功率因数高,电机配套的电源,如逆变器,变压器 等,容量可以更低,同时其他辅助配套设施如开关, 电缆等规格可以更小,相应系统成本更低。
转子采用永磁体,目前主要以钕铁硼作 为永磁材料。 采用永磁体简化了电机的 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又没有转子铜耗, 提高电机的效率。
⊙X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实物结构图
转子磁铁
定子绕组 霍尔传感器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贴面转子结构
(1)表面凸出式结构
• 表面凸出式转子结构中的永磁磁极易于实现最优设 计,使之成为能使电动机气隙磁密波形趋近于正弦波 的磁极形状。可显著提高电动机乃至整个传动系统的 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转动惯量小、 动态响应快、转矩脉动低等优点。
永磁无刷电动机可以分为: 由方波驱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BLDCM) 由正弦波驱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PMSM)
PMSM和BDCM每相励磁磁场强度波形 a)PMSM b)BLDCM
一、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
永磁电动机驱动系统可以分为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 系统和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系统。
如果三相绕组是Y形联结不带零线,则有
iA iB iC 0
于是
3
i i
2 1
2
0 2
iA iB
2
iA
iB
3 1 6
0
1 2
i i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2)Park(2s/2r)变换
q
(Fs )is
1
两个交流电流 i、i和两个
i iq
iq cos
60
O N2i
60
C
N3iC
N 3 :三相绕组每相绕组匝数 N 2 :两相绕组每相绕组匝数
A 各相磁动势为有效匝数与电流 的乘积,其相关空间矢量均位 于有关相的坐标轴上。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设磁动势波形是正弦分布的,当三相总磁动势与相 总磁动势与二相总磁动势相等时,两套绕组瞬时磁 动势在 轴上的投影都应相等,因此
N2i N3iA N3iB cos 60 N3iC cos 60
N3
(iA
1 2
iB
1 2
iC
)
N2i N3iB sin 60 N3iC sin 60
3 2
N3 (iB
iC
)
i i
N3 N2
1 0
1 2 3 2
1 2
3 2
iA iB iC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c、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因数高低不受电机极数的限 制,在电机配套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电机的 极数设计的更高,相应电机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 电机的直接材料成本更低。
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交流异步电机优势
3、电机结构简单灵活:
由于异步电机转子上需要安装导条、端环或转子绕 组,大大限制了异步电机结构的灵活性,而永磁同步电 机转子结构设计更为灵活。
第六章 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永磁无刷电机的分类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三、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
一、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
永磁电动机既具有交流电动机的无电刷结构、运行可靠等优点, 又具有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的优点, 且无需励磁绕组, 可以做到 体积小、控制效率高, 是当前电动车用电动机研发与应用的热点。
n0
同步
S
θ
电动机状态
三、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三相同步电机的可逆运行
N n0 n0
S
θ
电动机状态
N n0 S n0
N S 理想空载状态
N n0 n0
S
θ
发电机运行
四、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
1、PMSM的数学模型
为了简化和求解数学模型方程,运用坐标变换理论,通 过对同步电动机定子三相静止坐标轴系的基本方程进
id
d
直流电流id、iq,产生同样
的以同步转速1 旋转的合
成磁动势 Fs
s
O i
id sin
iq sin
d、q 轴和矢量 FS (is )都以
转速 1 旋转,分量 id、iq
的长短不变。 轴与 d 轴
的夹角 随时间变化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由图可见,i、i 和 id、iq 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FOC中需要测量的量为:定子电流、 转子位置角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2、FOC特点 以转子磁场定向 系统动态性能好,控制精度高 控制简单、具有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 运行平稳、转矩脉动很小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3、坐标变换
(1)Clarke(3s/2s)变换
B
N3iB N 2 i
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和电源频率严格 同步,其转子转速等于旋转磁场转速,转 差恒等于零,没有转差功率,控制效果受 转子参数影响小。
因此,在永磁同步电动机上更容易实现矢 量控制。
(1)PMSM电机的FOC控制策略
1、工作原理 定子电流经过坐标变换后转化为两相 旋转坐标系上的电流 ids 和 iqs ,从而 调节转矩 Te和实现弱磁控制。
6、起动力矩大、噪音小、温升低 : a、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频的时候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低频时的输出力矩较异步电机大,运行时的噪音小; b、转子无电阻损耗,定子绕组几乎不存在无功电流,因
而电机温升低,同体积、同重量的永磁电机功率可提高 30%左右;同功率容量的永磁电机体积、重量、所用材 料可减少30%。
a)内置径向式 b)内置切向式 c)内置混合式 内置式转子结构
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l-转轴 2-轴承 3-端盖 4-定子绕组 5-机座 6-定子铁心 7,8-永磁体 9-转子铁心 10—风扇 11—风罩 12-位置、速度传感器 13,14-电缆 15-专用变频驱动器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自行车电机
考虑变换前后总功率不变,可得匝数比应为 N3 2
N2 3
可得
i i
2
1
3 0
1 2 3 2
1 2
3 2
iA iB iC
坐标系变换矩阵: C3/2
2
1
3 0
1 2 3 2
1 2
3 2
C2/3
1
2 3
1 2
1 2
0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