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张素华编动物科技学院生理实验室第一部分实验总论第一节绪论一、实验目标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检查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测试方法,验证和巩固某些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增强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为此要求: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标、原理、步骤等,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2.实验时要按照实验指导及教师的指示进行操作和观察,客观、及时地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并联系讲授内容进行思考。
3.实验后须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按照规定格式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交负责教师评阅。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因实验内容不同,可以填表、叙述等形式写出报告。
书写要整洁,文字应简练、通顺。
首先注明班级、组别、姓名、实验日期,写出实验题目、实验目标等项目,然后着重书写实验结果以及分析和讨论。
并要求:1.实验结果必须凭自己观察,随时记录,如实填写。
有曲线记录的,经必要注明后,剪贴在实验报告上。
2.分析和结论实验结果的分析,是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
如果出现非预期的结果时,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判断,即本次实验所验证的理论概要。
三、生理实验室规则1.须携带实验指导、记录本等文具准时进实验室,并穿戴实验衣帽。
2.遵守学习纪律,保持实验室安静;严肃、认真、安全地进行实验,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情。
3.实验室的一切物品,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取用或带出。
4.各组应用的实验器材、物品,在使用前应查点清楚,不得随意与别组调换;如遇机件不灵或损坏时,应报告教师,以便及时修理或更换。
5.节约水电及一切消耗性物品,爱护仪器和用具。
损坏物品应赔偿。
6.保持实验室整洁。
公共器材和药品用毕后立即归还原处,动物尸体和废弃物应放到指定地点。
7.实验完毕,应将实验器材、用品和实验台收拾干净,查点清楚,放还原处。
各小组轮流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关好窗户、水电,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四、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1.常用生理盐溶液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生理盐溶液有数种,其成分和用途各异,如下表所示。
配制生理盐溶液的方法,是先将各成份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基础溶液(见下表),然后按表所载份量混合之。
应当注意的是,氯化钙溶液须在其它基础溶液混合并加蒸馏水稀释之后,方可一面搅拌一面逐滴加入,否则将生成钙盐沉淀.葡萄糖应在临用时加入,加入葡萄糖的溶液不能久置。
2.氨基甲酸乙酯常用于兔、猫、狗、蛙的全身麻醉药,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4-5小时。
剂量为1克/公斤体重.即20%的溶液5ml。
第二节动物生理学常用动物及基本操作技术一.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主要以活的动物为对象,如鱼、蛙、家兔、小白鼠、大白鼠、羊、鸡等。
实验动物的选择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如心脏生理实验要求心脏标本存活期长,所需条件简单——可以选蛙类等。
接近保定动物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动物反应。
保证人和动物的安全。
1.两栖类生物医学中常用蟾蜍和青蛙,分别属于两栖纲无尾目的蟾蜍科和蛙科。
它们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鳞片。
蛙类的心脏在离体情况下仍有节奏地搏动很久,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药物对心脏的作用。
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来观察外周神经的生理功能和骨骼肌的收缩。
蛙的制动一般采用损毁脑及脊髓的办法。
左手握蛙,用食指将蛙头下压成直角,右手指可触摸到柔软凹陷的枕骨大孔,用蛙针刺入向前搅动捣毁脑。
2.家兔属哺乳动物兔型目。
解剖学上,家兔颈部有降压神经独立分支,属于传入性神经,适合做急性心血管实验。
家兔较驯服,一般不会咬人。
但有的品种(如长毛兔)或在哺乳、刚产仔和有咬癖时也会咬人,所以必须防备。
家兔的脚爪锐利,若不小心或方法不当易被其抓伤,或造成兔子的创伤甚至导致流产等。
正确的捉兔方法是,一只手在兔子头前挡住,当它匍匐在地时,顺势大把抓住双耳及颈部皮毛,承重在颈部皮毛上,迅速提起,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和下腹,抱在胸前。
二.常用麻醉剂临床手术以及术前捕捉制动等,都会引起动物的疼痛、不适、恐惧等对身心的恶性刺激,还会在动物体内引起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质量。
因此实验常在手术前对动物进行毁脑或麻醉。
麻醉措施也会在动物体内造成变化,但这些变化是能够预见和可以控制的,并且任何一项手术都能引起比麻醉时更大的不适。
鼠等效果也好。
由于戊巴比妥钠对心肌、血管平滑肌和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一般不用于心.血管和呼吸机能方面的研究。
麻醉时需有尼克刹米备用。
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 可导致较持久的浅麻醉,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安全系数大。
兔对其较敏感,狗、猫、鸟类(1.25g/kg)、蛙类(2g/kg)等均可用。
兔狗猫用量每公斤体量0.75~1g,配成20%或25%溶液耳缘静脉注射。
三.手术器械与使用手术器械是施行手术的必需工具,虽然手术器械的种类、样式很多,但其中有一些是各类手术所必须使用的基本器械,正确和熟练地掌握这些器械的使用方法,对于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很大。
