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
(2014-2020)工作方案
为做好《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2020)研究》(以下简称《规划》)的研究工作,根据规划编制思路,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政策依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制《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规划》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到陵水县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各项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此外,开展《规划》研究工作要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家、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
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等,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文件。
紧密围绕国家对海南省提出的要求,以及陵水自身发展规划,研究提出《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2020)研究》。
二、工作方法
《规划》研究工作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调查评价方法。
根据陵水实际有重点地开展经济社会调查评价工作,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房地产等行业召开由主管部门、行业从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力争吃透陵水县情,分析发展趋势,为《规划》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基础依据。
二是领会国家和海南省当前的政策精神,依据陵水的经济管理、政策制定、调动资源的权限,用足、用活、用新现有的政策和权限。
三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
《规划》要确定一些能够预测、需要预测的重要定量指标,以指导陵水县标准化工作。
但要突出与国家导向和上级规划的衔接、突出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预测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四是加强《规划》的配套措施、机制的研究,因地制宜,科学提炼出符合陵水当地实际、具有特色和长远眼光的能有
效支持陵水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操作的对策措施,确保《规划》的实施。
三、主要研究任务
1. 陵水标准化发展背景研究
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化战略的异同,结合陵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到2020年陵水对标准化的需求。
对陵水标准化发展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标准化在陵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标准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研究分析标准和标准化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房地产行业产生的作用;分析标准化在陵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中的作用;分析标准化在政府决策、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等。
2. 陵水标准化发展目标取向研究
为了实现支撑和引导陵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必须对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重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即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目标取向研究。
3. 陵水标准化发展重点产业和领域标准化研究
围绕新型城镇化,开展陵水标准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城市总体发展,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指导陵水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选择与
陵水发展相适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陵水居民幸福水平;提升陵水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应急能力;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陵水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与陵水发展相适宜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运用标准化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发展与抵御灾害能力。
三是运用标准化推动陵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围绕特色旅游、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支撑陵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4. 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推进机制与策略研究
为确保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实施,研究规划推进机制和相关策略。
研究内容包括分析目前陵水推进标准化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的优缺点;对比研究国内外标准化战略、规划推进机制及策略;结合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重点,提出有效促进陵水标准化发展规划的推进机制和策略。
5.陵水特色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申报
推动规划实施,研究“陵水酸粉”等地方特色产品申报地理标识保护,准备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咨询,协助完成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申报(具体申报方案见附件)。
四、研究进度安排
根据《规划》研究的需要,《规划》研究进度需要八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1. 2013年12月——2014年1月,完成检索、整理、汇总国内外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协助设置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申报机构,准备申报材料;
2. 2014年2月——3月,完成的背景分析,提出整体框架和实施建议,完成《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2020)研究》报告初稿。
同时,就陵水特色农业、特色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发展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
协助组织地理标识保护领域专家召开论证和咨询会议,指导“陵水酸粉”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申报。
3. 2014年4月——6月,根据实地调研和访谈,进一步修改完善《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2020)研究》报告。
完成“陵水酸粉”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材料申报。
4. 2014年7月,完成《陵水黎族自治县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2020)研究》报告,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以“陵水酸粉”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申报成功为基础,开展品牌价值发掘和提升设计研究,完成初步方案。
五、组织领导和经费
六、项目承担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初名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是直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全院现有职工500余人,包括研究员30名、博士及博士后80名,主要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
承担城市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质量管理、国际贸易便利化、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现代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与政务信息化、信息分类编码、人类工效、食品感官分析等领域标准化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承担相关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承担相关标准科学实验、测试等研发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组织开展能效标识、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承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及技术支持工作。
负责标准文献资源建设与社会化服务工作,承担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运行和标准化基础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积极参与并主导国际组织活动,维护国家利益,承担了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ORIGIN)副主席职务,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秘书等13个关键职务,主持制定ISO标准20项。
“十五”以来,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开展国际、国家、地方和产业标准化战略与政策研究。
研究国际和发达国家标准化组织战略、规划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围绕国家标准化管理需求,结合政府公共管理需要,为标准化行政管理机构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研究支持;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化的差异化需求,研究支撑地方发展的标准化战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标准化需求,开展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标准化规划措施研究。
“十五”以来,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国家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研究”、“首都标准化战略及推进机制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战略研究”等的多个重点课题研究,编著了《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新世纪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策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标准化概论》、《欧盟技术法规:市场准入的依据》等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研究成果满足了国家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地方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了标准化基础。
其中2009年,以“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了上报国务院的《国
家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年,以“首都标准化战略及推进机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了《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由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