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复习

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复习


请根据材料回答:
1、在感受美丽济宁的同时,你还发现哪些令人遗憾之处?
乱扔垃圾、说脏话、打架斗殴等 2.在“创卫”过程中,作为济宁的中学生,你能做哪些力
所能及的事情?
①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和污染环境可耻的观念。 ②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守法,不做污染和破坏环 境的事。 ③落实环保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④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事,依法保护环境。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 第十三课 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知识梳理:
• 1、自然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美丽的大自 然带给我们那些有益的影响?
• 2、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 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 • 4、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物
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 5、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3、你对“过去我们吃青蛙、现在虫子吃庄稼”
的正确理解是( B )。
①人类肆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 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 危害 ③人类末日已经来临 ④现在大量使用农药,不但会破坏生态平衡, 而且威胁人类健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材料分析: “五一”期间,济宁市迎来了旅游高
材料二: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 境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我国受 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 荒漠化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 540多亿元。
请根据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环境问题 2.根据材料分别说明这个问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危害:
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
2、环顾2011年第一季度:云南盈江5.8级地 震,日本地震、海啸……自然灾害,已成为 人类共同的挑战。灾难考验着人类,灾难也
警示着人类,为此( )。 B
①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防灾而不 仅仅是救灾,加强减灾而不仅仅是救灾 ②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以主人自居, 而是做自然的朋友 ③我们要做自然的主人,大量开发自然资源,来 抵御灾害的侵袭 ④我们要总结经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试结合点: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复习方法:
密切联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启示我们在欣赏大自然之美时要注意(D )。 A. 观赏景物的距离和时间 B. 观赏景物时要发挥想象力 C. 观赏景物的角度和时间 D. 观赏景物的角度、时间和想象力
• 答:反映了社会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2 分)
• 分析: • (1)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今天,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2分)P40
• (2)环境问题
• 威胁着生态平衡,
• 危害人类健康, • 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分)
2、请回答“问环境 污染谁之 罪”?(2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受不了每条高速路上 雾霾锁住车辆
收油门 摘空档
戴口罩 辨方向
四下里 谁在躲迷藏
拂袖难驱散雾霾尘灰
航班无法起飞
车晚点 人落泪
故乡爹娘等谁归
路上行人找不着北
啊 砖家捂嘴
怕雾霾 吸进肺
啊 山河破碎
问环境 污染谁之罪
治理需要全民的参加 渐渐就会变化
待雾散 天晴朗
看流水兮百花放
我再为幸福高声唱
• 1、歌词和视频画面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什么问 题?请简要分析(7分)
• 2、请回答“问环境 污染谁之罪”?(2分)
• 3、歌词中“治理需要全民的参加”体现了课本 中的哪些原理?(4分至少两条)
• 4、怎样才能等到“雾散 天晴朗 看流水兮 百花放”?请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等角 度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8分)
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3.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青少年学生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应该 怎样做?
道德要求: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多样性;善待大自然,做大自 然的好朋友;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法律要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学习宣传环保法律法 规,依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诞生 百余年,在当时来说无异于一场科技革 命,但是,2008年6月1日起,我国颁布 法令禁止超市。集贸市场等场所提供免 费塑料购物袋,大力提倡使用布袋子、 竹篮子购物,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峰,“创卫”工作也到了最关键阶段。为 此,济宁市召开的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 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要求,要确保5月 底前“创卫”全面达标。自“创卫”以来, 济宁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 品位明显提高。通过“创城”,市民亲眼 目睹了城市发生的变化,充分享受到了 “创城”带来的实惠。济宁天更蓝了,路 更净了,水更清了。
6、应怎样关爱大自然? 7、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8、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怎样善待大自然? 9、怎样美化大自然? 10、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考点提示
考试重点:
1、鉴赏大自然的方法。 2、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要求。
3.请你为济宁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宜居济宁等。
材料分析: 材料一: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区,多年来狼、 狐狸和鹰、隼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草 原上的鼠、兔由于失去天敌而数量猛增, 鼠、兔掘洞的天性使草原遭受严重破坏, 最终导致近年来西部草原的迅速退化。
( ,对人类贡献不大 C.制造塑料袋的原料短缺 D.塑料袋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国家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 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种做法
( B)
① 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 ② 能完全遏制 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③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