1.蛙类解剖器材(1)剪刀:粗剪刀用于剪骨骼和皮肤等粗硬组织;手术剪用于剪肌肉、腱膜等一般软组织;眼科剪刀用于剪神经、血管、心包膜等细软组织。
(2)镊子:手术镊用于牵提皮肤夹捏肌肉等组织;眼科镊用于夹捏细软组织。
(3)探针:用于破坏脑和脊髓。
(4)玻钩:用于分离神经、血管。
(5)锌铜弓:用于对神经肌肉标本施加刺激,以检查其兴奋性。
(6)蛙心夹:用于夹住心尖,另一端借缚线连于杠杆,以描记心脏舒缩。
(7)蛙板和蛙钉:用蛙钉将蛙腿固定于一约20cm×15cm的木板上。
制备神经肌肉标本,应在清洁的玻璃板上操作,为此可在板中央嵌一玻璃板。
2.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材(1)手术刀:用于切开皮肤和器官。
(2)剪刀:剪毛用粗剪刀;剪线及一般软组织用手术剪刀;剪破血管、输尿管以便插管时使用眼科剪刀。
(3)镊子:圆头镊子用于夹捏组织和牵提切口处的皮肤;眼科镊子用于夹捏细软组织。
(4)止血钳:用于提起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和夹钳血管止血。
蚊式止血钳适用于分离小血管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
(5)动脉夹:用于阻断动脉血流。
(6)气管插管:急性动物实验时插入气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7)动脉插管:急性动物实验时插入动脉,另一端接水银检压计或血压换能器。
(8)解剖台:固定动物,以便实验操作。
有兔解剖台、狗解剖台。
(9)注射器:用于注射各种药物和溶液。
(10)搪瓷盆、杯等:用于放置手术器械、溶液、兔毛等。
四.生理手术的组织与实施生理手术由密切相关的术前准备、手术实施和术后工作等三部分组成。
1.术前准备包括人员、器具和实验动物准备三个方面。
术者:是手术的执行者。
应全面负责术前诊断,拟定手术计划和总结工作。
手术助手:是协助术者完成手术工作,所以应当了解手术进程及术中术者的意图,从扩创固定、结扎止血、组织缝合都应使术者感到“得心应手”,如果不能很好地同术者配合,将影响手术进行。
器械助手:负责器械、术中负责传递器械、纱布及准备缝针、缝线。
术后做好清理工作。
麻醉助手:除努力做到术中麻醉平稳和安全外,并负责对实验动物的全身检查、并作好记录。
监测动物生理状况,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术者,做好急救工作。
保定助手:负责动物的保定,注意人畜安全;协助麻醉助手。
凡参加手术的人员应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同心协力,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动物。
急性实验后处死动物,要考虑简便快速的方法,以减轻动物挣扎的痛苦。
可根据动物大小选择采用颈椎脱臼法(如小鼠)、空气栓塞法(如兔)、打击法、急性大量放血法、药物致死法和断头法等。
五.基本生理手术操作虽然生理手术的种类多样,手术的范围、大小和复杂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手术的基本操作,如组织分离、止血、打结和缝合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因此,掌握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是做好一切手术的基础。
在学习生理手术过程中,必须认真作好基本功的训练,做到正确、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才能逐步做到动作稳健、敏捷、准确、轻柔,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
1.组织分离组织分离包括使用带刃器械(刀、剪)作锐性切开和使用止血钳、手术刀柄或手指等作钝性分离。
钝性分离是将有关器械或手指插入组织间隙内,用适当的力量分离或推开组织。
这种方法适用于肌肉、皮下结缔组织、筋膜、骨膜和腹膜下间隙等。
优点是迅速省时,且不致误伤血管和神经。
但不应粗暴勉强进行,否则造成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撕裂或器械穿过邻近的空腔脏器或组织,将导致严重后果。
锐性切开和钝性分离各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总的目的是充分显露深部组织和器官,同时又不致造成过多组织的损伤。
为此,必须注意确定准确切开的部位,控制切口大小以满足实验需要为度,切开时按解剖层次分层进行等。
2.止血在手术过程中,组织的切开、切除等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出血。
因此,在手术操作中,完善而彻底地止血,不但能防止严重的失血,而且能保证术部清晰,便于手术顺利地进行,避免损伤重要的器官,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小血管出血或静脉渗血,可使用纱布或干棉球压迫止血法,是按压,不可擦拭,以免损伤组织和使血栓脱落。
若未能确切止血,用此法也可清除术部血液,辨清组织及出血点以进行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
较大的出血,特别是小动脉出血时,先用止血钳准确夹闭血管断端,结扎后除去止血钳。
较大的血管应尽量避开,或先作双重结扎后剪断。
3.颈部分离血管神经将麻醉好的家兔仰卧保定在手术台上。
剪去颈部被毛,于甲状软骨下方纵行剪(切)开皮肤约5cm。
用止血钳等器械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暴露气管。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切口缘的皮肤和肌肉,其余三指从皮肤外侧向上顶,右手持玻璃分针。
在气管一侧找到颈部血管神经束,粗壮搏动的是颈动脉,与颈动脉伴行的神经中最细的为降压神经(又称主动脉神经),最粗的为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居中。
辨认清楚后,才能分离,避免先分离搞乱位置后使神经与筋膜难以辨认。
分离时根据需要先将较细的神经分离出来,再分离其它神经和血管,并随即在各血管神经下穿埋粗细颜色不同的丝线以标记。
在类似的分离操作中,尽量避免用金属器械刺激神经,更要防止刃器或带齿的器械损伤血管神经,多用烧制好的玻璃分针或玻璃钩顺血管神经的走向剥离。
4.插管术动物插管是为了保证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而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如为了保证动物的肺通气通畅,需做气管插管,使动物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呼吸;为了测定血压或放血;注射、取血、输液等需采用血管插管。
(1)插管的一般原则:动作要轻,创面要小,尽量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减少对动物的伤害;所有插管要与所在组织扎牢,以免脱落;保持所裸露组织的湿润;经常观察插管部位,以防意外情况出现。
(2)气管插管动物(以家兔为例)暴露、游离出气管,并在气管下穿一较粗的线。