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社区残疾人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农村残疾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桥渡2班姓名:刘耕云学号:20XX3604关于农村残疾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寒假期间我在本村的附近社区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了关于残疾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在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社会保障、子女照顾与发展、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需求层次。
最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供需矛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及我个人对此社会实践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我的社会实践研究主要是采取对农村残疾人相关人员的访谈,大致有以下相关内容:政府每年补贴情况、家庭年收入情况、日常生活是否方便等等问题,同时对被调查人的所做的相应的问题的回答做详细记录。
除此之外,我还会询问了残疾人是否了解国家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并为其介绍国家政策知识和内容,使他们更多、更好的了解到他们应该享受的福利。
通过访谈进而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切实体会他们的感受并对此描述,完成实践报告。
(一)背景及发展在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农村残疾人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兼具农村与残疾人双重弱质型。
我国现有残疾人8300多万,其中,农村残疾人6225多万,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
农村残疾人问题一直是农村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而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服务需求状况则是关系到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问题,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地方各级政府真正将贫困残疾人作为扶持对象,将残疾人扶贫以具体的措施和明确的要求切实纳入了政府扶贫计划,制定了地方残疾人扶贫计划,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层层分解任务指标,层层落实责任,限期完成任务。
各级残联把残疾人扶贫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协助政府摸清底数、制定计划、建立完善的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为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提供全方位服务。
初步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上下一心,全力攻坚的残疾人扶贫的新局面。
(二)生产生活临沂市对农村残疾人家庭的救济工作高度重视,当地一级、二级残疾人除享受低保外,每月享有50元补贴,但是社区多数农村残疾人家庭生产生活仍然停滞在勉强维持生存的低水平层次上,且残疾人家庭与健全人家庭的生活差距日益扩大悬殊化。
当地大多数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活靠社会救济、家庭其他成员和亲戚供养,然而现在农村低保、五保的标准依然比较低,仅能够维持生存需求。
现如今,农村残疾人对生产生活的需求比较大,有残疾人口的家庭因残疾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劳动力的照顾,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收入减少,而家庭贫困又必然造成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残疾人康复率偏低以及医疗、护理成本增加等后果,这就导致残疾与贫困双链条的恶性循环。
(三)精神文化需求当今社会对文化精神的需求日益增长,农村残疾人对于文化的渴求也在变化。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残疾人的文娱生活比较单一,大多为看电视、听广播,缺乏书籍等其它文娱渠道,部分残疾人家庭文娱生活为零,文娱生活单一枯燥,且缺乏针对农村残疾人的针对性文娱渠道,又由于农村残疾人本身就缺乏与外界沟通渠道,交际圈狭窄,这直接导致部分残疾人由于长期内心闭塞,精神状况低迷。
本社区中,18%的残疾人为文盲或半文盲,58%的残疾人是小学水平,20%属于初中水平,仅仅只有4%是高中水平及高等教育水平,但是他们的文化使用率几乎为零。
在精神文化和教育缺口的环境下,当地的文娱设施、师资等硬条件配置缺口严重,缺乏针对残疾人康复的设备和残疾人需求的文娱节目、书籍等;而且农村残疾人对残疾人学校的需求非常强烈,然而现如今残疾人学校少,且层次单一缺乏针对性、多元性、永续性。
(四)社会服务保障对于有工作的农村残疾人来说,由于受到身体残疾的条件限制,从事的工作技术水平低,收入水平较低,残疾人中有一技之长可以靠工作收入和自主创业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很低。
而现在农村针对残疾人的福利企业很少,待遇水平低,就业无保障。
对残疾人来说,政府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的自我供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这一特殊困难的社会阶层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
在目前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血缘和亲缘关系所提供的个体支持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主要力量,而政府支持和群体的支持力量较为薄弱,效果不显著。
目前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收入太低,还有看病及子女上学的费用太大等。
(五)子女发展大多数农村残疾人家庭处于贫困境遇,这就很难保证农村残疾人子女接受教育的延续性,在现在的农村子女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子女未来发展环境下,接受教育以走出发展困境目前还是一个普遍性和可行性选择。
在现在社会发展环境下,对于广大农村残疾人家庭,依靠自身家庭的发展还是目前摆脱困境的切实可行、方便快捷的渠道。
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子女的照顾与发展,将此类问题纳入农村残疾人未来发展的保障制度中。
(六)进展与改善根据临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残联及时将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融入到社区工作之中,促进了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我了解的临沂市康复工作的进展情况。
(1)完善组织、充实人员农村社区的建立既整合了公共服务资源,也提供了为农民服务的平台。
为更好的对农村社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临沂市残联积极协调,在市社区工作办公室帮助下,在208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选聘了208名工作人员担任社区残疾人工作协调联络员。
同时,依托社区医务室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室,选聘一至两名医务人员兼职为社区康复指导员,负责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做好基础性调查登记建档、计划、管理及转介服务,利用本辖区的康复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2)资源整合、平台共享临沂市残联与卫生部门相互配合,建立互通信息和工作协调机制,并发挥各自系统内的政策、资源优势,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范围,做到平台共享,共同做好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另外,市残联还积极争取财政局、体育局的支持,为各社区康复室配备牵引器、助行架、各种拐(手)杖、固定训练架、手指分离板等多种康复器材,为残疾人开展肢体功能训练提供了方便。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依托社区学院和社区医务室这个平台,对康复工作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指导员实行上岗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小时,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从而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员的康复、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且严重滞后,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保障覆盖面窄,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供需缺口很大。
8300多万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就业、康复、教育、参与社会等方面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状况仍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拉大,甚至有相当多的残疾人还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首先在康复工作方面,我们要积极协调民政、财政、体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将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巩固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果,加强社区康复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康复指导员的素,加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
二要改善民生,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是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
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扶助残疾人和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必须在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和利益上下功夫。
制定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将残疾人的权益尽可能细化和明晰化,体现出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增强严肃性;制定福利性优惠政策,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身份,决定了政府及其部门对这一群体的“倾斜保护性”工作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打破“一视同仁”模式,在医疗与康复、培训与就业、学习与教育辅助设施、生产生活救助、人格权利维护等方面制定出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
四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根据农村残疾人特征为依据的文娱、康复设施建设,并在配备硬件的基础上,提高其自主意识加强农村残疾人的文娱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残疾人康复设施和服务保障的双重建设。
五要积极关注农村残疾人子女的照顾与发展。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篇二:xx镇残疾人调研报告xx镇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群众分享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社会应当看到,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社会眼光等因素影响,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镇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镇残联于4月至5月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西南端,毗邻xxx,距县城37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6村1居委,4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人。
目前,我镇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677人,占总人口数的2.9%,。
其中一二级残疾30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45.2%;视力残疾112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16.5%;听力残疾21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3.1%;言语残疾人3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0.4%;智力残疾人68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10.1%;肢体残疾370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54.7%;精神残疾37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5.5%;综合残6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9.7%。
二、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我镇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xx县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要求以及县“3.12”民政残联会议精神,制定了《20XX年残疾人工作要点》,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依托、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领导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落实1去年以来,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xx镇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有力促进了镇残联与民政办等有关部门的协同,积极组织开展了辖区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在掌握辖区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依托社区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险、临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